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茶业技术述论

2011-03-31 13:20陶德臣
茶业通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箬叶茶树茶叶

陶德臣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南京210007)

宋元茶业技术述论

陶德臣

(解放军理工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南京210007)

宋元茶业技术在唐五代茶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步。具体表现在茶树栽培和管理、茶叶采摘和制造、茶叶贮藏三大方面。

1 茶树栽培和管理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首先是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主要是茶树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苏东坡诗句:“细雨足时茶户喜”,指出了茶树在芽叶生长旺季,空气中湿度要大,这样才能稳产高产。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指出:“草木至夏益盛,故欲导生长之气,以渗雨露之泽。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其土,滋蔓之草、遏郁之木,悉用除之,政所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也”。每年六月均要除草、松土,这对茶树根部透气、渗水有好处,并可充分利用地力。《东溪试茶录》云:“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1]序。不同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茶质,雨水、温度、地形对茶质影响很大,但土壤起决定性作用。《大观茶论》说:“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2]地产,指出茶质与地形、平地遮阴的关系。

关于茶树品种,宋子安《东溪试茶论》有完整系统阐述。其文称:“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曰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曰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曰晚茶,盖稽茶之类,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曰丛茶,亦曰蘖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贫者取以为利”。这些茶树品种是茶树在不同环境下自然演化的产物,并非人工所育。但有了一份详细准确的报告,就为有意识利用茶树资源提供了便利。赵佶《大观茶论·白茶》就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

关于茶树繁殖。宋代苏轼《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记载了种茶子成活的情况,“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3]263。宋代至明代都认为茶不可移植,否则就不能存活[4]160。庄晚芳先生认为唐宋已有茶苗移植之法,移植所用的茶苗民间早有采自苗圃的[5]122。苏轼有过移植茶树的亲身经历,《种茶》诗云:“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3]261。原先长在松间的老茶树,生长环境不好,作者选择了适宜的移植时间,老茶树移植成活了。整首诗没有流露作者移植茶树的想法和茶树移植成活结果的惊讶,说明他有茶树可以移植的知识。元代茶树繁殖技术没有什么新东西,基本上都是因袭《四时纂要》的内容。

关于茶园管理。宋代十分注意除草和施肥。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说:“开畲,茶园恶草,每遇夏日最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集除草、松土、肥园于一体,这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对于施肥,元代鲁明善在《农桑撮要》中提到茶“用糠和焦土种”[6]卷上。糠和焦土是团粒结构,可改变土壤板结状结构,增加通透性,利于土质变松,保存土壤肥力和必要水分,使茶根更好地生长。

针对茶树耐荫的特点,宋代人提出了利用桐木与茶套种之法,“(开畲之时)唯桐木则留焉。桐木之性与茶相宜,而又茶至冬则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渐茂,理亦然也”[7]开畲。桐木茶树间作方法,充分考虑到了两种植物的特点,既充分利用了地力,又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夏挡炎日,冬避严寒的环境,对茶园保温、增肥提供了良好环境。

2 茶叶采摘和焙制技术

宋代采秋茶的现象逐渐增多。吕陶在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二十四日上奏四川官场买茶亏损园户引发矛盾时说:“臣体问得六月以后,犹有晚茶一色,贵者每斤三十文,若尽收买,所出之息,亦不甚多”,建议官府收购,并令园户“留得晚茶一二分,尽价卖与客旅,稍助生计”[8]卷一。苏辙也谈到四川“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不限早晚,随时即卖”[9]卷三十六。这是榷茶以前的情况,“昔茶未有榷,民间采茶凡四色:牙茶、早茶、晚茶、秋茶是也”。榷茶后官府只买早茶,其他三色茶不要,“民失茶利过半”[10]118。江浙一带也采秋茶。南宋时陆游多首茶诗谈到采秋茶。如《幽事绝句》云:昳“客生闻吠犬,草茂有鸣蛙。日方炊饭,秋深始采茶”[11]卷65。四川、江浙一带摘、卖秋茶颇有代表性,说明宋代采秋茶已较普遍。

宋代十月、十一月及冬天也采茶。大和七年(833年),“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12]卷17下。五代时南平县“狼猱山,茶黄黑色,渝人重之,十月采贡”[13]。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十二月,泉州陈洪进遣使贡茶万计,这批茶十一月就要制造[14]422。由于贵早,后来北苑贡焙腊月贡茶,至冬至就能吃到来春第一纲新茶,实际上主要是作伪和人力培育出来的,“或以小株用硫磺之类发于荫中,或以茶籽浸使生芽”,但毕竟芽头有限,故掺假严重,“十胯中八分旧者,止微取新香之气而已”[15]卷下。这种“冬至而尝新茗”的茶当然是“率人力为之”,也就“反不近自然矣”[16]卷六。

