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探析

2011-04-12 20:59栗臻
关键词:造词新义成语

栗臻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探析

栗臻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新词语每年都会呈现出新的特点,以2008年产生的新词语为例,对词语构成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新词语的四个特点:一是新成语崭露头角,二是旧词新义明显增多,三是类推仿造出现新格式,四是词语表现形式多样化。其中的每一个特点都有可能演变为新词语的发展趋势。

当代汉语;新词语;发展趋势

新词语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令人目不暇接。通过记录新词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观念的更新和社会文化视角的多变。新词语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形成一些规律,比如缩略词语的活跃,类推形式被大量运用,外来词逐渐增多等。但是新词语的发展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一是由于社会的推动,二是由于语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两个因素的合力影响下,新词语必定会形成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08汉语新词语》中所收2008年产生的新词、新语和已有词语的新义、新用法共计444条。本文以此为考察对象,探析新词语呈现出的新特点。

一、新成语崭露头角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古老智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新成语是区别于传统成语的一种说法,产生于近几年,表现出现代人的创新和智慧。新成语继承了成语的基本特征,同样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新成语的出现源自2007年出现的“正龙拍虎”一词,由轰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改编而来,比喻公开造假,欺骗世人。自此之后,以“正龙拍虎”为代表的具有黑色幽默效果的新成语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2008年出现了久耕托市、欧阳挖坑、秋雨含泪、兆山羡鬼等新成语。“久耕托市”指南京市某房管局长周久耕为救房市,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楼盘进行严惩的事件,而这一做法的效力犹如“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秋雨含泪”指余秋雨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一文,被网友指为假惺惺的鳄鱼眼泪,后形容假心假意、故作姿态的做法。“欧阳挖坑”指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对月球新撞击坑的解释引发网友不满,后形容拥有一定身份的人说话不负责任。“兆山羡鬼”指王兆山在某报发表一词有“纵做鬼,也幸福”的字样,引来舆论谴责声,后成为一种对漠视生命的政治拍马的说法。通过对这些新成语进行分析,可知新成语均有表面和内里两层意义。表面都是对重大新闻事件或现象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内里则含义深刻,或喻或讽,生动表达出大众对这些虚假、阴暗现象的讽刺和不满。

在新词语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新成语的出现更受大众欢迎,含蓄凝练的表达方式给新词语带来一丝传统文化气息,既丰富了现代汉语的熟语系统,也满足了大众把思想情感寄托于语言表达的心理。

二、旧词新义明显增多

旧词新义是指旧词语出现了新的词义,或者有了新的用法。所谓的“旧词”其实是相对于“新词”而言的,指并非最近出现的词语,产生的年代不一定很久远。旧词新义是新词语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曾引起许多学者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旧词产生新义和新用法能否算作新词语。如今随着旧词新义数量的递增,考虑到新旧词义之间并无关联,我们把旧词新义也看作是新词语。

2008年出现了“AB制”、八宝饭、乘电梯、第四公报、打酱油、纠结、控、雷、雷点、裸演、霹雳、人肉、山寨、水军、淘客、堰塞湖、一滴水、长草、做俯卧撑等用旧词形承载新意义的词语。“八宝饭”本指糯米加上各种果料等蒸成的甜食,现在借用为对温家宝总理网上粉丝团的昵称;“打酱油”本是老百姓最熟悉的日常行为,如今却成为对事情漠不关心的代名词;“长草”原是自然界的现象,如今则形象地表现出对某事物怦然心动或因为喜欢而产生强烈的占有欲望。现在提到的“人肉”,是指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信息搜索;提到“山寨”,是指假冒的或是模仿的东西;提到“纠结”,用来形容心里的矛盾或混乱。新词义与旧词义相差甚远,实为同形词。旧有词形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之后,旧词义与新词义同时存在,有各自明确的使用场合,是不会混淆的。

旧词新义以独特的幽默品味常常使人会心一笑,一经出现就广泛流传。仅2008年产生的有关旧词语的新义或新用法的词条就有19条之多,占了全部444条新词语的4.28%。这个比例远远高出了2006年和2007年(2006年仅收3条,2007年无收录,2003-2006年的补收词语中收录了6条)。这说明旧词新义得到了学者和大众的共同认可。旧词新义是语言经济原则的表现之一,重复使用旧有词形,省去了再次创造语言形式的麻烦,同时又兼具幽默意味,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造词理念。

三、类推仿造出现新格式

类推仿造一直是近年来新词语产生的主要方式,许多新词语都是由某一固定格式类推而来的。但类推格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的创新机制也体现在类推过程中。根据对2008年新词语的分析,我们归纳出如下三条:

(一)词语越流行越容易构成词族 在2008年出现的新词语中,“-族”、“-门”、“-奴”、“-客”等格式的造词能力依旧很强。与此同时,随着“囧”、“雷”、“山寨”等词语的迅速流行,相应的词族也随之产生了。如“囧吧、囧剧、囧片、囧事、囧文化、雷词、雷点、雷剧、雷民、雷人、雷文化、雷语、雷主、山寨版、山寨潮、山寨车、山寨春晚、山寨风、山寨货币、山寨街、山寨经济、山寨精神、山寨剧、山寨军、山寨明星、山寨品、山寨文化、山寨现象、山寨药、山寨族”等。这说明,越是热点词语,流传度越广,在最短时间内被模仿的频率越高,构成的新词语越多。

“-族、-门、-奴、-客”等格式已流传多年,其构词能力一直很强,因为这些格式与社会现象紧密相连。每年都会有新的流行词语产生,构成词族的类词缀也不断变化。至于做类词缀的流行词语的构词能力能持续多久,还得看该词语与社会现象是否联系密切。

