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形式和途径研究

2011-04-12 07:12刘苏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心组党员干部形式

刘苏敏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形式和途径研究

刘苏敏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高素质干部队伍有着迫切的需要,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创新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和途径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本文阐明了不同时期对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形式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和途径现状,探索了创新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高校干部教育;要求;现状;创新;形式

新时期,我国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加快推进,高校党员干部培训形式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建设高素质教育干部队伍的要求,不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对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和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阐明了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形式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形式的现状,并对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形式和途径进行了探索。

一、不同时期对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形式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日益国际化,高等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党员干部队伍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办学理念的实施以及常规的管理工作都需要党员干部来完成,他们的素质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高校对于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干部培训,创新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和途径,建设一支适应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需要,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一流管理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高校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始终把高校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作为关系党的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对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直接关系到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的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干部培训主要侧重于理论和技能知识培训为主,培训形式主要以集中培训和在职学习为主。198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培养一支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富于艰苦创业精神的干部队伍”,对培训形式要求做到“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分期分批地对高等学校党政干部进行轮训,争取在三、五年内,把能够参加学习的干部轮训一遍。”“认真抓好干部的在职学习,是提高干部科学文化水平的主要途径。各高等学校要安排好每周工作日内的一天学习,注意提高学习效果。”这时期的高校干部培训主要要求普及管理专业知识,但也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干部保证。

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有了新的发展。1996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发布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强高等学校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要求,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懂教育、会管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要求根据领导实际情况做好脱产培训和高校自主组织培训,并指出“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明确任务,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为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举办教学、科研、招生、毕业生就业、人事等专题培训,适时举办研讨班,交流工作经验,研究现实问题。1998年6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又发布《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要重视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校级(厅局级)领导干部、高校校级领导干部、高校中青年(校级后备)干部都要组织短期理论进修、专题研讨培训班进行培训。要求各高校重点改革中层干部培训班,做到专题研讨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培训受益面。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高校干部培训形式已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重在加强研讨,要求做到“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重在加强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其思想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了促使教育事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教育系统干部队伍,高等学校教育培训形式和途径要求深入多样化发展。2010年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领导干部培训,要按照培养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要求 “不断推动干部培训方法模式创新和培训资源建设。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积极引入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模拟式等多种培训方法。提倡学习培训与工作研究结合,每期培训班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或其他工作研究成果。”“大力推动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工作。努力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干部培训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大力开展远程培训,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这一时期的高校党员培训注重增强党性教育,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以人为本,做到分级分类培训,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并重。创新培训理念,注重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倡导异地培训、挂职培训、分段式培训,探索完善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后备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制度。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的合作培训模式。上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干部的特殊培训需求,主动送教上门。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改进干部在职自学,要求逐步实现《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的“形成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培训理念、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培训模式。”

二、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形式的现状分析

当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加强班子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了整个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改革发展。但是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传统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和途径主要是集中理论、业务培训,推荐脱产、半脱产进修学习,印发材料、要求自学等,这些形式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覆盖面小,资源配置不均衡

传统干部培训形式,主要采用短期集中培训的形式,覆盖面小,而且由于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培训资源的不平衡,不利于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适应不了当前高校党员干部培训的需要。另外,从培训人员来看,目前高校干部培训集中在加强对副处级以上干部的培养,对于科级以下的党员干部培训很少或者还不能兼顾,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高校的科学发展。

2.形式单一,利用新资源培训意识不强

现有的高校党员干部培训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但由于形式简单易于操作,大多数高校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集中学习的培训方式,不重视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等现代化培训手段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现在的高校干部培训,把培训人员当看作需求一致的教育对象,难以满足学员学习内容的不同需求。另外由于对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各种功能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搞培训的领导思维僵化,对网络学习和远程教育带有忽视,利用新资源培训意识不强,导致培训形式单一,让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没有兴趣,不能激发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学需不一致,培训效果不明显

随着社会知识更新加速,生活节奏加快,高校干部面对的形势复杂性、多样性也日益增强,也必然要求培训内容随社会发展而快速更新,培训形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目前高校党员干部培训还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干部的学习需要,在形式上不能有所创新,多数高校仍然采用集中学习、不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会议讨论等来培训干部,时间较短,很难做到学需一致。不脱产或半脱产形式培训,一般是针对高校各部门(单位)的领导骨干或业务骨干,他们工作相对较忙,时间和精力上难以保证系统地接受学习,即使参加培训也两地奔波,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达不到既定的效果。

可以说传统的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不能实现“按需施教”和“学以致用”,不注重参与性、开放性、实践性,不能达到培训的实际效果。要克服传统干部培训形式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就必须发扬传统培训形式诸多优势,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探索创新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创形式和途,寻求覆盖广、适应性强、方便灵活的培训形式。