宋人对采茶时间、方式更加讲究。福建一带采茶“民间常以惊蛰为候”[1]采茶。由于各地气候的差异,茶发芽的时间有所区别,但一般是惊蛰前后,这时气候对茶树生产最为有利,“薄寒气候,阴不至于冻,晴不至于喧,则谷芽含养约勤,而滋长有渐,采工亦优为矣”[17]采造过时。采茶当日时间以清晨为好。《大观茶论·采择》说:“撷茶以黎明,见日则生”,这是宋人的共识。选择清晨采茶的根据是,采茶时间对茶叶质量和鲜嫩程度有很大影响,“侵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7]采茶。宋人提出采茶以指尖或指甲速断,不以指揉的方法,“盖以指而不以甲,则多温而易损,以甲而不以指,则速断而不柔”[7]采茶。这种采摘方法可以避免采摘过程中对鲜叶质量的损坏。为了减少对鲜叶的污染和保持鲜叶的水份,宋代提出了“浸茶”环节。《大观茶论·采择》解释说:“虑气汗薰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黄儒《品茶要录·压黄》提出,用新汲井水装罐悬于胸间,采茶投于水中,“盖欲鲜也”。宋人高度重视采工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大抵采茶亦须习熟,募夫之际,必择土著及谙晓之人,非特识茶发早晚所在,而于采摘亦知其指要”,“故采夫欲其习熟,政为是耳”。国营茶园严格限制采茶时间,为保证鲜叶质量,防止滥采,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一条是设官督采,“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于凤凰山,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辰刻则复鸣锣而聚之,恐其逾时贪多务得也”[7]采茶。

茶叶采下后进行拣茶,挑择肥嫩之叶,丢去病伤芽叶与老叶。宋代在采与制间加入了拣茶工序,先剔去不合格之芽叶,即“紫芽、白合、乌蒂,皆在所不取”,盗叶也必须剔出,所谓“紫芽,叶之紫者也。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也。乌蒂,茶之蒂头是也”,盗叶是“新条叶之抱而色白者”,即紫色芽叶、老芽叶、茶蒂、盗叶均需挑出。精华之茶叶为斗品、亚斗及茶芽,茶芽又分水芽、小芽、中芽3个从高到低的档次。宋代饮茶追求茶汤鲜白,而“乌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乌蒂,则色黄黑而恶”,紫芽也会破坏茶色鲜白的标准,有“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只有挑拣精当,才能制出上等茶,所谓“茶之色味无不佳”,否则茶汤必然“色浊而味重也”[1]茶病、[17]白合盗叶、[7]采茶。

拣茶之后即进入制茶阶段。宋代茶叶分团饼茶、末茶、散茶。制茶技术上,宋代出现了以茶磨制末茶的技术,这就是水磨茶的出现。水磨茶是利用水力为动力,来代替片茶制作工艺和技术上的用杵臼手工操作的“捣”工序。水磨茶元丰六年(1083年)设置于汴京的汴河,政和年间(1111-1118年)已遍于全国各路。

宋人认为茶叶从采到制,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把关不严,就会影响茶质,出现所谓“茶病”。《大观茶论》总结到:“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热,焙火惟良。饮而在少砂者,涤濯之不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长,均工力之多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2]制造。

元代茶主要有三种,即茗茶、末茶、蜡茶。蜡茶即宋代的饼茶,或叫片茶,从制作技术来说与宋代并无多大区别。“蜡茶最贵,而制作亦不凡。择上等嫩芽,细碾入罗,杂脑子诸香膏油,调剂如法,印作饼子,制样,任巧候干,仍以香膏油润饰之。其制有大小龙团带胯之异。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末茶”也应为饼茶,“末子茶尤妙,先焙芽令燥,入磨细碾以供点试”[18]卷十。茗茶才是散茶,即常说的草茶。

元代出现了蒸青饼茶和炒青散茶相结合的制法。茶摘后“略蒸,色小变,摊开扇气通,用手揉,以竹箬烧烟火气焙干,以箬叶收”[6]卷上。

宋代草茶大盛。所谓“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19]卷上。南宋江浙和皖南一带散茶得到很大发展,元代马端临说:“茗,有片有散,……散者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南渡之后,茶渐不蒸为贵矣”[20]卷十一。元代散茶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团饼茶饮用范围已很有限。“御茶则建宁茶山别造以贡,谓之啖山茶”,“比之宋朝蔡京所制龙凤团,费则约矣。民间止用江西末茶、各处叶茶”[21]卷下。叶茶即散茶。王祯详细介绍了蒸青或烘青一类的绿茶工艺,茶“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生则味硬,熟则味减。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略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编竹为焙,裹箬覆之,以收火气”[18]卷十。这种介绍比鲁明善《农桑撮要》的介绍全面具体,说明这已经是一种很重要的制茶方法,引起了农学家的浓厚兴趣,并着重加以记录。宋末元代草茶、散茶已经代替团饼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制茶类别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 茶叶包装和贮藏技术

