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呼吸道护理

2011-04-09 00:11龙永锦刘丹张纯秀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7期
关键词:危重症饱和度呼吸机

龙永锦 刘丹 张纯秀

(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 贵阳 550002)

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呼吸道护理

龙永锦 刘丹 张纯秀

(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 贵阳 550002)

危重症患者 长途转运 呼吸道护理

随着急诊医学和急救护理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急、危、伤、重症患者在各级医院间转诊、转运、途中监护抢救护理,已成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地区及县市的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到医疗水平和条件更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进一步诊治。长途转运由于路途长、时间长,不可预见的各种意外,均会增加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并发症,其中,尤以转运途中的呼吸道并发症多见。笔者对2010年3~12月我院转运的32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中呼吸道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6~82岁;其中,脑血管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心血管疾病16例。发生Sp O2改变者12例,Sp O2<95%者23例,SpO2<90%者6例,转运路途120~848 km。从我院转出者8例,转入我院者24例。

2 转运途中呼吸道不安全因素分析

2.1 气道阻塞致通气障碍 其主要原因为呼吸道分泌物抽吸不彻底,搬运时体位改变或牵拉人工气道,刺激患者咳嗽,致使分泌物涌入主支气管,或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套囊充气不足,口鼻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阻塞。

2.2 人工气道移位 转运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搬动时牵拉或固定的胶布松动等原因,导致管道扭曲,或与气管内壁成角或移位(深度不够或过深至一侧支气管),影响到气道的通畅,致气体交换受损。

2.3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人机不协调。

2.4 气囊破裂、漏气或充气不足,自主呼吸减弱。

2.5 肌松药物的应用 镇静肌松药物可抑制中枢和呼吸肌,致使自主呼吸不规则,甚至消失或幅度减小,且易出现缺氧。

2.6 原发疾病的影响 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患者由于牵拉气道等原因,刺激患者咳嗽或搬动、转运时震动,使颅内压上升,诱发脑疝。颈椎损伤累及颈髓时,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到刺激而致呼吸抑制,亦可因膈神经、肋间神经功能受损而使呼吸运动受限。

2.7 氧气压力过低,气源不足。

3 护理

3.1 转运前须与随车医生共同评估转运的可行性,对患者综合情况评估是确保安全转运的基础。

3.1.1 呼吸系统评估 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气道有无阻塞、痰液量、性状、呼吸音是否对称,对人工气道应妥善固定,观察气囊充盈程度,并注明气管插管与门齿间的距离,评估脉搏、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值,确保在转运前异常的血气、化验已得到处理,呼吸不稳定者应暂缓转运。

3.1.2 神经系统评估 通过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肢体活动等进行评估,烦躁者适当镇静。

3.1.3 循环系统评估 通过心电监护所示心率、心律、血压以及外周脉搏、皮肤颜色等来评估。在转运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循环系统不稳定等应得到处理。

3.1.4 全身其他情况 如有无应用影响呼吸的药物,如镇静、肌松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妥善固定等。

3.1.5 医护人员必须将转运的目的和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告知家属,征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才能实施转运。

3.2 用物准备 应用shangrila510型呼吸机或便携式(hfs3000型)呼吸机,具有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血压读数的心电监护仪,便携式吸引装置(带蓄电池),一次性吸痰管,车载电源转换器一套,静脉推注泵,充足的氧源,简易呼吸气囊以及连接设备,备齐途中所需各种药品和急救用物。

3.3 人员配备 急救医师1名,急救护士1名,救护车驾驶员1名,经专业培训男护工1名,患者家属1~2名。

3.4 转运途中护理

3.4.1 连接好呼吸机各管路,将氧气瓶顶端、侧端开关逆时针旋至最大,将呼吸机电源插头连接在车载电源转换器上,将电源开关打开,指示灯亮则电源接通,做2~3 min模拟呼吸循环,将呼吸机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前方座椅上,以便于操作。

3.4.2 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各类引流管开关,防止引流液逆流,清空尿袋,输液针头处妥善固定,防止针头脱落滑出。搬运时应向家属讲明注意事项和搬运方法,搬运至少需要3人,1人在头顶双手托住颈部,另2人在患者身旁一侧,1人手托住臀背部,1人双手托住臀部及下肢,3人同时将患者平抬移动,防止头颈部旋转,护士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应注意与自主呼吸同步。

3.4.3 将患者转运至救护车中后立即启动呼吸机,选择适当的呼吸模式和通气参数,并根据病情进行恰当的呼吸模式转换,固定各引流管道并打开开关,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重新检查气囊充盈程度,并注明气管插管与门齿间的距离,连接心电监护仪并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将输液瓶悬挂在手侧或足侧上方并用安全带固定,以防途中因路途颠簸掉下砸伤患者,注意保护气管插管。

3.4.4 转运途中抬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保持安全合适的转运体位。在救护车行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氧饱和度、心率、意识状态、瞳孔、皮肤黏膜及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腹部胀气及肠鸣音、液体出入量、痰液等变化,保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不畅是引起脑死亡的常见原因[3],呼吸道有分泌物时,应及时吸痰,在吸痰前后各给3 min纯氧,否则不仅会引起低氧血症,还可导致组织严重缺氧[4]。昏迷患者要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征,如患者烦躁不安、手足躁动时,用约束带进行协调约束,以防坠伤、擦伤、碰伤。保持管道通畅,发现管腔阻塞、皮管扭曲、受压等情况及时处理,行车速度要平稳,如果车颠簸,可以告诉驾驶人员尽量减缓颠簸的程度。昏迷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转运中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部在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神志、面色、有无躁动、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避免脱管、堵管,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做好应急处理。转运途中如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就地抢救,同时转至就近医院,寻求协助。做好转运途中记录。

3.4.5 心理护理 清醒患者因路途长,转运时间长,救护车厢狭小,往往焦虑不安,易激动。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护士应注意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采用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耐心地安慰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支持、理解患者,缓和紧张情绪,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体会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32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率97%。在长途转运过程中,呼吸道通畅和机械通气的使用对长途转运过程中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起了很大的作用。我院32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使用shangrila 510型呼吸机和便携式(hfs 3000型)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29例在使用呼吸机10~15 min后呼吸困难减轻,缺氧症状得以改善,只有2例因痰液阻塞,在使用呼吸机后30 min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而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现后及时吸出痰液,保持了呼吸道通畅,缺氧症状很快得以改善。因此,医护人员途中能够处理气道、血流动力学等各种紧急情况,采取转运前准确评估,对患者、设备、物品与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与护理,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及程序,可降低长途转运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的安全性。

[1]陈明玉.院前急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7.

[2]李宗浩.中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6):379-381.

[3]邓惠萍.急诊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7):804.

[4]王文琴,卓慧敏,张纯秀,等.重危病人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87.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Long-distance transport Respiratory nursing

龙永锦(1971-),女,贵州贵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

R473.6,R81.2

B

1002-6975(2011)17-1624-02

2011-03-17)

猜你喜欢
危重症饱和度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糖臬之吻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