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刺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阴暑证43例

2011-04-13 07:55徐纬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走罐经气盘龙

徐纬



盘龙刺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阴暑证43例

徐纬

(杭州市江干区中医医院针灸科,浙江 310016)

刺法;穴,背俞;推罐;暑证;盘龙刺

暑证是夏季的热性病,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患者多因在烈日下或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而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在日常生活中阴暑容易被忽视,所以发病比较多见。笔者在临床治疗中,运用盘龙刺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阴暑证,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患者均来自于门诊,其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13~68岁;病程1~7 d。

1.2 诊断标准

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暑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判定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盘龙刺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腰背部皮肤,取华佗夹脊穴,常规消毒后,自T1-L5采用自上而下左右交替针刺的方法进行针刺,向脊椎方向斜刺0.5~1寸,运用平补平泻捻转法,以患者得气为度,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2~3次。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

2.2 背俞穴走罐

患者针刺结束后,在背部两侧膀胱经循行线上涂一层凡士林,再以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背部皮肤上,然后以右手握住罐体,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循着膀胱经线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隔日走罐1次。3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 症状及体征消失,精神恢复。

好转 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体力未能完全恢复。

无效 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3.2 治疗结果

43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4 讨论

阴暑病名首见《景岳全书·暑证》“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荫,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证。”故临床上易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如长期使用空调、嗜食生冷寒凉等是阴暑发病的重要因素[1]。“盘龙刺”乃华佗夹脊刺的一种针刺方法,其沿督脉左右而刺。督脉乃诸阳经交会之处,故其具有调节阴阳经气的作用[2]。华佗夹脊穴蓄溢十二经之精髓,它能调节全身脏腑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节段性。其能温运全身阳气,广泛适用于治疗多经并发病以及各种虚证。足太阳膀胱经为巨阳,主一身之藩篱,沿膀胱经走罐,膀胱经的经气得通,阳气乃和;其次背俞穴又是五脏六腑的经气直接输注之处,通过背部走罐刺激背俞穴可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走罐通过造成负压的罐体移动形成良性机械刺激和温热刺激,造成局部充血和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裂后出现自身溶血现象,随后血管内一种类组织胺样物质不断生成,刺激全身各个器官,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兴奋局部神经,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快速治愈的效果[3]。

[1] 杨福龙.桂枝汤治疗阴暑75例[J].福建中医药,2008,39(5):29- 30.

[2] 王伟志,赵亮.“盘龙刺”治疗自发性多汗症[J].四川中医,2006,24 (3):104.

[3] 顾翔.按摩结合背俞穴走罐法治疗感冒80例临床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7,24(3):15-16.

2010-12-07

徐纬(1982 - ),男,医师

1005-0957(2011)06-0410-01

R246.1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410

猜你喜欢
走罐经气盘龙
人体经脉养生律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五(5)萤火虫中队
武汉盘龙广场银兴影城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盘龙糕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小白兔采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