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4-13 02:52蔚富生郝志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棉农播种面积用工

杨 芬,蔚富生,屈 非,郝志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约30%的纺织品销往国际市场。山西省虽然是个产棉小省,但棉花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创汇达2 000万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生产潜力得到极大释放,纺织品出口持续增长,拉动了国内棉花生产稳步发展,为山西省棉花生产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品需求不旺,山西省棉花生产再次滑坡。按照山西省纺织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全省纺织业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40亿元,棉纺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万锭达到150万锭。而山西省现有的棉花产量和品质远不能满足纺织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稳定和发展山西省棉花生产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山西省棉花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1.1 面积下降,产量降低,纺织原料告急

山西省棉花种植面积连续4 a缩减。据调查,山西省2007年棉花播种面积为10.4万hm2,总产量为 5 753.8万 kg;2008年播种面积为8.9万hm2,总产量为5 837万kg;2009年播种面积为7.27万hm2,总产量为4 361.5万kg;2010年播种面积为6.2万hm2,总产量为3 465.5万kg。目前,山西省国营棉纺企业有32家,其中规模大、设备好、经济效益高的有12家,年纺织用棉量7 380.7万kg左右。而最近几年,山西省棉花总产量在5 000万kg左右徘徊,且随着棉田种植面积的逐年下降,棉花总产量也每况愈下,到2010年总产量只有3 465.5万kg,收购量就更少了。因此,棉花产量远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的要求[1],山西省纺织企业已出现了原料告急。

1.2 投入增大,效益降低

当前全球投资消费形势未出现根本改变,外需也没有明显反弹,棉纺织企业仍处于走出困境的转折时期。2009年我国棉花减产,棉花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尽管如此,与种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棉效益仍不具有优势。其原因为2009年棉花生产期间,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据统计,运城市棉田投资平均达6 540元/hm2,同比增长25.7%;纯收入8 523元/hm2,同比减少23%。如果再计入每公顷450个投工,纯收入已成负值。尽管棉花的价格上涨了,但种植棉花费工、费时、管理难度较大,产量不稳定,加之棉价波动幅度大,收益难以预测,虽然近期价格上涨导致棉农的种棉热情有所恢复,但幅度有限。据2011年初步统计,山西省棉花播种面积为7.4万hm2。

1.3 种棉劳动强度大,用工多

由于棉花生育期长,生产管理复杂,大部分生产环节没有实行机械化,生产用工较多。目前,种植1 hm2棉花需用工450个,比水稻用工多195个,比玉米多225个,劳动强度远远高于粮食作物。而且棉花从4月份种下去一直到10月份,农民几乎天天都得在地里劳作。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棉花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2]。

1.4 受自然灾害影响,种棉风险高

棉花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容易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棉农种植效益大幅降低,使棉农生产积极性下降,棉花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统计,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510.7万hm2,比2008年减少64.7万hm2,降幅达11.57%;山西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8.1万hm2,比2008年增加5.5万hm2,增长1.5%。但棉花等经济作物受产品市场低迷的影响,收益不高,且加上费时、费工等,2009年其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9万hm2,同比下降6.6%;中药材播种面积2.3万hm2,同比下降2.4%;蔬菜播种面积18.3万hm2,同比下降10.5%;棉花播种面积7.27万hm2,比2008年减少了1.63万hm2,下降幅度为18.3%,棉花面积降幅最大。

2 稳定山西省棉花生产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2.1 棉花生产布局区域化

从长远来看,要稳定山西省棉花生产,关键是棉花布局区域化。加强对棉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棉农组织化程度。2009年,农业部发布了新一轮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各地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坚决压缩分散和风险棉区,改造中低产棉区,稳定高产棉区和优势棉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棉花生产能力[3]。对山西省来说,抓好植棉大县,也就是优势棉区的棉花生产,就抓住了山西省棉花生产的大头。山西省运城和临汾是两大优势棉区,只有使棉花品质和单产逐步提高,棉花面积不断扩大,棉农收入不断增加,保持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才能成为山西省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实施的典范。

2.2 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棉花田间管理复杂,用工多,技术要求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棉花生产的劳动力缺乏和素质下降问题日益突出,需建立健全棉花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棉花社会化服务能力。在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服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棉花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提高棉花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2.3 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活动,促进高产高效

高产创建是现阶段山西省棉花生产发展的新途径。在山西省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情况下,通过高产创建,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挖掘单产潜力,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4]。棉花高产创建是在优势区域建设集中连片的数公顷高产高效示范片,把高产与高效结合起来。其首要目标是降低投入、增加效益、稳定棉农收益,在棉花高产创建工作中,抓好高产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要突出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技术,使高产创建示范片成为既高产又高效的样板,探索出山西省棉花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

2.4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突破性品种的培育

目前,山西省生产上推广的棉花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同质化严重,都是一般的长果枝品种,缺乏短果枝的棉花品种,严重制约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也制约着棉花的机械化采摘,进而影响到种棉效益的提高[5]。所以,今后育种单位应通过转基因工程重大专项,加强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力争在短果枝、抗棉铃虫、抗蚜虫、耐黄萎病等方面有明显突破。因为种植短果枝棉花品种,一方面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棉花产量;另一方面,简化了棉花整枝过程,又适宜机械化采摘,节省棉花用工,高产高效[6]。种植抗病、抗虫品种,不仅可以减少农药投资和田间用工,增加种棉经济效益,还可防止人畜中毒。

2.5 病虫害防治专业化

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损失大、用药次数多,防控技术要求高,推进专业化防治更为迫切、更为有效。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产棉区应把棉花作为重点,扶持建立棉花专业化防治组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市场拉动等多种方式,发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化防治组织[7]。同时,加强对专业化组织人员的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促进山西省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2.6 栽培技术简单化

棉花生育期长、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在目前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的情况下,其完全靠人工采摘,要想大力发展山西省棉花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推进栽培技术简单化,对稳定棉花生产至关重要。一方面从节省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入手,要大力推广一批比较成熟的轻简栽培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培育高产、优质、短果枝品种,解决棉花机械化收获问题[8]。所以,要加强棉花采摘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并培育出配套品种和栽培技术,实现农艺与农机相配套,提高山西省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

3 结论

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幅度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快品种创新,提高品种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加快轻简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扩大良种良法配套比例,充分发挥良种的优质高产潜力;突出抓好节水、节肥、节药等省工节本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山西省棉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山西省纺织企业的原料需求。

[1]杨楠.“缺口时代”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对策[J].中国棉花,2007,34(6):8-10.

[2]许颖,刁婕.新疆植棉业劳动力匮乏原因和对策探讨[J].中国棉花,2006,33(10):6-8.

[3]马淑萍.我国棉花发展思路及对策 [J].中国农业信息,2003(1):7.

[4]张晴.中国棉花主产区生产条件及发展对策 [J].中国棉花,2007,34(7):8-10.

[5]杜雄明,刘国强,傅怀勤,等.陆地棉不同果枝类型品种若干性状的鉴定和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7,12(3):60-65.

[6]田志刚,郝笑琦,张淑芳.短季棉早熟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和选择策略[J].华北农学报,1993,8(1):18-21.

[7]张志刚,梅正鼎,杨晓萍,等.湖南棉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江西棉花,2005,27(5):3-4.

[8]羿国香,段银庭,齐时中,等.湖北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中国棉花,2007,34(8):2-5.

猜你喜欢
棉农播种面积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棉农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