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分析

2011-04-01 12:31王刚雷鸣于韬刘凡路鹏
当代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尾征径线脑膜瘤

王刚 雷鸣 于韬 刘凡 路鹏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在所有的脑膜瘤中,良性脑膜瘤占88%~95%[1]。在脑膜瘤的诊断上,影像医学一直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展,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日益更受到专家学者的推崇[1-2]。笔者通过回顾性观察一组良性脑膜瘤的MRI影像,探讨其MRI征象,为提高临床上脑膜瘤的诊断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3月间,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脑外科收治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良性脑膜瘤患者67例。男19例,女48例,年龄27~77岁,中位年龄55岁。67例患者中,32例以“头痛”为主诉,19例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诉;7例患者以“头痛、肢体障碍”为主诉;9例患者以其他主诉入院。所有67例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

1.2 检查方法

使用设备为美国GE公司1.5 T signa HD MRI诊断系统。首先采用头部线圈进行FSE序列的水平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平扫。扫描时,TlWI同时加Flair序列,参数为:TR2432ms,TE20ms,TI750ms;T2WI参数为:TR5000ms,TE130ms。扫描时均采用层厚为6mm,矩阵为320×320。在平扫后,经静脉团注Gd-DTPA对比剂(剂量为0.1mmol/kg)进行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参照文献报导[3-4],将脑膜病变依其短径分为五组,即:A组径线小于10mm,B组径线10~20mm,C组径线20~30mm,D组径线30~50mm,E组径线大于50mm;将脑膜病变的信号分为6型,即高信号、稍高信号、中等信号、稍低信号、低信号和无信号;将脑膜病变的强化方式分为5型,即高度强化、中等度强化、轻度强化、不均匀强化和无强化。在美国GE公司ADW4.3型图像工作站上对所获得的影像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本组良性脑膜瘤的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学特征、信号特征和强化模式。

2 结果

2.1 良性脑膜瘤的分布和大小

本组良性脑膜瘤病例67例,在MRI增强扫描影像上均得以显示,其中位于左脑脑膜区者34例,位于右侧脑膜区者31例,跨两侧脑膜区者2例。本组良性脑膜瘤分布特征如下:33例位于大脑凸面脑膜处(额叶区21例、顶叶区6例、颞叶4例、枕叶2例),占49.25%;20例位于大脑镰旁区脑膜处,占29.85%;5例位于矢状窦区脑膜处,占7.46%;3例位于蝶骨区脑膜处,占4.48%;3例位于鞍上区脑膜处,占4.48%;2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脑膜处,占2.99%;1例位于乙状窦区脑膜处,占1.49%。在良性脑膜瘤病灶的大小分布上,本组病例平均径线为46mm,其中,A组9例,B组11例,C组8例,D组31例,E组8例。

2.2 良性脑膜瘤的MRI信号特征

本组良性脑膜瘤病例67例,在MRI平扫影像上有63例得以显示。在T1WI影像上,1例表现为稍高信号(1.59%),35例表现为等信号(55.56%),27例表现为稍低信号(42.86%);在T2WI影像上,2例表现为高信号(3.17%),18例表现为稍高信号(28.57%),27例表现为等信号(42.86%),3例表现为稍低信号(4.76%),13例表现为混杂信号(20.63%)。

2.3 良性脑膜瘤的MRI强化特征

本组良性脑膜瘤病例67例,在MRI增强扫描影像上均得以显示。与MRI平扫影像对比,高度强化36例,占53.73%;中等度强化17例,占25.37%;轻度强化2例,占2.99%;不均匀强化12例,占17.91%。

2.4 良性脑膜瘤的MRI形态学特征

本组良性脑膜瘤病例67例,出现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有脑膜尾征、瘤周水肿和脑脊液/血管间隙改变。其中,51例可见脑膜尾征(76.12%),在MRI影像上可见肿瘤基底部脑膜/硬膜的光滑细长的强化影;18例可见瘤周水肿(26.87%),在MRI影像上多为轻度水肿,且由于病变所在位置不同,瘤周水肿差异较大;17例可见脑脊液/血管间隙改变(25.37%),在MRI影像上可见6例同时出现血管间隙内与瘤体一致的强化,5例同时出现附着部位骨质的硬化,1例同时出现骨质的吸收。