宋代更加重视茶叶贮藏技术。蔡襄认为:“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温冷”[19]炙茶、藏茶,即说茶叶放在温暖、干燥、无异味的环境,并用箬叶贮茶比较合适。蔡襄提出了贮茶方法,“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以御温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19]藏茶、茶笼。这也是宋人常见的箬笼贮茶法。还有用其它盛器盛茶的。箬叶包裹法有一定道理,因为不会串味,又具有一定防潮作用,所以采用。但如果两三天焙一次茶,不但不胜其烦,而且也会使茶香大减,“焙数则首面干而香减”,但又不能不焙,“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因此《大观茶论》认为:“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手炉中,火气虽热,而不至逼人手者为良”。“焙火如人体温,但能燥茶皮肤而已,内之湿润未尽,则复蒸暍矣。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而且要“阴润匀开,如此终年,再焙色常如新”[2]藏焙。《大观茶论》的方法更可行。《北苑别录》根据贡茶不同品质采用了不同的贮茶方法。对于“细色五纲”的包装方法是:“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重篚,扃以银钥。花箱内外,又有黄罗幕之。可谓什袭之珍也”。而“粗色七纲”的包装办法是:“圈以箬叶,束以红缕,包以红楮,缄以茜绫,惟拣芽俱以黄焉”[7]细色五纲、粗色七纲。建茶全部充贡,包装非同平常,虽然不同的茶色,包装会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建茶包装力求豪华气派,体现出王者风范,极尽奢侈之能事,甚至可以说包装之精华,简直无以复加。对此《武林旧事》也有介绍:“护以黄罗软盝,藉以表箬,裹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凡数重。此乃雀舌水芽所造,一夸之值四十万,供可供数瓯之啜耳”[22]卷二。以上是北苑茶入贡时的封藏方式。

还有“以茶养茶”的贮藏方法。《归田录》载:“自景祐(1034~1038年),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19]卷上。这种藏茶方法一定很有效,而且是以数十斤数养一二两极品茶。

此外,尚有木盒盛茶、银盒盛茶、小缶贮茶、漆雕密阁等贮法茶。“蜀公(范仲淹)与温公(司马光)同游嵩山,各携茶以行。温公以纸为贴。蜀公用小木盒子盛之”[23]卷三。《宋史》卷三三九《苏轼传》有:“(苏)轼出郊,用前执行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盒”。吴自牧也说:“径山采谷雨前茗,以小缶贮馈之”[24]卷十八。漆雕密阁,即承之、易持、古台老人,见之于宋代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当然其他贮藏方法还有,不再列举。

元代散茶包装技术已得到充分重视。王祯详细谈了散茶制作工艺后,即介绍茶的贮藏要求:“编竹为焙,裹箬覆之,以收火气。茶性畏温,故宜箬。收编者必以箬笼,剪箬杂贮之,则久而不浥。宜置顿高处。令常近火为佳”[18]卷十。这已经是大量利用箬叶作干燥剂贮茶了,是宋代箬叶贮藏法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宋元茶叶种制技术、管理技术、贮藏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表明茶叶生产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茶叶经济繁荣,茶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并催生了茶文化的全面发展。

[1](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M].

[2](宋)赵佶.大观茶论[M].

[3]钱时霖.中国古代茶诗选[G].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4]朱自振.茶史初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6](元)鲁明善.农桑撮要[M].

[7](宋)赵汝砺.北苑别录[M].

[8](宋)吕陶.净德集[G].

[9](宋)苏辙.栾城集[G].

[10]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G].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1](宋)陆游.剑南诗稿[G].

[12]昫(五代)刘.旧唐书[M].

[13](五代)毛文锡.茶谱[M].

[14]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5](宋)庄季裕.鸡肋编[G].

[16](宋)蔡绦.铁围山丛谈[M].

[17](宋)黄儒.品茶要录[M].

[18](元)王祯.农书[M].

[19](宋)欧阳修.归田录[G].

[20](明)谢肇浙.五杂俎[M].

[21](明)叶子奇.草木子[M].

[22](元)周密.武林旧事[M].

[23](宋)朱弁.曲洧旧闻[M].

[24](宋)吴自牧.梦梁录[M].

S571.1

A

1006-5768(2011)04-0186-04

2010-12-23

2011-11-02

猜你喜欢
箬叶茶树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端午寄意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箬叶飘香
香喷喷的茶叶
硫酸铜浸泡箬叶包裹粽子实验中铜离子迁移分析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古茶树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