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罐

  • 不同负压及摩擦次数走罐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法优势明显,其中走罐疗法对银屑病肥厚型皮损的改善明显。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走罐疗法是借助负压吸附于皮损上,在皮损处快速吸、拔、推、拉,使局部血液运行加速,以达到行气活血、疏通化瘀的作用,从而改善皮损。走罐疗法受到广大患者及同行的认可,并被纳入2017 年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专家共识[7]。目前对走罐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较多,但仅局限于疗效研究,对走罐时罐内压力及摩擦次数的研究缺乏。为了探索最佳的走罐负压及摩擦次数,本研究对脾虚湿盛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8期2023-07-13

  • 浅析走罐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及其共病的作用机制与潜在效益※
    诸多治疗手段中,走罐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肯定,已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写入《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年简版)》[2]。本文旨在探讨走罐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潜在效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1 走罐的形成与发展走罐是在拔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外治法。拔罐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称为“角法”。田成庆在1956年发表的《拔火罐》中首次提到“移罐法”,即用热酒作为介质使罐体润滑而产生移动,但并未阐明该方法的作用。直至1982年出版的《实用针灸学》描述了走罐的操作手法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5期2022-12-11

  • 祛瘀消斑饮配合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用祛瘀消斑饮结合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走罐组各40例。联合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15±14.01)岁,平均病程为37(23.50,97.75)个月。走罐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15±11.32)岁,平均病程为36(18.00,72.50)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5期2022-12-07

  • 一种走罐润滑油加热罐的设计与应用
    包括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五个步骤。在走罐、抖罐过程中需要用到润滑油作为介质,但是在气温低的季节用常温的介质时,介质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易使寒邪侵入已经打开的毛孔腠理导致寒邪入侵机体,患者也感觉介质冰凉,舒适度不佳。当前市场上存在一种超声耦合剂多功能保温加热器,能够预热超声耦合剂,但此类保温加热器内部缺少固定装置,无法将盛装润滑油的瓶体固定,且缺少测量润滑油瓶体内部温度的功能。目前临床走罐操作时应用的润滑油因无加热罐而未加热。为了能使平衡火罐该项中

    护理与康复 2022年7期2022-07-27

  • 姜汁与不同介质走罐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疾病[1~2]。走罐疗法是在罐具吸住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扩大治疗范围的一种拔罐疗法,适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通过疏通经络、通畅血流有效改善肺功能[3~4]。本研究主要对比姜汁与其他介质走罐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6月收治的9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姜汁组、石蜡油组及清水组,各30例。姜汁组平均年龄(56.25±10.8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1期2021-07-30

  • 以扶他林乳胶为介质走罐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治疗方案[5]。走罐、扶他林乳胶外涂均是治疗CNLBP常用的方法,走罐多以凡士林等为介质,未见以扶他林乳胶为介质走罐治疗CNLBP的文献。为寻找优化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以扶他林乳胶为介质走罐治疗CNLBP,并观察对CNLB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制定的CNLBP诊断标准[1];②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骨质疏松症等特异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16期2021-06-21

  • 了解走罐
    易于被大众接受。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作为介质,再以闪火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简单来说,拔罐就是定点把罐固定在身体某个部位,而走罐则是利用介质在身体上进行线性操作。走罐这种疗法的痛苦性相对较大,其痛苦的程度有时候会超过人体的耐受限度,因此应用相对较少。局部走罐以病变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4期2021-06-03

  • 壮药走罐联合背廊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观察
    最为常见[2]。走罐疗法具有散寒祛湿、温补的作用,是中医外治常用方法,临床观察发现其具有较好的减肥效果[3-4]。传统走罐疗法只注重治疗部位而不循经络,手法迂回无序,浊气无法循经络穴位顺利排出体外,升清降浊的效果不佳[5]。而壮药走罐法是将壮医特有的道路理论、特定穴位与走罐法相结合,形成壮医特有的壮药走罐法,具有疏通三道两路,使天、地、人三部之气恢复同步,达到气血平衡的效果[6-7]。艾灸可治疗寒热虚实病证,灸得姜助则温补、散寒、祛湿功效极强,隔姜灸的药物

    广西医学 2020年20期2020-11-30

  • 观察走罐联合保健推拿的中医养生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价中医养生疗法(走罐+保健推拿)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为抑郁症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n=45)以及配合走罐+保健推拿中医养生疗法的研究组(n=45)。比较2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状况,包括治疗效果以及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比治疗前HAMD评分改善且研究组评分更低P<0.05。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康颐 2020年3期2020-09-10

  • 走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PASI评分影响的Meta分析※
    被发掘出来,其中走罐疗法就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的青睐,走罐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皮损情况,但缺少相应的系统性评价,笔者于此对走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持。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1.1.1 研究类型 含有走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语种限中文和英文。1.1.2 研究对象 具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