3 讨论

良性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起病缓慢,病程蔓延可达数年之久,且可逐渐出现颅内高压和局部定位症状。因此,应用影像学方法,特别是MRI增强扫描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对于提高后续治疗疗效具有突出价值[1]。

在良性脑膜瘤的分布上,据文献报导,良性脑膜瘤多分布于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其中,幕上占85%以上,尤其以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处最为多见[2-3]。以本组病例为例,33例位于大脑凸面脑膜处,20例位于大脑镰旁区脑膜处,二者之和占79.10%,与文献报导一致。就本组病例的大小而言,短径多数为30~50mm,平均为46mm。其中,有9例短径小于10mm且临床症状轻微,因此,笔者认为1.5T MRI设备已经能够很好地检出亚临床的脑膜瘤,可作为其诊断的最佳方法。

在良性脑膜瘤的MRI诊断上,影像学信号特征和强化特征是重要的诊断依据。据文献报报导,与脑灰质对比,良性脑膜瘤在T1WI影像上,60%以上为等信号;在T2WI影像上,40%以上为高或稍高信号,约50%为等信号[4]。本组病例有63例在MRI平扫影像上得以显示,其中,在T1WI影像上,表现为等信号的占55.56%;在T2WI影像上,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的占31.74%,表现为等信号的占42.86%,均与文献报导一致。在良性脑膜瘤的MRI强化特征上,尽管多数病例表现为均匀强化,但是本组病例有13例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对照术后病理,我们发现尽管多数的脑膜瘤均表现为球形、分叶形,包膜完整且质地均匀,但部分病灶内存在点状、小片状或弧线状钙化,因此,我们认为正是形态各异的钙化在MRI增强影像上造成了信号的不均。

在良性脑膜瘤的MRI诊断上,脑膜尾征、瘤周水肿和脑脊液/血管间隙改变是三大最重要的诊断形态学征象[3-4]。瘤体周围的脑实质水肿和脑脊液/血管间隙改变可见于各种颅内占位,但良性脑膜瘤的瘤周水肿、脑脊液/血管间隙改变多轻微,有助于提示本病为良性。脑膜尾征作为良性脑膜瘤的最重要征象,其病理基础是肿瘤侵犯和压迫附近硬膜,造成硬膜反应性变化而成。尽管不论在良性脑膜瘤,还是恶性脑膜瘤的影像上均会出现脑膜尾征,但本组病例脑膜尾征均表现为光滑细长状,提示该表现可能是脑膜瘤良恶性鉴别的重要征象。

总之,良性脑膜瘤具有特有的MRI诊断特征。将这些影像学特征应用于脑膜瘤良恶性的鉴别,具有突出价值。

[1] Liu Y, Wang C, Zhu S,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ectopic meningiomas[J].J Neurooncol,2011,102 (1):81-87.

[2] 史瑞华,翟仁友,钱晓军,等.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良恶性脑膜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2):243-246.

[3] Holveck A, Grand S, Boini S, et al.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 MRI evaluation of cerebral intraventricular tumors:preliminary results[J].J Neuroradiol,2010,37(5):269-275.

[4] Saloner D, Uzelac A, Hetts S, et al. Modern meningioma imaging techniques[J].J Neurooncol, 2010, 99 (3): 333-340.

猜你喜欢
尾征径线脑膜瘤
二维超声房间隔平面切面扫查在诊治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筋膜尾征在腹外型及腹壁型韧带样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黏液纤维肉瘤增强MRI“尾征”研究进展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征
乳腺实质性病变的MRI定位研究:俯卧位与仰卧位对照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肺部超声彗星尾征在急性心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径线正常值的定量研究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