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剖宫产及剖宫产率的临床评价

2011-03-20 00:41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指征助产病历

彭 华

(商城县观庙乡卫生院,河南商城 465341)

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异常升高引起社会的广泛认识,有的医院剖宫产率 50%~60%,有的甚至达到 80%以上。而社会因素剖宫产的逐年增加是剖宫产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社会因素与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对照分析,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①选择病历与分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组(A组):查阅该院 2009年 1~12月住院病历,挑出无医学指征、孕妇要求剖宫产病历 135份,年龄在 22~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8.94岁,孕周 37~41周。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组(B组)选取同年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病例 310例,包括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头盆不称因素等。几年来剖宫产率分析资料来源为2003年1月至 2009年 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病历资料。

②方法:设计调查表,分别记录两组产妇指标,如是否临产、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娩头是否困难、术后发热、肛门排气时间。

③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经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①2003年 ~2009年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的变迁。该院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也随之上升,产钳助产率则逐年下降,见表 1。

表1 不同时间分娩情况比较[n(%)]

②社会因素剖宫产(A组)与非社会因素剖宫产(B组)其他各项指标比较。通过两组产妇围产期多项指标比较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发热、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术中出血量,产后体温等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2。

表2 2组相关因素比较

3 讨 论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合理使用剖宫产术,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有一定作用,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上升,新生儿窒息与围产儿死亡率并未相应降低,说明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限制剖宫产率,特别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当前产科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麻醉、输血、抗感染水平的提高,剖宫产安全性大大增强,避免过去一些复杂的阴道助产给母儿带来的损伤。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而阴道助产的比例则明显下降。通过对该院几年来产科病历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该院的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也不断上升,与其他医院相似。社会因素剖宫产是指没有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或尚不足以构成指征的单一因素实施的剖宫产,其中大部分是孕妇及家属强烈要求的结果,这种现象各地普遍存在。剖宫产毕竟是一种非自然分娩过程,可能引起多种母儿并发症和后遗症,如麻醉意外、邻近器官损伤、增加出血和感染的危险、术后盆腔粘连、剖宫产儿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同时,很多研究资料表明,剖宫产不仅对婴儿的生理产生影响,而且对儿童神经都会产生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客观科学地衡量其价值,需要社会都来关心。应普及产科知识,做好孕期宣教,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产科并发症及并发症,帮助孕妇认识正常分娩过程,树立阴道分娩信心,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产程的规范管理,科学处理产程,开展导乐分娩或无痛分娩。同时医生也应提高责任感,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选择分娩方式,把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孕妇为中心,做好医患沟通,控制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1] 蒋小亚,陈晓云.10年剖宫产率及指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4,19(2):54-55.

猜你喜欢
指征助产病历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强迫症病历簿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