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及比较研究

2011-04-12 07:39孟祥英
关键词:单音节义项现代汉语

孟祥英

(齐鲁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东 济南 250014)

《应用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及比较研究

孟祥英

(齐鲁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东 济南 250014)

待嵌格式是指两字交替显现、两字 (个别的为多字)交替隐含而需人们在使用中将隐含的字填补进去以成就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准四字格式。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应用汉语词典》也收释了此类格式,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收释的体例不统一、标示形式不统一、某些格式重复出现、释义内容不统一等。

待嵌格式;《应用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待嵌格式”这一概念最早由周荐提出,它指的是“两字交替显现、两字 (个别的为多字)交替隐含而需人们在使用中将隐含的字填补进去以成就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准四字格式”。[1]如“半……半 ……、不 ……而 ……、千 ……万 ……、大……特 ……、连 ……带 ……、没 ……没 ……、有……有……”,等等。此类格式在汉语中的数量较多,使用频率较高。然而我们看到,尽管待嵌格式在现代汉语的实践中被大量运用,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收录此类格式的词典、辞书却不多,绝大多数工具书并不关注待嵌格式本身,而是直接将由待嵌格式生成的四字格中已经词汇化为成语的单位作为具体条目加以收释。这样,无论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还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当他们遇到词典上没有的由待嵌格式生成的一些类固定短语时,在理解或运用上就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目前,能见到的收释待嵌格式的词典有《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汉语四字格词典》等几部。关于《现代汉语词典》收释待嵌格式的情况,周荐对此有精辟论述,在此不赘述。本文重点对《应用汉语词典》收释待嵌格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一、《应用汉语词典》收释待嵌格式的优点

《应用汉语词典》是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纂的一部实用型的汉语词典,出版于 2000年。该词典的特色是“标词性,讲用法,辨析同义词等,使词典不仅仅要解释词义,理解语言,还要更多地着眼于用法,帮助读者使用语言”。[2]据笔者统计,《应用汉语词典》中共收释 25个待嵌格式,尽管数量少于《现代汉语词典》(第 5版)(34个),但相较于其他的一些汉语词典比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来说,它给予了待嵌格式应有的一席之地,仅这一点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可以看出词典编纂者从编写理念上是重视此类格式的。从整体上考察这 25个待嵌格式,它们多具有典型性、能产性强的特点,读者若能通过词典把握此类格式,不仅能解其意,还能套用这些格式进行自主创造。更为可贵的是,该词典注意了相似格式之间的用法比较,突出了这部词典的“应用性”。如第 1469页在对“一……半……”格式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比较了“一 X半 Y”、“半 X半 Y”、“半 X不 Y”、“半 X不 X”这四个格式。如下:

辨一 X半 Y、半 X半 Y、半 X不 Y、半 X不X:分属数词、副词两类。数词:一 X半 Y,X、Y是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节名词,如“一年半载”、“一官半职”、“一时半会儿”。副词:a.半 X半 Y,X、Y是反义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如“半真半假 ”、“半生半熟 ”、“半推半就 ”、“半睡半醒 ”、“半人半鬼”、“半土半洋”。X、Y有时并非意义相反,只是意义不同,如“半痴半癫”、“半羞半恼 ”、“半聋半哑”。b.半 X不 Y,X、Y是反义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或名词 (有时含有嫌憎的意思),如“半大不小”、“半生不熟”、“半死不活”。c.半 X不X,意思同 b)项 ,如“半信不信 ”、“半懂不懂 ”、“半唱不唱”。

以上比较主要着眼于两点:第一,指出了嵌入四个格式的成分的不同词性和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第二,指出了以上四个待嵌格式,虽都含有固定部分“半”,但在不同的格式中“半”的词性是不同的。在“一 X半 Y”中,“半 ”是数词,“一 ”也是数词,因此,整个格式具有数词性;而在“半 X半X”、“半 X不 Y”和“半 X不 X”这三个格式中,“半”不是数词,而是副词,“不”是副词,所以后三个格式是副词性的。以上分析科学、细致,能够很好地指导读者把握这四个格式的异同。