    中医药通报 2020年2期2020-05-31

  • 蒙药结合走罐疗法治疗琪素希拉偏盛型乌合日依力都病60例临床观察
    易复发.蒙药结合走罐疗法是蒙医的传统疗法,起到利气血运行、燥希拉乌苏、清琪素希拉热、防病治病等作用[3].笔者对20 例银屑病患者采用蒙药结合蒙医传统疗法-走罐疗法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8-12至2019-06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琪素希拉偏盛型乌合日依力都病(银屑病)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岁,平均病程6年.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银屑颗粒组、蒙药组和蒙药结合走罐疗法组,每组20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3-19

  • 走罐法联合留罐疗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走罐法与留罐法相结合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隨机方法分两组,每组49人,对照组行留罐治疗,观察组行走罐法联合留罐法相结合治疗,每5天治疗一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SF-MPQ和Mell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肩周炎;走罐;留罐;疼痛;活动度【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1-105-02肩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2-06

  •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理论探析※
    疗法及近代衍生的走罐疗法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越来越被广大医家推崇,将其应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2017版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了包括放血疗法及走罐疗法在内的银屑病中医诊疗规范[3]。山西省中医院皮科在临床工作中长期运用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总结出相应的操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在临床观察及文献研究中发现二者在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中具有协同作用。笔者结合中医理论及相关现代医学研究,从二者的操作及理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4期2020-01-13

  • 观察走罐联合保健推拿的中医养生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通过食疗、针灸、走罐等方式进行治疗,而西医治疗中,则以药物治疗为主[2]。相关研究指出,两种疗法单一治疗抑郁症效果均不理想。为此本院进行走罐联合保健推拿辅助西医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具体内容下见。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前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此80例患者随机分组,联合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40.29±10.17岁,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2019-12-20

  • 音乐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患者随机分为推拿走罐组、音乐推拿组和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组各30例,比较3组组内及组间FS-14及MFI-20评分改变的差异。结果治疗五周后,3组组内均有显著差异,推拿走罐组及音乐推拿组分别与贞芪扶正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推拿走罐组与音乐推拿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音乐推拿疗法可有效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症状,疗效与推拿走罐法相近,但明显优于口服贞芪扶正胶囊。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推拿;音乐;走罐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10期2019-11-27

  • 药物走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骨折卧床便秘36例
    采用药物腹部七穴走罐配合大黄粉神阙穴贴敷治疗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36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科老年骨折卧床便秘患者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龄65~86岁,平均72.6岁,无脑、胸、腹、盆腔脏器合并伤,住院前排便正常。其中髋部骨折46例,胸腰椎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4例,骨盆骨折3例,多发性骨折2例,髌骨骨折1例,均需卧床治疗。72例患者症见:食少纳呆,腹部胀满不适,大便秘结,舌淡或红或淡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9期2019-09-16

  •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走罐有刮痧留罐双重作用湿气重、食欲不振、全身沉重、大便溏泄等都是湿邪过重的表现,用走罐除湿效果较好。对颈、肩、背痛、肌肉酸痛、感冒发烧的患者,走罐也很适用,因为走罐综合了刮痧与留罐的作用,既能让皮肤毛细血管轻微出血,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祛毒、清热;又能让粘连的组织松弛,达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据门诊统计,目前到中医诊疗室做走罐的,大多都是感冒、腰背疼痛、湿气重以及后背、四肢怕冷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待在空调房,久坐的办公室一族,长时间

    家庭医药 2019年7期2019-07-25

  • 浅谈针灸加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觀察针灸加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以于本院60例就诊的寻常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0.005%卡泊三醇软膏外涂+紫外线照射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灸+走罐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计算2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做出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PAS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SI

    健康大视野 2019年9期2019-05-13

  • 金黄膏走罐辅助凉血平银饮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討金黄膏走罐辅助凉血平银饮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疗法和凉血平银饮治疗,联合组同时采用金黄膏走罐辅助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免疫学指标、银屑病面积、病情严重程度(PASI)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6期2019-04-08

  • 走罐”源流考
    京100700)走罐是在拔罐基础之上,使罐以一定的动作沿着特定路线移动于皮肤之上,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推罐,曾称为移罐。具体操作为拔罐时先在所吸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刮痧油、橄榄油等润滑剂,再将罐吸拔于皮肤,然后医者手握罐体使罐口在皮肤表面进行上下左右的往返推动,反复操作,直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再让罐离开吸拔部位。施术罐具多以玻璃罐为主,施术部位多为肌肉丰厚处,常用于治疗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皮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2019-02-26

  • 观察走罐联合保健推拿的中医养生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走罐联合保健的中医养生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受治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使用西药治疗,联合组则西药治疗同时采用走罐联合保健推拿的中医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SDS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明显(P【关键词】走罐;保健推拿;中医养生疗法;抑郁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1期2019-02-10

