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文图书编目数据若干问题的研讨
——从池州学院图书馆编目工作谈起

2011-04-01 12:30吴代英石宜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池州编目书目

吴代英 石宜斌

(池州学院图书馆,安徽池州247000)

对中文图书编目数据若干问题的研讨
——从池州学院图书馆编目工作谈起

吴代英 石宜斌

(池州学院图书馆,安徽池州247000)

文中结合池州学院图书馆编目工作实际,分析了图书馆编目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中文图书;编目;书目数据

1.问题的提出

编目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一个关键环节,它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加工,揭示文献的内容与形式,以利于文献资料管理与使用。对各个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来说,图书编目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图书编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馆藏图书数据库的质量,影响图书内容的揭示,影响读者的检索效果,影响资源共享共用的实现。池州学院图书馆从2003年暑假起用计算机对图书进行了回溯建库,编目比较简单但不规范,后来新增加的图书基本上都是用外来数据进行套录,书目的数据也不完全标准和规范,所以说无论是自编还是套录来的数据,都存在着数据通信质量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书目数据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实现联机编目、资源共享的关键,对保证文献加工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书目数据的内容代表着书目数据质量,对于不完整、不准确的数据,即使能共享也只会增加误检率甚至漏检。因此,著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编目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书目数据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将数据共享从理论化为实践,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发挥图书馆作用。

笔者从事编目工作时间短,但本人认为我院图书馆数据库书目数据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应该把这些应注意而未注意的问题提出来。为此,本着从实际出发、共同与同行们学习、探讨的目的,笔者对图书编目工作提出一点浅显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2.著录有关字段存在的问题

我院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编目已近10年了,中文图书编目工作基本上能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但由于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致使我馆书目数据质量整体不够准确和完善:(1)图书本身所提供的著录信息比较复杂,致使著录工作存在一些不明确或不容易理解的问题;(2)编目员对外来套录书目数据记录修改不彻底、不到位(未能达到应有的标准程度);(3)编目人员自身方面存有问题(知道对数据怎样修改,但嫌麻烦懒得对某字段作处理,如“版本项”)。

2.1 编码信息块(105字段)的问题

在CNMARC格式中,编码信息块是以固定长编码数据元素描述文献各方面特征的模块。主要特点是:(1)数据长度固定;(2)数据以字符位置定义都必须赋值为代码;(3)适用于各种载体文献记录。这种代码作为一种通用的行业语言,不但提高了文献检索的效率和专指性,而且也是信息传播和储存的有效手段。目前,编码信息块已被人们起来越重视。《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对编码信息块的著录作了详细的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编码信息块不但使初学编目员模糊不清,甚至老的编目员也填写混乱,严重地影响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笔者就我馆在105字段著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实例来加以分析。

2.1.1 要正确理解内容特征代码的问题

例1:中国法制出版社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公报案例精编》

馆藏记录:105##$ay###z###000yy

笔者认为:105##$ay###n###000yy

例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法律法规全书》

馆藏记录:105##$ay###z###000yy

笔者认为:105##$ay###n###000yy

根据《手册》中内容特征代码规定:除了所编图书是一种索引,使用代码“C”外,其它代码表示所编图书是否含有或完全是由这些资料类型构成[1]。因此,书中图书正文含有明显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内容特征应该选入代码“n”(含法律和法规正文图书),而不是代码“z”(其它)。

2.1.2 要正确使用含有传记代码的问题

例1:人民军队传记丛书,康永升编著《新四军》

馆藏记录:105##$aa###z###000yy

笔者认为:105##$aa###z###000yd

例2:徐焰著《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

馆藏记录:105##$aa###z###000yy

笔者认为:105##$aa###z###000yd

传记代码“d”是指著作含有传记信息,虽然将康永升编著的《新四军》和徐焰著的《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没有归入传记内,但著作含传记信息。此书虽然归类分入E297.3内,但书中含有明显的传记信息,应该选入代码“d”(著作含传记信息),而不是代码“y”(非传记资料)。

2.2 著录信息块字段存在的问题

著录信息块是文献著录的主要内容,是读者检索文献的主要信息区,又是在著录过程中最复杂的项目[2]。著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提供给读者的检索形式是否正确。

2.2.1 题名的问题

例1:高尔基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馆藏记录:2001#$a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笔者认为:2001#$a童年$a在人间$a我的大学

根据《手册》中对200字段正题名中的规定,同一著者的合订本可重复[1]。笔者认为可对相同的责任的合订题名应依次分别著录于$a子字段。

例2: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主编《长三角年鉴》

馆藏记录:2001#$a长三角年鉴$h2008$f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主编$g孙克强执行主编

笔者认为:2001#$a长三角年鉴$e2008$f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主编$g孙克强执行主编

此书是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主编、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我馆采用分散著录方法。“2008”是资料年代的限定,是解释和补充正题名内容的文字,不是多卷书的分辑、分集、分卷的卷册编次。笔者认为对资料年代限定的信息应作题名说明性文字处理,应著录于$e,而不是$h。

