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2011-03-20 11:10赵明亮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主体语文能力

赵明亮

(沂南县蒲汪镇初级中学,山东 蒲汪 276304)

新课标认为,教学要以学生认知为基点,从语文学习特点出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1]人们对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反思。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才是自主的。[2]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参与的全程性。“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始终,从学习目标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学生均在参与。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配合学生,绝非包办代替。(2)参与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独立和自主。(3)参与的情感性。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情感投入,能在学习中挑战自我,证明自我,获得真知,享受快乐。(4)参与的有效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到“会学”。[3]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相对于传统学习的依赖性而言的。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的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和核心品质。它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所以,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独立性原则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地、策略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开放性原则。开放型社会需要开放型的人才,而开放型的人才需要开放型的教育来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其开放性首先表现在学校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上,它把学生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归结到语文教学上,开放性原则指的就是语文向学生开放,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新课程强调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也正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开放性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4]

3.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一种功能表现。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强调主体性原则,就是强调学生处于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有关教学决策,能自觉地对语文学习实施自我检查、评价、调控,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体性原则表现为学习主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即学生充分明确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自己的需求与兴趣,把自我的认识、情感体验、审美意识投注于语文学习之中,使自己的情感、智慧与语文世界融合。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他们主动地参与自身发展,以达到他们主体性充分发展的开始。

三、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转变教学与学习观念。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教学互动,以“教”为引导,以“用”促“学”。学生要对语文课的性质有所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文运用的需要。

2.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1)满足学生需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简单来说,有情绪安全感(可使自己有勇气面对学习的挑战)、趣味性(生动而贴近自己的课程内容)、自信心(感到有竞争力)、归属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权力(自我调控、自我接纳)和自由(抉择权、自治权)。这些需求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成功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先竭尽全力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满足学生的需求才会激发他的学习动机。(2)激活学习欲望。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研究表明,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5]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创造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支持学生发表不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6](3)优化课堂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

3.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运用下面几种方法。(1)教给学生圈点评注的方法,要求他们动脑筋读书,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2)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以改变他们不求甚解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善疑好问的习惯。(3)教给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以改变他们唯师是从、唯书是从、随声附和的读书习惯,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4)教给他们讨论、辩论的方法,以改变他们做听众的读书习惯,逐步培养其做课堂的主角、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5)教给学生评论、赏析的方法,改变他们“囫囵吞枣”、“良莠不分”的读书习惯,逐步培养其细心品味,批判地吸收作品精华的习惯[7]。

4.运用自主教学的方式。(1)采用激发式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借用多种能调动学生思维兴趣的具体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自我领悟、解决问题。我把这一系列的具体方法称之为激发式教学手段。[8]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备课、自主分析、辩论、表演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课后复习归纳。在学完一篇课文和一个单元后,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所学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要整理课堂笔记,通过整理、归纳出知识重点,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对每一章进行小结,提高整体认识能力,进而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学会自主学习,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顺应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要求,符合终身学习的时代趋向。在新课程下,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立足于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将学生视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将教师视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充分肯定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激励。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感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漫长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

[1]郑金州.新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50.

[2]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5.

[3]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44-47.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3.

[5]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6).

[6]张贵忠.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8).

[7]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86-87.

[8]邹巍,周锦.关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3,(2).

猜你喜欢
主体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