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把握五个特性 着力解决五个问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1-04-03 06:31杨明哲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机制

杨明哲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一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1],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新的形势下,从思想认识到组织实施各环节中,党内还存在着影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约因素,有的还表现相当严重。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从学习动力、内容、方法、机制、学风等五个方面深入展开,发现、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对策,使党组织学习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一、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性,着力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这一论述明确了学习型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意义。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三大新变化、三大考验、三大历史任务、两大历史性课题和五种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否则就不会有危机感、忧患意识,也就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从现实情况看,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同以往的学习混为一谈,忽视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意义;有的态度不够端正,摆位不够突出,没有当作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来抓;尤其严重的是还有一些干部学习动机不纯洁,急功近利不真学,参加学习就是为了做做样子,应付检查,把学习视为个人升迁的途径。

要增强学习动力,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树立正确的理念。一是政治责任理念,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是个政治责任问题,需要各级党组织充分认清,要从事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个人发展的高度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忧患意识,这包括个人和党组织两个方面,个人的本领恐慌和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和强化问题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尤为突出,明确了这一点,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能自觉紧贴使命任务学习、紧贴知识前沿学习。其次,要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将学习和“学习型”区分开来,纠正以学习取代建设的认识。明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将学习内化为组织的生存方式和自身追求的组织体系,需要使学习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系统性,着力解决学习内容问题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讲话中明确提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要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要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内容上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系统性,把握学习的全面性。从学习到学习型,虽然只多了一个字,但是内涵更深,要求更高了。但是在党内,领导干部重理论武装轻科技武装、重实践经验轻书本知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理论学习上也是只看领导讲话,忽视原理的学习;在总体学习上,上级机关的学习情况好于基层党组织的学习,领导干部的学习好于基层党员;在学习方式上,不注重学习方式的拓展,不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现象也存在。

把握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系统性,一是要注重学习内容的全面性,二是要把握学习对象的整体性,三是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代中国,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还要学习历史,从中学会领导方法,这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至关重要。学习的内容要围绕现实的课题展开,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把工作中的问题作为学习的课题,敢于破解这些难题。这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切入点,真正实现党组织在学习上由任务性需求向自主性需求转变,自觉将学习主动融入工作中。在学习方式上,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使得学习内容更具有广泛性。

三、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学习方法问题

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学习成果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面对日益变化和发展的世界如何保持本色、立于不败之地而做出的“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新设想和新概念”[2]。在实践中,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针对性,各级党组织必须围绕现实问题来学习研究,通过学习研究问题,推动学习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一些领导干部学习不脚踏实地,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兜圈子,做表面文章,讲道理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一接触实际却束手无策,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问题意识。

倡导学习要始终坚持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以问题牵引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形成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一是要自觉培养“问题意识”,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原则,特别是通过改善心智模式,目的是要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我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改善党员的心智模式,培养问题意识,培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方式。二是要紧扣实际问题学习,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必然对党的创新理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必然对学习提出新的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始终抓住解决党的建设重大现实问题这条主线,把党的建设重点、党员关注的热点、工作落实中的难点作为各级党组织学习研究的课题,引导大家在读书学习中增强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在研究对策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四、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连续性,着力解决学习机制问题

重视学习、勤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成立、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学习。从现实意义上看,学习型党组织一个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强调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经由新的学习不断拓展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和课题,为保证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借助于硬性的机制和制度。然而,从现实来看,不少地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停留在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层次等方面,而没有明确的组织制度建设,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长效学习机制。例如,在学习的投入方面没有保障,不能为组织成员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学习条件;在学习的监督机制方面缺乏对学习的检查考核,不求实效;在学习的激励机制方面不能有效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在人才的选择与干部选拔、职称的晋升等方面缺乏一个科学识别、选拔、考核机制。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是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构建从学习到考评一体的学习型党组织体系。一是健全学习机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严格落实党内集体学习制度,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个人学习机制、“三会一课”制度,形成主题教育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学习制度,确保党组织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建立和健全学习成效监督、考评机制,建立完善综合考评体系,述职时述学、评议时评学、考察时考学,并实施经常性的学习监督评议,将考评成绩作为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三是形成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并且完善用人导向机制,把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四是建立学习转化机制,探索完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完成学习成效的转化并不断进行新的学习。

五、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性,着力解决学习风气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学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握住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性,弘扬党的优良学风,“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1]。但是现在看,轻视学习的经验主义、装潢门面的形式主义、不求甚解的懒惰主义、人云亦云的跟风主义在党内还有很大市场。例如,有的自觉性不够,学风不实,有的没有把学习与完成组织中心任务、解决党的建设难题相结合,没有与创新相结合,有的严重脱离群众,眼睛总是看着上面。

良好的学习风气是解决学习不实问题的环境要求和实践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首要的是树立共同的目标理念,没有目标理念,组织会变成一盘散沙。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理念,一是个人形成“学习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理念,二是党组织形成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理念。其次是在全党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员干部互相学习,使学习理念具有普遍性。最后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把理论学习同解决实践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形成学习创新机制,坚持以学促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将学习转化为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04-20]中国网 china.com.cn[2009-09-28].

[2] 谢春红.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机制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