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

2011-04-09 14:13马云霞郑艳楠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仪态护患职业道德

马云霞,郑艳楠

(河南职工医学院护理教研室,河南郑州 451191)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架起护生从课堂到临床的桥梁,在此阶段可以奠定良好的专业思想和业务素质基础,为提高实习质量,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加强护生实习前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行为素质、医疗安全及心理强化等方面的培训,有利于护生较快实现临床实习角色转变,为顺利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提高实习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它与护士的职业劳动紧密结合[1]。护生即将涉入临床,对护理工作没有体验,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护德教育,能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使他们自觉地将道德责任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1 强化护生对专业性质的认识 护士是伟大而神圣的职业,但是其工作特点却在于平凡琐碎、脏累辛苦,这就要求要有高度的献身和服务精神。在技能强化训练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护生之间相互充当病人,在感受到作为病人的种种不舒适时,能体会到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病人健康时的欢欣;也可以请临床护理专家做一些有感召力的讲座,主讲护理的重要性及护士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激发护生的职业自豪感,让他们以最佳的心态步入实习生活。

1.2 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 举例讲述由于疏忽职守导致的一些医疗事故及严重后果,让护生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病人安危息息相关,强化敬业精神。在模拟操作训练中,要求学生以假当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1.3 加强人文关怀教育 护士最优秀的品质就是热爱病人,对病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体现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此点也应穿插在技能培训中,操作时应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注意病人的反应,不做无声操作。

1.4 培养慎独精神 护理工作有很强的科学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原则,所以在岗前培训中应要求护生,无论有无老师监督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逐渐培养出慎独精神。

2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

临床实习的目的是使护生能真正理解和应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其中技术操作是护生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教师根据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全面的示教,讲解操作中的重点、难点。护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不断进行反馈和纠正,直至熟练掌握。在护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操作后,可应用模拟病例,让护生互扮角色,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护理。尽量进行真人操作,一方面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培养护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独立实践操作能力,使培训与临床工作紧密贴近,以便护生实习时,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提高为病人服务的真本领。

3 加强行为素质教育

3.1 规范的仪态 护士的仪态包括仪容、仪姿,能反映出一个护士的修养、素质和精神面貌。护士美的仪态可以给病人以良好的印象,有助于护患沟通,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在岗前培训时应对护生仪态素质进行全面培训。

以图片、录像、教师演示等形式向护生展示护士仪态美的标准,由教师总结护生在衣着、妆容、行、站、坐等方面的标准,让护生根据仪态标准为自己设计护士形象,通过练习达到“站立有相、落座有姿、行走有态、举手有礼”,使每位护生都能以美的形象展现在病人面前。

3.2 护患沟通 护理工作是一项群体性的专业工作,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护士与合作伙伴之间都必须通过交往与沟通,才能建立起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病人的健康和护士的工作效率[2]。医院与校园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刚进入临床的护生可能会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不能与带教老师、患者及同实习的同事处好关系,从而影响到实习,而与人处好关系的重要一点在于如何正确的沟通。因此,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也应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以讲座形式讲授有关护患沟通技巧及注意事项,也可以设定一些情景让学生角色扮演,把学到的沟通技巧应用其中。

4 加强医院安全教育

4.1 院内感染知识教育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非常重视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在实习期间护生同医护人员一样,要与患者及其他感染源接触,护生若能正确认识医院感染的危害,掌握必要的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与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组织护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在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护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及查对制度等。

4.2 职业防护知识教育 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其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职业暴露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应把病人的安全和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收集一些医护人员感染的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组织护生观看,使护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的存在,提高对职业防护重要性的理解,树立防护的观念。进行操作演示,设置一些操作上容易出错的动作,找出存在的危险因素,与正确方法相比较,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掌握正确且安全的操作方法。以讲座和多媒体授课形式讲授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该如何处理,设置具体情景让护生练习,让护生从思想、行动上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

4.3 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近年来,由于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依法行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患双方都必须承担各自的法定责任和义务,时刻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必须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尊重对方的权利、人格及利益,岗前教育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护生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有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

5 心理疏导

5.1 护生实习前存在的心理问题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多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即对步入临床工作有所期待,同时又有进入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焦虑。产生这种恐惧和焦虑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原因:①怕知识掌握不全,不能圆满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怕遭到带教老师的责难;③怕被病人拒绝自己提供的护理;④怕传染病[3]。这种恐惧、焦虑心理大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如不及时疏导将会影响到实习质量。

5.2 多方疏导以减轻心理负担 开实习座谈会,让护生提出困扰自己的问题,老师给予解答和心理安慰。协调实习医院对护生进行短期全面教育,如果医院能再根据本院的特点进行一些有特色的岗前培训和入科教育,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并使其焦虑心理尽快得以缓解。

经过全面的岗前培训,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后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为胜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实习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通过对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行为素质、医疗安全及心理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可使学生巩固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增加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护理实践技能,有利于护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 徐晓雪,夏小红.浅析护理职业道德与护士职业素质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10,31(2):382-383.

[2] 卢爱金,周世娟.高护生岗前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2):405.

[3] 郭 宏,石丽玲.影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52-53.

猜你喜欢
仪态护患职业道德
雪(新韵)
回忆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如何对幼师女生进行仪态与气质塑造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