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浅析

2011-04-09 14:13申义彩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考务监考作弊

申义彩

(河南中医学院教务处,河南郑州 450008)

中医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浅析

申义彩

(河南中医学院教务处,河南郑州 450008)

考试;作弊;防范对策

中医药高校的课程特点是识记、辨别的内容较多,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为制约中医药高校构建良好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作弊现象的泛滥,成为长期困扰高校的一个难题。考试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考风建设,是中医药高校学风建设的当务之急。

1 学生考试作弊情况分析

1.1 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

1.1.1 大一新生考试作弊 中医药院校大学一部分新生对学习中医药知识方法不当,不能很好地从原来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转换到中医形象思维,对中医的望、闻、问、切,阴阳、五行等枯燥的内容难以辩解和记忆,为了能通过课程结业考核,在考试时采用作弊的手段。

另一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生活,一下子从中学的紧张学习中“解放”出来,加上大学课程多,主要靠自主学习,新的大学生对环境、生活等不适应,至使学习跟不上节奏,考试时没把握,于是铤而走险作弊。

1.2 学习差的学生考试作弊 这类学生是为取得相应学分,为了及格在考试时采取作弊手段。学生作弊时情绪不稳,目光游离不定,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试卷上,而是集中在监考人员身上,监考人员稍不注意他们就实施作弊行为,甚至向他人索取答案。所谓“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正是这类学生的心理写照。

1.3 学习好的学生考试作弊 近年来,考试作弊者已不仅限于所谓的差生,相当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学生干部、甚至“高考状元”等。这类学生作弊的原因和心态比较复杂,有的是复习不充分,只好侥幸投机;有的是想考高分,保持“尖子”地位;有的为了获得奖学金;有的是厌倦或恐惧考试,在考试期间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导致一念之差。对这部分同学的心理指导,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的新课题,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中医的医疗水平将会下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冲击,中医的继承受到影响。

1.4 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考试作弊 这部分学生受以上两种同学的影响随波逐流,认为别人都在作弊获取高分,因此他们也在伺机作弊,取得好的成绩,甚至评到奖学金,也就跻身于作弊行列,据调查,大学生持“人家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亏了”的心理而作弊的占12.55%[1]。

1.5 替考现象 替考现象也是屡禁不止,这种现一般出现在补考、重修、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中,冒着被开除、留校察看的危险铤而走险去作弊。被替的学生要么是专业课程没学好,要么是为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或四六级证书,为了就业多一块撬门砖,替别人考试的学生有的是意气用事,有的是碍于同学的面子,有的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冒险去替别人考试。

2 作弊手段

作弊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通常有以下十种情形:一是的抄夹带的,把中医药难于记忆的内容如:中药的药性、方剂的方药组成及功用,医古文的原句、内经的原文等内容写到小纸条上做成手风琴式、写在透明胶带上、写在座位上或桌面上、手上等。二是旁窥、抄袭他人答卷、稿纸,或有意让他人偷看抄袭自己的答案。三是考试中交头接耳、互打暗号和手势。四是请他人替考或替他人考试。五是交换答卷或答题卡。六是抢夺、窃取他人试卷和答案。七是组织团伙作弊。八是使用通讯设备,如手机、无线通讯设备。九是利用网络、移动存储设备和手机,用手机上网查阅答案。十是考试作弊专用工具,如考试作弊笔、耳机、作弊橡皮等。

2 对作弊现状的思考

2.1 社会环境 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各种舞弊现象,学生耳闻目睹,把社会不良习俗、风气带进学校。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上作弊现象普遍存在,存在不正当的竞争、不公正的待遇等现象。另一原因是现在毕业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高,如有的单位要求学生四、六级达到一定的成绩,计算机达到相应级别,在校平均成绩达多少分以上等等高标准,使在校学生认为存在即合理,要求即是合法。因此只要不被发现,作弊手段高明的就会逃过一劫,获得好成绩。如有了这种思想,再完善的规章制度、再严密的监考也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2 学校方面 学校方面存在教考未彻底分离、教师考前划重点、个别教师沿往年的试卷、编排考生座次不科学、对学生考前教育不足、监考老师监考不力、研究生监考培训不到位、评卷标准不统一等等。存在以上原因也是导致出现作弊现象的因素,考试作弊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具体表现在形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动机复杂化、行为普遍化。

