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教学改革

2011-04-13 01:29
关键词:通识研究性专业

董 超 华

(青岛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大类招生是近年来我国各高等院校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而实施的一种措施。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各个院系进行通识教育。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继续深入地学习,目的是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随着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国现代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学习苏联,建立了以专业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按专业和系科划分,并按专业和系科进行管理,按专业组织教学,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那时,国家在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但随着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一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其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过早地划分专业使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理工农医类毕业生缺少人文素养,对于一些传统文化没有基本的了解,使得这一类学生虽然有较好的自然科学知识却没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更没有国际化视野。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还仅仅来源于从身边和社会中通过观察模仿学到的一些经验,没有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独立的思考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一些文科学生则缺少必要的科学素养,对于自然科学的规律认识不够清楚,在工作中对于一些事情的决策和处理缺乏科学的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研究和学习美国大学,经过比较,更多人认同了通识教育、柔性的专业课程组织模式的优点,因而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与改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都先后开展了通识教育,拉开了教学改革的大幕。按大类招生就是实施这种改革的一种措施。

实施大类招生的目的就是淡化专业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体措施就是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打破专业限制使学生能够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在这个大的教学改革趋势下,原来按专业组织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课程的管理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1 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教授向培养学生能力转变

所谓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通识教育强调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通过学习历史、古代经典等科目而发育起来的心智才能,是一种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是权衡和比较因果关系的能力,是客观、全面审视事件的能力。”[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下的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而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首先对课程的要求更加严格,既需要有一定的广度又需要有一定的深度。通识教育涉及到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语言、文学与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每一个领域学校都提供大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并且要求完成一定的学分。但很显然学生不可能把某个领域的所有课程全部学完,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选择其中一门或两门课进行修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恰当掌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在知识量和知识的深度两个方面做好平衡。既要让学生能够在本课程的领域内获得一定量的知识,又要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特点,学习本学科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使得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自主补充学习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只有达到一定的知识深度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本学科的实质,看到它的精髓,也才能够真正明白是否符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特点,为进一步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提供有实际意义的信息。通识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不能仅仅是概论,不能仅仅是表面知识的了解,需要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能够真正了解本领域的特点、要求和思维方法。另一方面,课程的知识面不能过窄,尽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面面俱到地学习每一门课程,但是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量才能使学生获得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也只有达到一定的知识量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某一学科的特点、思维思考的方式,也才能避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只重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必要知识的获得。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特长等多方面的任务,而不再是专业教育模式下单纯地教授知识和技能。课程性质和任务的改变,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 大类招生模式下讲授法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

大类招生模式下,通识教育的开展要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是保证通识教育成功的一种有力措施。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3]这与传统的讲授性教学有本质上的不同,讲授性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缺点是忽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究性教学则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4]。

目前在国内尽管已经有很多大学已经按大类招生开展了通识教育,但通识教育逐渐流于形式,客观上通识教育的课程大多只起到了增加学生知识量的目的而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依然以传统的讲授性教学为主。在传统讲授性教学模式下,学生课程繁多,课业负担重,没有独立思考和研究的空间,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所学的内容。学生被剥夺了参与讨论和探究的机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维特罗克称之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新知识相互作用,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5]。因而“教育的目的不是追求结论而是解释材料,是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形成认知科学的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掌握科学研究能力的过程”[6]。推进和实施研究性教学就是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主动获取知识,并且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思考、批判、评价和接受。改变讲授性教学僵化的知识传授为研究性教学的智力刺激,使学生在心理愉悦的环境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 课程管理改革

按大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除了要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以外还要加强课程的管理工作,不能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的实施及课程的评价三个方面[7]。其中课程内容的编制要适应大类招生模式下新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全校性的普选课,在内容的选取上要适度增加培养能力的内容,减少纯知识性内容,并适度偏重于后者,而改变以往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精深地学习某一学科领域的一门或几门课程,同时学会学习方法,领会该领域的学科特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补充相关的知识,而不必面面俱到地去学习大量的课程而损失独立思考的空间。其实施必然要减少课堂讲授的课时,合理安排课堂讲授及问题探讨和研究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大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除在对教学目标、课程的实施等方面提出要求外还需要配套的课程管理。有效的课程管理则是通识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识教育的要求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就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多样化而且优质的课程。这其中有两个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学生规模与教师人数的矛盾,对于全校性的通选课需要某一领域开出相似的多门课程,比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可以有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科学等几门课程,作为通选课,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那么就要求这几门课的教师具有大致相当的吸引力,而不能因为教师的能力差异而使学生放弃自己的兴趣进行其他的选择。

另外一个矛盾是因为教师对课程的管理方式而影响学生的选择。有些优质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教师按着通识教育的教学要求,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严格管理教学过程并严格考核学生,使得学生在获得学分时有一定的难度,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很少,以至于有些通选课不得不停开,这样就浪费了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相反另外一些课程尽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均不令人满意,因为比较容易过关,反而有大量的学生来修读。甚至出现了,报名修读A课程,实际上课却去上B课程的情况,因为A课程容易拿学分,管理较为松散。这实际上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好课反而没人选,差课反而选的人多。好课开不起来,差课人满为患。最终造成了学生混学分的情况,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课程的管理,尤其加强通选课程的管理。要组织由教授组成的教学委员会对每个学院开出的课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情况,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方式是否适当等都要进行评估。

总之,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并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才能达到大类招生模式下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韩敏中.人文学科的回报——英语精读的定位与选材[J].国外文学,2001,(3):21~27.

[3]李萍.论高校的研究型教学[J].黑龙江教育,2008,(5):11~12.

[4]何芳,应仙环,李东玲.“以问题为中心”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0,(5):138.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袁晓松.研究性教学在北大[J].阴山学刊,2008,21(6):99~104.

[7]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猜你喜欢
通识研究性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