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疗法在急性痔病中的机理与运用

2011-03-31 16:3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痔病腠理荆芥

(苏州相城区中医院,江苏 苏州 215155)

急性痔病[1],属肛门病的急诊范围,其治疗一是认为在急性期为防止感染扩散,应先保守治疗,抗感染消炎,水肿减轻后,再行手术治疗;二是认为由于脱出的痔块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而发生水肿疼痛,主张一旦发生就应早期手术治疗。因此对于急性痔病早期施行手术,目前尚有争议。对嵌顿时间长而出现绞窄坏死者,认识大都趋向一致,即应采取手术治疗以解除嵌顿、去除坏死组织[2-4]。

1 熏洗疗法在急性痔病运用中的机理

古人云“良工不废外治”。《医学流源》指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理论骈文》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熏洗疗法是指借蒸腾之药气熏患处,再将药汤乘热淋洗患部,依靠其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使该处腠理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基本原理基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所说“渍汗”就是用热汤洗浴治疗疾病的方法。《外科正宗》记载:“坐浴,疏通气血,敞瘀化滞,解毒脱腐,消肿止痛。”《证治准绳·疡医》论述熏洗疗法为:“淋洗之功,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探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蔓延,洗之则收,殷紫黑,洗之红活;逐恶气,去风邪,除旧生新。”《外科启玄·明疮疡宜遢浴洗论》:“凡治疮肿,初起一二日间,宜煎汤洗浴熏蒸,不过取其开通腠理,血脉调和,使无凝滞之意,免其痛苦,亦清毒耳”。对于急性痔病患者,遵“郁结者解之,瘀积者行之,湿阻者化之,热者清之”的治疗原则。治疗上运用熏洗坐浴法,可达到用药直接、使用方便、见效快的目的。即“药达病所,投之可治”,达到清热敛湿、消肿止痛功效。

2 临床运用

姜伟国[5]采用中药熏洗(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五倍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明矾各30 g,乳香、没药各20 g),加水1 000 mL煎开15 min,每晚或便后先熏后洗患处15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加热后每晚或便后先熏后洗患处15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经过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3%。2组比较(P<0.05)。欧碧云[6]采用消炎止痛洗剂(两面针100 g,大黄60 g,芒硝60 g(另包),苦参40 g,黄柏25 g,蒲公英30 g,五倍子30 g,荆芥20 g,槐花30 g,地榆30 g),加水250 mL,煮沸8 min,将单包的芒硝倒入盆中,然后与药液混合,搅拌均匀,即可热熏肛门,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浸泡10 min左右,在坐浴过程中,如有内痔脱出者,可边坐浴边用手将其送回。每日1剂,日坐浴2次,严重时可坐3~4次。连续5~7 d为1个疗程。治疗炎性、血栓外痔患者128例,结果炎性外痔的总有效率为99.1%,血栓外痔总有效率为90.0%。徐伟祥等[7]运用复方大黄汤(生大黄60 g,五倍子15 g,徐长卿15 g,苦参15 g,明矾10 g)熏洗,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次5~10 min,熏洗完毕后以温水洗净药液,共15 d;对照组给予1∶5 000高锰酸钾熏洗,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次5~10 min,熏洗完毕以温水洗净药液,共15 d,结果治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和愈合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苗大兴等[8]将治疗组用宁痔洗液治疗(黄柏30 g,蒲公英30 g,苦参30 g,五倍子30 g,车前草20 g,虎杖20 g,秦艽10 g,猪苓15 g,赤芍15 g,当归尾15 g,川芎15 g,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各10 g,冰片6 g),加水3 000 mL,煎成约1 500~2 000 mL,先趁热熏洗患处,然后坐浴15~20 min,每日3~5次,5 d为1疗程;对照组应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现宁痔洗液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抗菌消炎,减轻急性痔的水肿,使渗血、渗液减少,减轻疼痛。阳涛[9]将治疗组94例(炎性外痔或并血栓外痔67例,炎性混合痔或并Ⅲ期内痔嵌顿27例)采用复方荆芥洗液(荆芥15 g,蛤蟆草15 g,马齿苋15 g,透骨草15 g,苏木15 g,防风12 g,金银花12 g,连翘12 g,苦参12 g,槐角12 g,生川乌10 g,生草乌10 g)熏蒸坐浴;对照组94例(炎性外痔或并血栓外痔62例,炎性混合痔或并Ⅲ期内痔嵌顿32例)使用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结果复方荆芥洗液熏蒸坐浴在肛门疼痛的缓解情况、水肿消退程度、血栓肿块的缩小程度、脱出嵌顿的痔核回缩程度上明显优于高锰酸钾组,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3 结语

中药熏洗是以中药性味功能和脏腑经络学说理论为依据,选用一定的方药,经过不同加热方法,利用中草药的热力和蒸汽作用皮肤、腠理,达到开泄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温经痛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止痛、消肿、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符合现代肛垫学说,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1)处方不统一,多为经验用药,尚未得到大规模、大范围的运用。2)配药后需患者自己煎药备用,在使用携带方面不方便。3)药味众多、剂量较大,失去了在价格方面的优势。4)成分的复杂性,其治病机理一直含糊不清,缺乏明确的药效学证据。故要求研究人员对中药熏洗用药的剂型做进一步的思考、改革与完善,旨在制定一种药效稳定、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经济适用的剂型。

[1]陈智.大肠肛管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06.

[2]阎于悌,张维胜.提高对痔的研究和治疗水平[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3):143-144.

[3]Marino WM.Anorectal surgery hemorrhoids[J].Dis Co-Ion Rectum,1980(23):211-222.

[4]张东铭.痔的分类与治疗学的现代概念[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6(2):57-62.

[5]姜伟国.中药熏洗治疗急性痔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3(10):1312-1313.

[6]欧碧云.中药洗剂治疗炎性、血栓外痔128例疗效分析[J].中成药,2002,24(4):317.

[7]徐伟祥,朱 ,李永健.复方大黄汤熏洗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8):40-41.

[8]苗大兴,符中柱.宁痔洗液治疗急性痔140例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3):29-30.

[9]阳涛.复方荆芥洗液治疗急性痔病9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128-129.

猜你喜欢
痔病腠理荆芥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芩蓟凉血合剂治疗I、Ⅱ期出血性痔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清热利湿法对减少痔病术后水肿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宁夏回族成人痔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疏风解表说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