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2011-04-09 06:02乔环润
关键词:面子语篇交际

乔环润

政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乔环润

模糊限制语在交际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拟就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政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做出分析,得出结论:政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具有保全面子,增强说服力,赢取认同与支持,避免承担责任,进行自我保护等人际功能。

模糊限制语;政治语篇;语用功能

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既需其精确性,亦需其模糊性,甚至有时只有模糊的言语才能满足交际需求,这是因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模糊性决定了思维和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Zadeh教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合”, 提出了模糊概念和模糊理论。受查德模糊理论的影响,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者Lakoff 1972年发表论文《模糊限制语:模糊概念的标准和逻辑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1]。

一 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和分类

不同语言学家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各不相同。拉科夫(1972)指出模糊限制语就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1]。Cristal在他的《现代语言学词典》里给模糊限制语的定义是:按其一般涵义用于语用学和话语分析,指一批表示不确定概念或限定条件的词语[2]。维索尔伦(1999)认为,模糊限制语直接限定命题内容,即无须绕道地评价命题的态度、认知或证据方面的状态,然而同样表明了元语用意识[3]。Yule (1996)在他的《语用学》一书中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话语怎样被给予理解的谨慎的注释性表达, 例如, as far as I know所提供的某种信息”[4]。

模糊限制语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其中变动型又可分为程度变动型(Adaptors)(如:a little bit,almost,kind of)和范围变动型(Rounders)(如: approximately,in most respects);而缓和型又可分为直接缓和语(Plausibility Shields)(如:1 think,hard to say,as far as I know)和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 Shields) (如:according to her estimates,as is well known)[5]。从广义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将模糊限制语分为程度、范围、数量、质量和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6]。高晓芳、张琴以模糊限制语对语境依附程度的高低为标准,将模糊限制语分为语义性和语用性模糊限制语两种[7]。

二 模糊限制语在政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者研究了模糊限制语在不同题材或领域的使用。例如,科技文体中的使用(杨慧玲,2001)[8];学术论文中的使用(黄小苹,2002)[9];但政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较少。政治话题的敏感性使得政治家们需要在一种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中达到特定交际目的,模糊限制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语气趋委婉,保全面子;增强说服力,赢取认同与支持;增强语言灵活性和客观性;避免承担责任,进行自我保护。

1.语气趋于委婉,保全双方面子。

模糊限制语是很多政治家偏爱的交际策略,说话“点而不破”,避免语气过于强硬,威胁到双方面子。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有如下一句话:

(1)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

这里 “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指过去二十多年间美国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1972年,时值中美两国刚刚恢复邦交,美国总统第一次来华友好访问、协商对话。在此特定语境下,若中方指名道姓具体提出美国对中国曾持有的敌对态度,势必会让美方不好下台。因此,总理并没有直接指出原因为何,而使用一个词义确凿、表意明确而语意两可的表达,既不卑不亢地表示了坚定的原则,又顾及了美国人的面子,同时还向对方重申了“中国人没有忘记过去”。这种戛然而止、点而不破的表述既表达了我们的立场,同时也维护了另一方的面子与尊严,使得谈话礼貌且有策略性。

(2)The former president, who I think all of us have a lot of regard for, has taken his advocacy on behalf of his wife to a level that I think is pretty troubling.

2008年,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努力为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造势,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指责前总统克林顿过度维护妻子,从而丧失了威信。奥巴马在其评论中两次加上限制语“I think”,说话者使用商榷的口吻,表明上述言论只是他个人意见,使得语气趋于委婉,避免其观点过于绝对,引起不满。

2. 增强说服力,赢取认同与支持。

很多情况下,政治家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说服听众相信他们的话语,与他们站在同一立场上,予以支持,以便实现其政治使命。如英国领导人托尼·布莱尔在工党年会上所发表的演说:

(3)I didn’t come into politics to change the Labor Party. I came into the policy to change my country. And I honestly believe that if we had not changed, we could not change the country. (Tony Blair, 1995)

