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120例

2011-04-13 05:22黄先学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按摩推拿乳腺炎

黄先学

(山东省巨野县中医院针灸科,山东 274900)

火针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120例

黄先学

(山东省巨野县中医院针灸科,山东 274900)

【关键词】火针疗法;按摩;乳腺炎;推拿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在哺乳期的乳房红肿、疼痛、排乳不畅的一种病变,俗称“奶疖”。因在哺乳期,担心抗生素影响婴儿哺乳,许多患者寻求无毒副反应的针灸按摩治疗。笔者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火针配合按摩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 12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25±4)岁;产后1周患病103例,产后1个月患病15例,产后2个月患病2例;病程小于4 d110例,4~7 d10例,平均病程(2.7±1.95)d;初产110例,经产10例;单乳100例,双乳20例;乳房内肿块67例,乳管内肿块 30例,乳晕下肿块 13例,乳房后肿块 10例。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乳房病临床手册》[1]制定。①发病于产后2个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②乳房胀痛,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灼热、有压痛;③可伴有寒战、高热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表现;④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显示肿块边缘皮肤增厚、边缘不清、回声增强。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未形成脓肿者。

2 治疗方法

2.1火针治疗

首先根据彩色 B超确定肿块部位,在肿块边缘处任选3~5点,用龙胆紫做标记,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将0.40 mm×40 mm一次性毫针在乙醇灯上烧红,迅速刺入已选部位,所用毫针长度及点刺深度根据肿块部位的深浅而定,速刺、疾出、不留针,不宜立即用棉球按压针孔,点刺完毕后稍停用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敷针孔。3 d治疗1次,治疗1~2次后统计疗效。

2.2按摩治疗

2.2.1乳房周边按摩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以全掌对乳房施推摩法,以右乳房为例,按内下、外下、外上、内上顺序作顺时针方向全掌推摩 2~3 min。因乳房疼痛明显,故手法一定要轻而柔和。

2.2.2乳头部按摩[2]

患者取坐位,医者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抓住乳头和乳晕处向中心方向轻压5~6次,再由乳晕上方朝上下、左右轻轻地边拉边揉各 3~4次,最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的上下或左右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左右或上下方向拉开,使乳头向外突出。

2.2.3乳房肿块按摩

患者取坐位,按摩时用手掌内侧或外侧将肿块按压于胸壁上,适当用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反复按揉,而后用指揉法以肿块为中心向四周推揉 3~5 min,直至肿块变软。可将全乳房的推摩法与以肿块为中心的推揉法交替使用。

2.2.4疏通乳腺导管

患者取坐位,医者左手托住乳房,右手四指分开成梳子状,顺着乳腺导管的生长方向,从乳根部向乳头方向轻拉3~5 min。

按摩治疗每天2次,每次30 min。

3 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乳痈”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红肿疼痛消失,肿块消散,全身炎症表现消除。

好转红肿疼痛消失,肿块缩小 50%以上,全身炎症表现明显改善。

无效红肿疼痛无减轻,肿块未见缩小,全身症状无改善,甚则加重,出现乳腺脓肿的临床表现。

3.2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治愈92例,占76.6%;好转20例,占16.7%;无效8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其中1次治愈60例,占50%;2次治愈32例,占26.7%。

3.3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于2009年9月13日初诊。右侧乳房胀痛3 d。患者于2009年9月7日顺产1男婴,9月9日开始哺乳,左侧乳房哺乳正常,右侧乳房由于乳头偏小加之内陷,婴儿吞吮困难,家人帮助往外牵拉乳头,9月10日,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疼痛、乳房胀痛、乳汁排泄不通等症状。右侧乳房皮肤焮红肿胀,由乳晕部逐渐扩散,波及外上限1/4乳房,乳头偏小内陷,右乳外上象限区可触及1个1.5 cm×1.5 cm肿块,边缘不清,压痛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体温为38.7℃。彩色 B超显示右乳外上缘有 1个 2.1 cm× 1.8 cm肿块,形态欠规整,回声增强。行局部按摩,肿块周围火针点刺 3处后,当即有黄色黏稠状液体自乳头排出,肿块柔软变小,胀痛明显减轻,1次而愈,至今未复发。

