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2008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告

2011-03-20 00:41徐冬梅有风芝屈慧敏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死亡数活产死因

徐冬梅,有风芝,屈慧敏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保健部,河南郑州 450052)

1 监测对象、内容及方法

1.1 监测对象 河南省 25个市、县监测点(自2001年始由17个监测点,2003年扩大为 25个),凡在监测地区有正式户口的孕妇,包括计划外怀孕者,均为监测对象。该资料孕产妇死亡是指 2007年 10月 1日 ~2008年 9月 30日期间,所有从妊娠开始至产后 42 d内死亡的孕产妇,不论其妊娠时间和妊娠部位,包括宫外孕、葡萄胎、内外科原因以及各种手术引起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伤亡和车祸等。

1.2 监测内容和方法 监测内容包括监测地区内的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和死亡原因,以及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服务情况,孕产妇死亡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监测内容均包含在《活产及孕产妇死亡季报表》和《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中。监测工作由固定的监测人员,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和生命统计系统掌握基本数据,通过孕产妇保健卡、医院住院监测记录、例会、入户调查等方式,将监测地区所发生的每1例孕产妇死亡资料收集上报。城市由地段→区→市,农村由乡→县,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孕产妇死亡报告系统,由县、市专职人员入户核实,填写表卡,上报省妇幼保健院。省保健院半年组织 1次专家对所有死亡孕产妇进行评审,每年 1次对监测点进行抽查质控,补漏调查。

2 监测结果

2.1 河南省孕产妇死亡率 2008年 25市、县监测点全年活产数 270 685,死亡数 60例,孕产妇死亡率22.17/10万,其中城市活产数 52 557,死亡数 7例,城市孕产妇死率 13.32/10万,农村活产数 218 128,死亡数 53例,农村孕产妇死亡率 24.30/10万,见表1。

表1 2008年河南省 25市、县孕产妇死统计

表2 2008年5市孕产妇死亡率对比(1/10万)

表3 2008年农村各地孕产妇死亡率对比(1/10万)

2.2 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 2008年河南省 25市、县监测点 60例孕产妇死亡前五位死因依次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直接产科死因占 56.67%,间接产科死因占43.34%,见表4。

产科出血的死因构成见表 5。

表4 孕产妇死因构成(%)

2.3 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2.3.1 一般资料 60例孕产妇死亡中,文化及家庭经济状况见表 6。

表5 产科出血的死因构成

表6 死亡孕产妇一般资料

2.3.2 保健服务情况 60例死亡孕产妇中,计划内31人,占51.67%,计划外29人,占48.33%;无产前检查史的8例,占 13.33%,产检次数小于3次的17例,占 28.33%;3~7次的 30例,占50.00%,≥7次的5例,占8.33%,见表7。

表7 产前检查次数

从表7中显示计划内宣传到位,保健意识[1],产检次数明显大于计划外妊娠。

2.3.3 死亡孕产妇分娩与死亡地点 60例死亡孕产妇中,未娩 10例,产后 50例,地点分布见表 8。

表8 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构成

2.3.4 评审结果 对60例死亡孕产妇中进行省级专家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占40.00%,在县(区)级医院、乡(镇)街道医院分娩,可避免死亡构成比为20.83%、70.83%。

3 讨论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国民健康的四项关键指标之一,他直接反映妇女健康水平。国务院 2001年 5月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 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以 2000年为基础下降 1/4。河南省 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 22.17/10万,低于2000年的 54.35/10万[2]。2008年河南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与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卫生政策密切相关;在农村加大卫生改革的力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和农民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关注农村孕产妇死亡问题时不能忽略城市,应深入研究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原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针对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疾病采取措施加大干预力度。

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有资料显示全球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因中占 28%。河南省2008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依次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肺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连续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阻止孕产妇死亡的下降趋势的原因主要控制是产科出血 ,而在产科出血的死亡原因中,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居前二位;另外,对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监测点应重点培训。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孕产妇产后出血,将大幅度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的 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 1/4的目标,也就有望顺利实现。

新监测点人员业务仍不熟练,报表错误较多,数据错误,空项、漏项、错项较多,死亡疾病诊断不准确、诊断依据不充分,纸质报表和网络报表不相符,逐级网络审核不及时,针对上述问题仍需强化培训。

部分监测市、县相关领导不重视,监测人员不参加培训,报表不及时、未进行逐级督导质控,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加强基层卫生部门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尤其是乡村卫生人员,私人诊所接生和计划生育人员接生。

加强管理,提升监测质量,为河南省妇幼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社会性卫生工作。为防止数据反弹,巩固已有成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母亲安全工作,重视孕期健康教育,让全社会增强保健意识,提高生存质量。

[1] 李 玲.围产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57.

[2] 周守鈺,刘 佳,徐 鑫.2002-2007年吉林省孕产妇医学死因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9):3 152.

猜你喜欢
死亡数活产死因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台湾新冠死亡数破200,增速全球第二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15年中国PM2.5相关超额死亡数集成评估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Kingsman:The Golden Circle: Mankind Is the Virus, and I Am the Cure
中国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计活产率分析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人口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