领导人在正式场合的发言及其观点往往代表了其身后政党的真正利益, 但通过其代言人以一种自身主观的表达既缓和了内容的尖刻性又达到了其真正目的。此演说中,布莱尔试图推行“新英国”政策。他在表明自己立场时,适时地使用了模糊限制语“honestly believe”“could”, 旨在增强所述内容的可信度, 让更多的听众信服他, 接受他的新政策, 进而能在今后的大选中获取更多的支持。

3.增强语言灵活性和客观性。

(4) In the most sweeping re-examination of the U.S.-Japan security alliance in years,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negotiating a military realignment that could move some or all of the nearly 20,000 marines off the crowded island of Okinawa, close underused bases and meld an army command in Washington state with a camp just south of Tokyo. (VOA News, July 12th, 2005)

这是美国与日本军事当局向大众公布的新一轮军事部署。其中 “some or all of the nearly 20,000” 模糊了将从冲绳岛(Okinawa)上撤走驻军的精确数字,究其可能存在的原因,一是精确的数字信息可能会被对手利用,对国家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二是公众可能对包含了太多冗余信息的精确数字缺乏兴趣。更重要的是,“nearly 20,000” 指出一大批美国驻军将很快撤离,这一模糊表述似乎暗示了美国军方归还日本军事自主权的决心。这样,日本公众就会相信美国致力于改变其正在逐渐衰弱的军事形象。

(5)The biggest buyer over the period was Taiwan, with more than 2,200, followed by Denmark with 1,140; Japan with between 871 and 1,025, and Italy with as many as 885. (www.chinadaily.com.cn, November 12th, 2005)

面对压力,美国当局公布了向“盟国”出售导弹数量的报告。毋庸置疑,美国政府肯定掌握不同买家购买武器的精确数据,然而,在这则报告中,“more than” “between” 这样的词语被用来刻意模糊台湾和日本所购买的导弹数量。相反,出售给丹麦、意大利的导弹数量提供了精确的数字。究其原因,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目的是避免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批判与言语攻击,因为这两大国对台湾和日本问题格外敏感,尤其是其军事竞争力的增强,而意大利、丹麦远离地区冲突,因此没有必要隐瞒精确信息。

4.避免承担风险,进行自我保护。

说话者有时故意含糊自己的真实想法,使话语更加模糊,从而避免承担直接责任,以防相左意见,起到降低风险,自我保护的作用,如:

(6)There are young women to be helped who are about to become mothers of children they can’t,care for and might not love.

这是布什总统1989年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布什没有直截了当地表达他的真正意思—坚决反对流产。因为直接说出这些话,就会遭到激进派(支持妇女流产的一派人)的反对,形成对他的攻击,不利于在民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 结语

政治家的特殊身份要求说话既要准确,又不能过分主观臆断,这就使得模糊限制语成为政治语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准确理解模糊限制语就成为有效解读政治家交际目的的一种必需技能。

[1]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A].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C]. 1972, (8): 183-228.

[2] 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 [Z]. 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 2000.

[3]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 1999.

[4] Yule, G. Pragma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何自然. 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 外国语,1985(5): 29-33.

[6] 陈林华,李福印. 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 外国语,1994(5): 55-59.

[7] 高晓芳,张琴. 模糊限制语:分类与应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9): 89-91.

[8] 杨慧玲. 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84-87.

[9] 黄小苹. 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语用分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7): 85-88.

ClassNo.:H03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hePragmaticFunctionsofHedgesinPoliticalDiscourses

Qiao Huanrun

Hedges play an essential part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its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in political discourses and rea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hedges can help protect faces, increase persuasion, earn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and avoid taking up responsibilities and protect the speakers.

Hedges; Political discourse; Pragmatic function

乔环润,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

1672-6758(2011)02-0134-2

H030

A

猜你喜欢
面子语篇交际
情景交际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交际羊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面子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面子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