(二)“范跑跑”式新词语成流行格式 “范跑跑”是人们对汶川大地震时撇下一个班的学生独自逃生的教师范美忠的戏称。此后,仿“范跑跑”造词,出现了ABB式词语,有“郭跳跳”,他是与范美忠进行激烈辩论而几次暴跳如雷的时事评论员郭松民;有“姚抄抄”,指曾多次发表文章并获奖,却涉嫌抄袭的一名姚姓中学生;还有“朱抢抢”,是对抢注512以及多位奥运冠军姓名的网址域名并公开拍卖的朱光兵的戏称。

这类格式是以某一人物为原型,与该人物的行为特征组合成新词语,在形式上呈ABB格式,但和汉语原有动词性ABB式不同。这类格式是名词性的,以词根重叠的形式出现,增加了词语的趣味性和生动感,同时也增加了词语的讽刺力度。这类词语原先是对某一个人的戏称,后来成为一个代称,泛指某一类人或现象。

(三)由“周老虎”引出的流行格式 “周老虎”是2007年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是对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主人公周正龙的戏称。2008年出现的“刘羚羊”和“张飞鸽”,同样是对照片造假事件主人公的戏称。除此之外,还有把重大责任事故归咎于连地皮都未打湿的“暴雨”的“董暴雨”,抽1500元一条“九五至尊”牌香烟的房产局局长“周至尊”。这样的称呼戏谑味十足,讽刺效果明显,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能意会到其中的深意。

同“范跑跑”格式一样,“周老虎”格式也是以某一人物为原型,只是搭配造词的是该人物事件中的典型词语,组词效果和讽刺力度不减反增,有力地表达出大众对社会负面现象的嘲讽。

类推仿造是我们很熟悉的造词方式,而流行格式是对传统类推仿造式的进一步发展。流行格式非常符合新词语“新”的特质,在类推过程中求新变,既是语言发展的需要,也是大众表达的需要。

四、词语表现形式多样化

词语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指除了我们最熟悉的汉语词形之外,还会看到由字母、数字或是一些符号构成的词。这些字母词、数字词或是混形词也被收录到新词语中,有的已经进入了现代汉语词汇。在2008年的汉语新词语中,我们发现了三种特殊的词语表现形式。

首先是古汉字“囧”和“槑”的流行。“囧”的本义是光明,“槑”原为“梅”的异体字。现在这两个字的流行都与他们的本义无关,而是取其形,“囧”字像一张耷拉着眉毛的苦恼的人脸,用来表示窘迫、无奈、郁闷。而“槑”字因其字形由两个“呆”字组成,用来表示很呆很呆。

我们把古汉字流行的现象叫做古字新用,这是新词语发展至今给汉语的一大惊喜。现代人对古汉字比较陌生,古人讲究的“字趣”是现代人很难体会的。如今这两个字以形取胜,包孕着现代人的幽默与智慧,让人感觉妙趣横生的同时,迅速流行形成一种文化,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古汉字的兴趣,可谓“双赢”。

其次是数字词出现“3·3·30族”一词。比起以往数字词,这个词使用了分隔符号,表示各个数字代表着不同的意义。“3·3·30族”一词在汽车产业内广为流行,第一个3表示驾龄不足三年,第二个3表示车龄三年内,30表示日常行驶半径不超过30公里。

使用分隔符号的数字词,一般用来表示日期。如“‘3·14’事件”和“5·12汶川大地震”。用分隔符号把意义隔开,这在数字词里尚属首次。数字本身直观感强,使人一目了然,再加上分隔符,词语形式简化而意义丰富,这也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最后要说的是字母词出现量词单位aH。aH是日本教授木村誉二自创的笑的单位,取“啊哈”之音,是一个音译词。字母词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以量词单位形式出现的,这还是第一个。自创词也叫个人偶发词,造词角度随意,全凭个人创意。如果能引发大众共识,个人偶发词就会上升为流行词语;反之,就会自生自灭。2007年的新词语“兔斯基”就是一个自创词,但随着卡通兔子表情的流行,“兔斯基”成为注册商品,这个词语想不稳定都难。至于“aH”是否能稳定下来,我们不得而知。新词语年编记录了新词语最初产生的缘由和形态,这就是其最大价值所在。

新词语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也许会引来语言规范方面的争议,因为一些词语面貌新异,与固有汉语表现方式不一致,会激起一些人的本能排斥。新词语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只是在某个时段之内呈现出的,新词语还要经历“词竞众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过程,在相当长的沉淀之后才能进入普通话词汇。因而对新词语的规范要宽容以待,因势利导,达到优化交际效能的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新词语出现的速度与数量也逐年递增。新词语的记录和研究工作应当是持续性的。目前,《2009汉语新词语》还未出版,我们期待看到新词语在继承过去的同时,又会呈现出新的亮点。

[1]侯 敏,周 荐.2007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侯 敏,周 荐.2008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宗守云.新词语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现代语文,2006(3):10-12.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张志毅,张庆云.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J].语文建设,1997(3):15-18.

[6]于根元,王铁琨,孙述学.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3(1):89-95.

〔编辑 裴兴荣〕

An Analysison the Characteristicsof New W ords in M odern Chinese

LIZhen
(School of Chinese Luterature and History,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New words present new characteristics every year.This paper chooses new words produced in 2008 years as examples,and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f words to receive four characteristics,and every characteristic maybe develop into new tendency.

modern Chinese;new words;development trend

H109.4

A

1674-0882(2011)01-0070-03

2010-11-20

栗 臻(1981-),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音及词汇。

猜你喜欢
造词新义成语
旧裙新义
关于网络新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拼成语
猜成语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
从2006及2007年度新词语看“修辞转化”造词法的应用
旧词衍生新义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