三、创新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主要形式

高等学校的干部培训工作要按照灵活多样,以人为本的思路,把理论培训和日常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把素质培养和有目的的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要不断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使教育培训工作更好的为高校发展提供保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举办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班

根据高校的工作实际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律,对于重点培养的干部,采用有计划的脱产培训班,使其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对于“双肩挑”干部、工作任务繁重的干部,根据需要采取半脱产培训或节假日组织的短期培训,既能符合高校的工作实际,又符合这些干部培训的需要,也有利于培养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能够达到培训的要求;对于普通领导干部和科级以下的干部采用分阶段、不定期培训,这种培训不会使培训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安排相冲突,也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同时可以灵活的根据培训需求,将学习任务分阶段来实施,既能满足学员的需要,又富有变化,真正使培训者想学。积极倡导党员自学,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

2.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

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思想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中心组学习,多是集中学习,主要领导人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者是主要领导人主要发言,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也尤为重要。

首先采用课题研究形式,进一步深化中心组学习。可以设计成每月一次,做到有专题、有材料、有目的要求、有中心发言人。主题选定可以是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可以是解决制约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具体操作可以根据教育形式、高校工作实际请领导定题,或者由组织中心组学习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征求部门意见选题、领导研究认可。确定主题后,组织部门根据主题,制定学习方案,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内容、预期学习达到的目的、选定的发言人、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等,形成通知,提前印发中心组学习成员。中心组学习成员根据印发材料独立思考、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发言提纲。学习时主要采用探索、讨论、研究的形式,主发言人发言后,大家各抒己见、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达成共识。在学习中加强研究,促使参会的每一位干部都能够立足于高校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去独立的思考,达到了研究问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集体决策的效果,促进了工作,推进了和谐高校建设。

其次推进学习,增强理论应用。在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心适当下移,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中心组学习规模,抓好二级党组织的中心组学习。组织中心组学习的部门要根据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及时整理,形成中心组学习纪要或者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各分党委、分党(总)支部要围绕中心工作,联系部门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精神,使中心组学习成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保证。学习材料上交组织部门,整理汇总后作为领导决策参考。这样就能打造交流平台,形成共识,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3.开创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指出“形成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培训理念、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培训模式。”远程教育是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辅以文字、音像教材、光盘等信息载体,实现教育信息传递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主体性等优点,有利于克服传统干部培训形式的弊端。

远程教育能化解传统培训形式所带来的工学矛盾,远程教育具有很强的性,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灵活地把培训资料存储或传送。参加培训的干部随时学习,不受传统的培训形式时间、地点、工作等问题干扰,能有效地缓解高校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另外远程教育囊括性强,可以涵盖丰富的培训内容,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既能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又能激发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在线学习。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在线学习中心”,满足党员干部在线学习需求。具体组织部门可以组织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登录“在线学习中心,”登录时一律使用实名登录,登录后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在线学习明确专人分管,加强检查督促和服务保障,要求在线学习总数不少于规定的课时数,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纳入学校的年终考核,并进行年度述学,登记入本人的学习档案,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开展在线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督促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的需要和实际进行在线学习。

4.探索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社会实践的形式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息息相关,高校要加强自身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开展学校社会合作,其中重要的一个形式就是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要拓展范围,学以致用,能够走得出去。高等学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如果只局限于办班研讨是远远不够的,要有计划地选择组织相关岗位上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带一些课题到社会、当地政府科研部门等部门挂职、兼职,参与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开阔干部的视野,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所在学校和当地社会,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上有哪些差距、有哪些优势,不断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的培训实践性强,突出个性,富有变化,能够结合新的形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了促进干部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适应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总之,创新高校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的形式和途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高校应该在思想上加强重视,在行动上切实贯彻党中央的新要求,不断的探索新的的培训形式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

[1]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N].人民日报,2010-08-18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0-01-18

[3]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06-01-21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1998-06-15

[5]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1980-12-31

[6]程天权.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经验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09,(1).

[7]李晓葵.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创新干部培训模式[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3).

[8]魏成富.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J].西化大学学报,2004,(3).

Study on the Form and Method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Innovation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in College

Liu Sumin

(Suqian College,Suqian,Jiangsu 223800)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of high-quality cadres in college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new period. How to build ranks of cadres adapting to the new circumstance and innovate the form and method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plays a direct role.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form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innovation on cadres in college in different periods.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orm and method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innovation on cadres in college and explores the main form and method of innovating educational training on cadres in college.

education on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in college;requirements;current situation;innovation; form

I206

A

1005-1554(2011)01-0096-04

2011-01-02

刘苏敏(1976-),女,江苏徐州人,宿迁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中心组党员干部形式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