二、《应用汉语词典》收释待嵌格式的不足之处

尽管该词典以“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规范性完美地统一”为编选原则,但在收释待嵌格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离“科学性、规范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释体例不统一

《应用汉语词典》收释待嵌格式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

1.单独设条。如:不 ……不 ……、一……半……、一 ……二 ……、有 ……有 ……、左 ……右……。

2.作为一个词的某一义项出现,这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

(1)以显性形式出现。如第 1203页,“随”的第⑥个义项,即:

⑥〔副〕“随……随……”分别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表示后一动作紧接前一动作:~叫~到∣雪~下~化∣文件~印~发。

再如第 1485页,“以”的第②个义项,即:

②〔动〕构成“以 ……为 ……”的格式,表示“把……作为……”、“认为……是……”或“比较起来怎么样”的意思:民~食为天∣~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块地~种瓜为宜。

(2)以隐性形式出现,就是不直接列出格式,而是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如第 103页,“不”的第⑩个义项,即:

⑩〔副〕跟“而”搭用,表示虽不具备某种条件,也产生某种结果 (用于成语):~寒~栗 |~胫而走 |~谋而合 |~期而遇 |~言而喻 |~约而同。

再如第 1015页,“且”的第⑤个义项,即:

⑤〔连〕两个平列的动词,用两个“且”来连接,有强调同时的意思 (相当于“一边……一边……”,或“一方面……一方面……”):~谈~走∣~歌~舞∣~喜~怜。

3.在某一词条后以【注意】的形式出现。如在第 220页对“大”进行释义后,以【注意】的形式指出:

【注意】a.“大 A大 B”,构成习惯用语。A、B是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表示规模大,程度深。例如“大手大脚”(比喻铺张浪费 ,花钱多 )“大鱼大肉 ”、“大吃大喝 ”、“大鸣大放”、“大荤大素”、“大红大紫”。b.“大 A特A”,构成习惯用语。A是动词,限于单音节。表示规模大,程度深。例如“大书特书”、“大讲特讲”、“大叫特叫”。

再如第 288页,在对“东西”进行释义后以【注意】的形式指出:

【注意】“东……西……”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例如“东拉西扯”(说话没有中心)、“东张西望”、“东一句西一句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没有一定目标)。

(二)标示形式不统一

在该词典中,绝大部分待嵌格式采用的是“A……B/A……”的形式,即固定部分出现在格式的一、三位,嵌入部分用省略号“……”表示出现在二、四位,如“半……半 ……”、“没 ……没 ……”、“连……带……”、“左……右……”等。可是在列举由形容词“大”前后对举构成的格式时,采用了“大 A大 B”的形式,嵌入部分用“A”、“B”来表示,当然,这种表示法能提醒读者:嵌入该格式的不能是同一个单音词。可是由副词“半”前后对举构成的格式中,嵌入部分同样也有此特点,即只能嵌入“反义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或名词”而不能嵌入同一个单音词,却又为什么能用“半……半……”表示呢?此外,“爱 X不 X”,嵌入部分却又采用了“X”的形式,可能词典编者想强调由“爱”、“不”对举构成的待嵌格式嵌入的必须是同一个单音词。如果有此特点的格式统一采用此种表示法也可,但是在列举由“大”、“特”对举构成的待嵌格式时,又采用了“大 A特 A”的形式,嵌入部分又采用了“A”的形式。最让人觉得奇怪和别扭的是这样一个格式,即第 746页的“来……去”格式。该词典对其释义为:

来 ……去 lái……qù〔动 〕用在同一动词或意义近似的动词后,表示动作多次反复:翻~复~∣颠~倒~∣走~走~∣研究~研究~∣说~说~,你还是老一套。

从以上所举例子来看,这一格式应该是“……来……去”,因为在“翻来复去”中“来”前有动词“翻”,“走来走去”中“来”前有动词“走”,“说来说去”中“来”前有动词“说”,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有“来复去”、“来走去”、“来说去”这种说法的。这一格式以“来……去”这种形式出现,不仅让中国读者感到荒谬可笑,也让学习汉语的外国读者感到困惑不解。当然,从另一角度来讲,我们也是能够理解词典编者在收释此格式时的难言之隐的。一则,“……来……去”这一格式的形式与该词典中收释的其他格式是有别的,其他格式是固定部分在前,嵌入部分在后,如“七……八……”、“有……无 ……”、“连 ……带 ……”等,而这一格式是固定部分在后,嵌入部分在前,这就给词典编纂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固定部分在前,嵌入部分在后”的格式好说,把相关的格式放在对应的词下面作为一个词条出现就可以了,如“一……而……”格式就是列在“一”词之后,与其他的词如“一度 ”、“一把手 ”、“一本正经 ”、“一唱一和”等共同作为词条出现。而“固定部分在后,嵌入部分在前”的格式就难办了,若采用“……来……去”这种形式,那此形式与其他的以“来”开头的“来宾 ”、“来不及 ”、“来访 ”、“来龙去脉 ”等词条相比,形式上不是那么整齐,于是,该词典中列出了惟一的一个此种形式的格式“来……去”,编者的想法可能是:这种形式别扭虽别扭,可是该格式的能产性非常强,实用性比较大,不收实在可惜,细心的读者只要是观其例就能知其用了。然而,按照科学的编选精神,类似“来……去”这种形式实在是不可取的。

(三)某些格式重复出现

《应用汉语词典》收释的某些待嵌格式前后重复出现。如在第 780页,“连”词头后列出了“连”的一个义项,即:

⑥〔介〕“连……带……”,表示两种动作同时发生,不分先后:大伙~说带笑高兴得很∣把他~推带拉让进了屋里。

在后面又单独设有“连……带……”这一词条。

连……带…… lián……dài…… ①〔连〕表示前后两项包括在一起:~本~利一块还。②〔连〕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说~唱∣~蹦~跳。

实际上,“连”的第 ⑥个义项和“连 ……带……”格式的第②个义项意义是一样的,完全可以让这一格式以单独词条的形式出现,这样做更为简洁明了。

再如在第 850页,对俗语“没边儿没沿儿”进行释义后,以【注意】的形式指出了“没 ……没……”的一种用法:

【注意】“没……没……”这个框架,用上两个近义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简直没有,例如“没皮没脸 ”、“没完没了 ”、“没羞没臊 ”,等等。

其后,在对“没大没小”进行释义后,又以【注意】的形式指出了“没……没……”格式的另一种用法:

【注意】“没……没……”这个框架用上两个反义的形容词,表示混淆应有的区别,模糊原有的界限,例如“没老没少”、“没深没浅”,等等。

“没……没……”格式的这两种用法、两个意义,完全可以统而为一,以单独设条的形式列出,既简洁明晰又集中紧凑。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讨论:在第 980页对成语“七嘴八舌”释义后,以【注意】的形式说明了“七……八……”这一格式的用法,可是,同样是成语,为什么能放在“七嘴八舌”后就不能放在该页的另一个成语“七手八脚”后呢?

(四)释义内容不够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在对格式进行释义时,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待嵌格式中嵌入部分的词性和词义关系;第二,说明格式所表达的构式义;第三,举例加以说明。但是,《应用汉语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统一。如《应用汉语词典》第 5页,在对“爱”进行释义后以【注意】的形式指出:

【注意】“爱”跟“不”呼应构成“爱 X不 X”,表示无论选择哪一种都随便,含有不满情绪。例如“爱去不去”、“爱听不听”、“爱信不信”。

而《现代汉语词典》(第 5版)第 5页对“爱……不……”格式的释义为:

【爱……不……】分别用在同一动词前面,表示无论选择哪一种都随便,含不满情绪:~管~管∣~说~说∣~来~来∣~参加~参加。

《应用汉语词典》只是说明了“爱 X不 X”格式的构式义,而《现代汉语词典》不仅指出了格式的构式义,还指出了这一格式嵌入部分的特点,即必须是同一个动词,同时通过所举的四个例子,能让读者领会:这一格式嵌入的主要是一些单音节动词,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双音节动词,而《应用汉语词典》的举例仅限于单音节动词,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再如《应用汉语词典》第 980页对“七……八……”格式的释义为:

【注意】在现代汉语中,“七……八……”是一种格式,可以嵌用名词、形容词、动词,如“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长八短、七高八低、七拼八凑、七拉八扯、七零八落、七上八下”,等等。

而《现代汉语词典》(第 5版)第 1066页对此格式释义如下:

【七……八……】嵌用名词或动词 (包括词素),表示多或多而杂乱:~手~脚∣~嘴~舌∣~拼~凑∣~颠~倒∣~零~落∣~上~下∣~长~短∣~扭~歪∣~折~扣 (折扣很大)。

《应用汉语词典》只是说明了嵌入“七……八……”格式的成分的词性,却没有指出该格式的构式义,《现代汉语词典》这两部分内容都包括了,释义比较全面。而且,《应用汉语词典》在举“七……八……”生成的四字格的例子时,是把几个四字格共用一个引号引起来,而在举其他待嵌格式生成的四字格的例子时,是每一个四字格都用引号引起来,形式上不统一。

此外,在对待嵌格式的释义、举例方面,《应用汉语词典》也有一些不够严谨之处。如“连……带……”格式的第②个义项是“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可是像“连说带唱”、“连哭带笑”之类的四字格 ,“说 ”和“唱 ”、“哭 ”和“笑 ”都是嘴部发出的动作,这两个动作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只能是一先一后地紧接着进行,因此,这一释义就不如《现代汉语词典》准确,“表示两种动作紧接着,差不多同时发生”。

再如:“随……随……”分别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表示后一动作紧接前一动作:~叫~到∣雪~下~化∣文件~印~发。

前面的表述是“分别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而后面全部举的是嵌入动词的例子“叫 ”、“到 ”、“下 ”、“化 ”、“印 ”、“发 ”,而没有一个“动词性词组”的例子。

三、关于改进的建议

首先,从形式上看,《应用汉语词典》所收释的待嵌格式绝大多数比较典型,可以采用单独设条的形式,其他收释形式可以摈弃;标示形式尽量统一,可以采用“A……B/A……”的形式;在该词典中重复出现的某些格式应尽量合为一体,以求简洁。

其次,从内容上看,在对某一个待嵌格式进行释义时应尽量全面、准确、简洁。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格式的构式义 (色彩意义鲜明的应加以说明),嵌入部分的词性和意义关系,举例来加以说明。

最后,鉴于《应用汉语词典》所收待嵌格式数量偏少的情况,一些能产性比较强、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待嵌格式可以适当增收。如“自 ……自……”、“如 ……如 ……”、“忽 ……忽 ……”、“或……或……”、“时……时……”等格式。同时,可以酌收一些文言格式,如“无 ……无 ……”、“非……非……”、“且……且……”等。尽管在现代汉语中,这些文言格式的能产性已经不强,但是由它们生成的一些四字格很多已经词汇化为成语,而被词典单独作为条目加以收录。以追求“应用”为目的的《应用汉语词典》适当地收释这些文言格式,可以方便学习者查阅,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些短语的意义,深化他们的理解。当然,一些能产性较弱的格式可以考虑删掉,如“以……为……”格式。

[1]周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J].中国语文,2001,(6).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应用汉语词典·前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H042

A

1672-0040(2011)02-0069-04

2011-01-21

孟祥英 (1975—),女,山东肥城人,齐鲁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责任编辑 郑 东)

猜你喜欢
单音节义项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Enhanced Precision
同义单音节动词的词义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