3 学生方面

3.1 诚信的缺失 传统的道德要求大家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被视为“道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诚信的缺失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世,在校大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如:社会和家庭教育的不诚信,如做事找后门、托熟人、学校教育的不诚信,如个别教师存在考前找重点或评卷宽严不一等、学生本人的不诚信,如考试时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高分等。社会上往往以学生的成绩评价毕业生,尤其是中医药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考试时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高分以满足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但自控力弱,按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欠缺,表现在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上不统一[2]。以上这些现象反映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还需加强,教育为本德为先,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不可忽视,特别是对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大学阶段是转型期,从原来纯真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如何调整心态应对激烈竞争和各种观念的冲突,处理好学习和其他事务、社会活动和对社会的认知的关系是高等教育考虑的首要问题。

3.2 监考人员方面 在考试过程中监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监考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对违纪考生视而不见,或心软、手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然打击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影响整个学校的学风、考风,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质量的下滑。

3.3 考场管理方面 考场管理是考试工作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考生座号编排,影响学生的参考心理,编排座号一般辅导员交由班干部操作,这就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和班干部关系好的学生能坐在一起并且周围也均是成绩好的学生,这样给这些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是考场的“三净”(桌面净、桌斗净、地面净)如果做不好也会影响考生的心理,同时也给作弊带来可乘之机。

3.4 考务管理制度方面 考务管理制度健全和执行到位才能使整个考务管理达到良性循环。如果全院考务管理人员、监考人员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各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不一,执行制度的力度不同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考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

3.5 领导对考试工作的重视程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对考试工作应高度重视,把期末考试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重视考试质量,把考试工作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到位,促进学校学风考风的好转。

3 制止作弊的对策

3.1 转变中医学生的思维模式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尤其中医药院校学生从中学过来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原来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转换到中医形象思维,开设转变学生思维的中医特色课程,如中医思维学、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代科技史等,以此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营造中医学习氛围。承担起“厚德博学、承古拓新”、“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传承中华中医文明”的重任。

3.2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校园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做人诚信为本,先做人后做事,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一种表现。孔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大学生应该把诚信作为一种立身之本去坚守并追求,切实地从我做起,提升自身整体素养,在求学期间不仅学好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注意自身的品格修养、心理素质和诚信做人等。

3.3 强化考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3.1.1 加强学风、考风建设 加强的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院系倡导学生比学风、比考风竞赛,深化考前教育,开展中医药系列知识讲座,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观念,使他们感到考试作弊可耻,给广大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使学生感到作为中医药事业传承人的重任和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伟大使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3.3.2 实行教考分离 为防止学生猜题、命题教师泄题、考前辅导划重点的现象,学校方面一是,应采取教考分离的原则,即命题教师不教课、教课教师不命题的方法;二是,实行网络题库、网络考试的方法,彻底实行教考分离,任课教师只需出一个命题策略,学生上机考试,每位同学的试题难度相同但试题内容完全不同,彻底实行教考分离;三是,和兄弟院校沟通,调用兄弟院校的个别试题等方法。

3.3.3 加强监考人员的管理 监考是考试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加强监考人员的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监考人员一般由任课教师、行政人员、研究生共同组成,人员组成复杂,学校应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监考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监考程序,加强监考人员的责任感,不给学生作弊的机会,把作弊动机禁止在萌芽状态,给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3.3.4 加强考场管理 防止学生作弊还要加强考场管理,首先考场标贴上标清考试课程、考试时间、监考教师姓名等信息贴在考场门口醒目处;二是考场要做到“三净”:即桌面净、桌斗净、地面净;三是考生座号实行一场一换制,在考前15分钟由班级辅导员临时编排座号,张贴在考场门口;四是禁止考生携带通讯工具等与考试相关内容的资料,在考场内指定物品存放处;五是由各院系院长、书记、教学秘书、辅导员等组成巡视队伍,保证本院系考场的正常考试,处理考场上出现的突发事件,给考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

3.3.5 推进网络考试 进一步推进网络考试,网络考试有以下优势: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有效地阻止任课老师考前画重点的可能性。随机命题,每个参考学生的试题内容不尽相同,提高了试题的灵活性,减少学生互抄作弊的可能性,网上自动阅卷,降低了手工评卷的误差,同时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下一轮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依据。

3.3.6 健全考务管理体系 为有效的制止学生考试作弊,学校还应该制定配套的考务管理制度,如:《考务管理条例》、《监考工作条例》、《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试命题原则》、《学生考试考场规则》、《考场管理规定》、《考生守则》等。

只有从多方面齐抓共管,采取疏堵并用、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彻底扭转作弊之风,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校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才能使中华的国粹得以传承。

[1] 赵建平.试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3(4):60-62.

[2] 陈利华.高校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4,24(12):57-60.

[责任编校:李宜培]

G 473

B

1008-9276(2011)01-0128-03

2010-11-15

申义彩(1968-),女,河南省清丰县人,本科,讲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考务监考作弊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研究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弊
监考时……
山东:《人事考试考务服务规范》发布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高校学院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没作弊
成人高校考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