神经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膜上VEGF-2受体的分布和密度

2011-03-18 02:19刘晔,杨卓
天津医药 2011年8期
关键词:细胞膜微血管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血供丰富的恶性神经系统肿瘤。丰富的血供给胶质瘤的增殖和侵袭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和氧气。抑制胶质瘤血管的形成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因此目前世界范围内都在研究靶向抑制胶质瘤的血管形成的治疗手段。在胶质瘤的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VEGFR-2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胶质瘤的增生、侵袭、血管形成以及恶性程度都和VEGFR-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VEGFR-2的抑制剂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增生,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所以在胶质瘤的治疗中VEGFR-2已经成为重要的抗血管生成的治疗靶点。VEG⁃FR-2主要分布在胶质瘤微血管系统的细胞表面。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VEGF-2膜受体在神经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分布和密度。本实验使用免疫荧光法和原子力显微镜下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检测VEGFR-2在胶质瘤微血管细胞膜上的位置,从而在纳米尺度间接检测VEGFR-2在膜表面的分布,并且定量分析VEGFR-2。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显示,大量的VEGFR-2在内皮细胞膜表面散落分布,原子力显微镜成像也显示内皮细胞上散在分布着两类大小不同的球形体。其中较小的那个球形体平均直径为(43.67±5.02)nm,这和IgG的平均直径(44.61±3.19)nm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外表面的这种小球形体的三维形态也和IgG相像。细胞外表面的大球形体的平均直径(74.19±9.10 nm)和IgG-SpA-CG的平均直径(74.54±15.93)nm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外表面的大球结构的三维形态和IgG-SpA-CG也很相似。单位面积里的这两种球形体的总密度是(92±19)颗粒/m2。在对照组的细胞表面没有看到任何类似的球形结构。其中,在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这种大的球形体可以归类为VEGFR-2-IgG-SpA-CG免疫复合物,而小的球形体可以归属于VEGFR-2-IgG免疫复合物。这些球形体的分布和VEGFR-2分子的位置一致。大量的VEGFR-2受体散在分布于神经胶质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的密度大约是92/μm2。

猜你喜欢
细胞膜微血管胶质瘤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