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

2011-03-31 12:10荆门市康复医院普外科湖北荆门448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绷带弹力皮下

黄 斌,张 强 (荆门市康复医院普外科,湖北荆门448000)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我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含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患者72例,采取双管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共72例,均为女性,年龄32~76岁,均为Ⅱ~Ⅲ期乳腺癌患者 (按国际抗癌协会分型标准);Ⅲ期行根治术者18例,Ⅱ期行改良根治术者54例;行横梭形切口者47例,常规纵行梭形切口者25例。

1.2 方法

①皮下引流管的放置方法:完整切除标本、彻底止血后,于腋窝及前胸壁近胸骨旁各放置一根外径0.6~0.9cm多侧孔硅胶引流管,一根放置腋下,于腋中线创面最低位另戳口引出,另一根放于前胸壁近胸骨旁,上端置于锁骨下窝水平,自锁骨中线近肋弓部创面最低点另戳口引出,均于戳口处缝合固定引流管。术毕,先用吸引器行引流管负压吸引,将皮瓣下积液吸出,使皮瓣平整地紧贴胸壁,再将引流管接负压引流袋,负压压力约0.08KPa,每24h更换引流瓶。然后腋下及锁骨下窝填塞自制无菌纱布团,胸壁覆无菌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②术后第3天伤口换药,更换无菌敷料、自制无菌纱布团、无菌棉垫,弹力绷带重新加压包扎。③术后5~7d引流管引流液连续两天少于10ml时拔除,拔管后创面续行加压包扎3d以上。

2 结 果

72例中有3例出现皮下积液 (4.17%),其中积液位于腋前下方1例,积液位于锁骨下窝近胸外侧壁2例,均行注射器抽吸积液,调整积液所在近旁引流管,积液部位添加纱布压迫加压包扎,每24~48h更换1次,3~4次后痊愈。术后患者平均负压引流液体量210ml。72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和需植皮的大面积皮肤坏死。

3 讨 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国外报道采用常规引流方法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5%[1];国内有报道单纯负压双管引流效果较满意,最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7%[2-3],采用单管负压引流,胸带加压包扎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7.29%[4]。本资料中双管负压引流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皮下积液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能原因如下:①皮下积液的常发位置是腋窝、锁骨下方、前胸壁低位部位。②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皮下渗血、淋巴漏、皮下脂肪液化坏死等引流不畅,或术后肢体活动、胸壁肌肉缺失,皮瓣与胸壁不易粘附生长,存在腔隙,皮下渗漏致积液。③充分的双硅胶管负压引流,引流管不易压缩变形,可保持引流通畅,负压使皮瓣与胸壁均匀平整粘附,早期建立血供以利生长。④腋窝与锁骨下方自制无菌纱布团填压,胸壁皮瓣无菌棉垫填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减少创面渗血、淋巴液渗漏,使皮瓣与胸壁粘附不易移位,早期既易建立血供生长,又利于患侧肢体早期功能锻炼。⑤术后3d换药,皮瓣与胸壁部分粘附生长,不易移位,可观察皮瓣有无坏死、皮下有无积液,便于早期处理,更换新鲜柔软敷料,易于皮瓣贴服,又可调整加压包扎部位,包扎时患者亦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1]Terrell G S,Singer J A.Axillary versus combined axillary and pectoral drainage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J].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5(5):437.

[2]罗健红.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和研究 [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2,6(3):205.

[3]陈国林,王凤军,薛英威,等.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228-229.

[4]龚益平.1426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皮下积液防治体会[J].肿瘤防治研究,1997,24(4):234.

猜你喜欢
绷带弹力皮下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透明的绷带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对雪人的诽谤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