4 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疾病,发病多在产后3~6 d,多因妇女在哺乳期乳房欠清洁,乳房发育不良,或哺乳时被婴儿吮破奶头,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破裂奶头得以繁衍并沿乳腺管向内蔓延,当乳腺管遭受炎症侵袭后即水肿,乳汁排泄不畅,大量积聚,又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病属中医学“乳痈”范畴,多由产妇乳头皲裂或内陷致乳汁淤积,乳络不通,日久败乳蓄积,酿脓成痈,或由肝郁气滞,乳汁排泄不畅,经络阻塞,气滞血凝,日久生热,热腐成脓。或因饮食不节,胃经积热,致乳汁生化、运行不利,邪热蓄积而成肿块,热胜内腐而成脓。因乳腺炎的特点是乳络不通、乳汁积聚,因而按摩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法。对乳房进行分部位按摩治疗可通乳络、行乳汁、消乳肿、纠正乳头凹陷,乳汁已通,肿痛自除。根据肿块的部位及大小,按摩治疗时可有所侧重。按摩治疗本病方便、安全、经济且行之有效。按摩前应做好对产妇及家属的解释工作,排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并说明手法作用时可能出现疼痛等反应,以便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火针古代称“燔针”、“焠针”,是针与灸的双重结合,具有毫针针刺、艾灸温热的双重作用。正如张介宾所说“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暖也,寒毒固结,非此不可。”一方面火针在局部点刺,导入火热之性,其温热刺激,能助人体阳气,继而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全身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开门祛邪、引热外出、消肿散结的局部作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认为“火郁发之”,说明热能行热除热。肿块是机体疾病状况下出现的特殊反应之处,选取肿块周围火针点刺,对乳房病变处具有直接的温通气血、消散固结、化腐生新、疏通经络的作用。之所以不用棉球按压针孔,是有利于邪气排出,即《针灸聚英》“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之谓[4]。

现代医学认为,火针的温热效应可加快炎症灶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出,使白细胞功能活跃,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从而促进炎症恢复[5]。另有研究证明,温针灸具有扩张血管和淋巴管,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起到消除炎症作用[6]。

西医将本病分为三期,即初期、成脓期、溃脓期。本疗法所涉及者为初期和成脓期未形成脓肿者,已形成脓肿者和溃脓期者,纳入乳腺脓肿范围,予以针药合用,必要时手术治疗。脓肿形成与否,凭B超及典型的局部和全身临床表现可资鉴别。对本病的治疗强调及早处理,以通为法,以消为贵,本疗法对发病3 d之内者治疗效果特佳。采用本疗法治疗,6.7%的患者发展为乳腺脓肿,而采用抗生素治疗,发展为乳腺脓肿的发病率为25%[7,8]。虽然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属同一病理改变的不同阶段,但临床上一般说来后者是前者失治误治、病情继续恶化的结果,后者较前者治疗花费高、痛苦大、预后差、影响哺乳。

此外,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应让患者注意以下两点,①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一方面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另一方面在哺乳后应保持乳房特别是乳头的卫生;②治疗期间健康乳继续哺乳,暂停患乳哺乳。参考文献

[1]唐汉钧,陈红风.中医乳房病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107-108.

[2]郑娟娟,陆萍,赵毅.按摩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9,29(6):501-50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3.

[4]米建平,余焯燊,张紫君,等.腹针配合火针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85-87.

[5]吴焕淦.中国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6-88.

[6]薛银萍,张士斌,高彤,等.温针灸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5):335-336.

[7]薛明兴,原俊,余伟江.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5.

[8]FENG Yan-hua. Treatment of Acute Mastitis with Tuin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4,2(3):34-36.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1.05.332

文章编号:1005-0957(2011)05-0332-02

收稿日期2010-11-07

作者简介:黄先学(1968 - ),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按摩推拿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研究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牵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