2.2.2 版本项问题

馆藏记录:205##$a第2版

205##$a第二版

笔者认为:205##$a2版

我馆编目依据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手册》。对于版本项,《规则》中明确规定:除初版(第1版)外的各个版次均如实著录,但应省略“第”字,著录为“X版”[3]。至于版本项问题,我馆所有编目人员都知道应怎样著录,书目数据出现“第二版”或“第2版”现象,完全是著录人员嫌麻烦、不愿意作处理的结果。

2.3 主题分析块存在的问题

文献分类、主题标引是编目员运用分类标引规则、专业学科知识、图情编目知识等以后的人工判断结果,它不同于客观著录,而是既有揭示文献主题客观的要求,也有编目员主观判断的因素,是一项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2.3.1 主题标引

主题标引是一项复杂的业务工作,是连接数据为存储与检索搭起桥梁的纽带。主题标引一定要做到标准化。长期以来我馆这项工作都是编目人员对照《汉语主题词表》进行手工操作,以文献为依据,对文献内容予以详尽的标引,需要认真思考,提高标引工作质量。

例:2001#$a长三角年鉴$e2008$f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主编$g孙克强执行主编

馆藏记录:607##$a长江三角洲$j年鉴$z2008

笔者认为:607##$a长江三角洲$j年鉴$z2007

主题标引607字段标引中要注意年代$z,连续出版物年鉴题名中年份和所反映的内容的年份有所不同,例如2008年卷的年鉴一般反映的是2007年的信息,所以 607 字段标引$z应是“2007”,而不是“2008”。

2.3.2 分类标引

在编目过程中,如果只求速度,忽略查重功能,就有可能重复著录。重复著录的危害是无端增加了数据库的数据量,浪费了空间,增大了负荷,占用了书目记录号,无论对数据还是编目人员的工作成果都是很大的浪费,如不及时发现,造成同一数据的分散,数据库也因此而混乱。

馆藏记录(1):010##$a7-5051-0007-6$dCNY3.50

2001#$a毛泽东$f(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著$g《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

690##$aA751$v4

馆藏记录(2):010##$a7-5051-0007-6$dCNY2.50

2001#$a毛泽东$f(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著$g《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

690##$aC95$v4

由于我馆在2003年7月开始将所有图书进行回溯建库,时间短,任务重,再加上7月份以前所有图书都是手工操作,分类人员对文献内容及形式的理解各异,再加上分类思想和观点不同,查重工作未做到仔细,因而对同样的文献常给出不同的分类结果。笔者建议,在编目时,用中央库+工作库+套录库,完全可以发现上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避免了同书异分的情况,以保持同类、同种文献分类标引的一致。

3.提高图书编目质量的措施

3.1 制定有本馆特色的套录数据审校细则

由于目前机读目录格式比较复杂,使用规则繁多难以理解,缺乏较详细的MARC编目细则和具体指导的实用资料,编目员特别是新手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馆应以《规则》、《手册》为依据,制定出常见类型的图书编目细则,如文献必备字段、选用字段、难检字处理等等,一一作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在录入的过程中因人而异、各行其是。只有统一了细则,才能有效保证编目的一致性、统一性。

3.2 加强对编目数据审核及数据库维护

只有加强对编目数据的审核和校对工作,减少书目数据中的错误,才能保证本馆书目数据的质量。审核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分编实践工作经验,又要熟练掌握MARC格式,还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在审核和校对中,要对数据中每一条记录逐一进行校对,如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书目数据有错时,应逐一加以改正。

另外,应对数据库进行日常性的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错误率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提高馆藏书目数据质量。

3.3 加强编目数据质量的信息反馈

编目工作中,如题名的错字、索书号、条码号及馆藏字段数据错误等,平时不易察觉,而在流通和读者检索中更容易被发现。因此,编目人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与流通部门管理人员、读者,就工作和借阅中发现的编目数据的质量问题进行交流,及时发现编目中的错误,及时处理和解决编目数据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数据和图书维护工作,努力确保书目数据的准确、一致和完善。

3.4 提高编目员自身的素质

编目人员是做好日常编目工作的主要因素,每一条数据的编制包含着编目人员对机读目录格式的理解及掌握各种规则的熟练程度,揭示着编目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标引能力,更蕴涵着编目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4]。因此,编目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编目水平。

[1]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图书采选编目部.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2]严桂芬.音像资料与图书在MARC编目中的异同[J].图书馆杂志,2007,(5):30-31.

[3]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撰小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34.

[4]李树侠.机读编目探赜[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4-125.

G254.364

A

1671-5136(2011) 01-0142-03

2011-03-31

本文为池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池州学院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工作建设研究》 (编号:2010RW007)的阶段性成果。

吴代英(1963-),女,安徽贵池人,池州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石宜斌(1966-),男,安徽太湖人,池州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池州编目书目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藏文图书编目中的比较研究——以ILASII和GDLIS为例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