  •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走罐有刮痧留罐双重作用湿气重、食欲不振、全身沉重、大便溏泄等都是湿邪过重的表现,用走罐除湿效果较好。对颈、肩、背痛、肌肉酸痛、感冒发烧的患者,走罐也很适用,因为走罐综合了刮痧与留罐的作用,既能让皮肤毛细血管轻微出血,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祛毒、清热;又能让粘连的组织松弛,达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据门诊统计,目前到中医诊疗室做走罐的,大多都是感冒、腰背疼痛、湿气重以及后背、四肢怕冷的患者,尤其是长期待在空调房,久坐的办公室一族,长时间

    家庭医药 2019年13期2019-01-15

  • 斑块型银屑病走罐疗法的操作与作用机制探讨
    的重点研究方向。走罐疗法对改善斑块型银屑病皮损具有肯定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独特的优势。山西省中医院皮肤科近年来应用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出相应的操作流程。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介绍斑块型银屑病走罐疗法的操作方法,并结合中医理论基础及相关现代医学研究,探讨斑块型银屑病走罐疗法的作用机制。1 走罐疗法概述罐法是从砭法演变而来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古称“角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清·《本草纲目拾遗》描述拔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0期2019-01-10

  • 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本研究采用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2];②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等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③年龄18~65岁;④近3月未服用过维A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月内未用过治疗银屑病的内服及外用药物;⑤患者知情同意。1.2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精神疾病患者;③有其他系统性疾病或皮肤病者;④药物过敏者;⑤走罐或刺血拔罐不能耐受者。1.3

    新中医 2018年12期2018-12-04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在高血压性眩晕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合并药物治疗高血压性眩晕,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63.2岁,其中一例患者皮肤过敏放弃贴敷,1例患者走罐一次后未能坚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76岁,平均65.5岁,其中一例患者因胶布过敏不能贴敷,1例患者不能忍受走罐时的疼痛不适放弃走罐

    医药前沿 2018年34期2018-11-28

  • 整体观指导下针灸治疗失眠验案
    】整体观;针灸;走罐;揿针;失眠;背俞穴;验案【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25-01典型病例:患者张某,男,54岁,2016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失眠 10年余,平素脾气急躁易怒,入睡困难通常入睡时间大于1.5小时,长期自服地西泮及多种药物(具体不详),病情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严重到彻夜不眠,遂来我科就诊。现症:心烦易怒,入睡困难, 胸闷痰多,形体偏胖,头重头晕,伴右手颤动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2018-10-20

  • 一种面部走罐器的设计和应用
    杨佳曼一种面部走罐器的设计和应用付雪鸽1,牛云云1,张治华2,杜雪源1,冯楠楠1,田雅云1,杨佳曼1(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8;2.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000)面部走罐器;针灸器械;走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疗法之一,而走罐是对传统罐法的发展,属于动态拔罐[1]。面部走罐作为一种“绿色”的物理疗法日益受到青睐[2],走罐可加速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并可通过刺激面神经,提高面部肌肉弹性,促进疾病的康复[3]。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9期2018-09-14

  • 背部膀胱经走罐法联合卡泊三醇外用治疗银屑病头部皮损的疗效观察
    们采用背部膀胱经走罐疗法联合卡泊三醇外用对银屑病头部皮损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银屑病伴有头部皮损;②年龄18~65岁;③背部无破溃皮损;④以前至少接受过一次头部治疗,但效果不佳;⑤育龄期妇女妊娠试验阴性;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背部皮肤有过敏、溃汤、水肿的;②年老体弱多病者;③年龄>65岁,或<18岁;④患者疼痛敏感,不能坚持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2018-09-12

  • 背部走罐治疗感冒三十例
    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可以大大减轻患者感冒的不适症状,使患者较快恢复。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4岁;病程1~3天。所有患者均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症状,少数患者有发热症状。 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在床上,使背部充分暴露。在背部均匀涂抹上适量橄榄油,在走罐时起到润滑的效果,也可以减轻疼痛。选取适合患者体型的玻璃火罐,检查罐口是否光滑,以免划伤患者。用闪火法将火罐拔在大椎穴,从大椎穴沿督脉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9期2018-09-12

  • 中药内服配合走罐疗法辨证治疗进行期银屑病67例
    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走罐疗法辨证治疗进行期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按照病例入选标准临床选取符合进行期银屑病辨证患者,均按照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走罐疗法综合治疗67例。结果 临床痊愈17例,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2%,治疗期时间最短45天,最长4个月,平均治疗时间75天,治疗痊愈患者,复查血常规,免疫球蛋白,补体C3,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内服中药,配合走罐疗法,从血论治银屑病进行期之患者,两者相辅相成,均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活血,排除毒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10期2018-01-19

  • 李永峰运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成人斯蒂尔病个案报道
    教授采用针刺配合走罐疗法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一些经验。李老师在,临床上多运用中医治病求本、扶正固本的思想来指导针刺选穴,以“调理督脉及膀胱经”的方法来治疗成人斯蒂尔病,收到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特选择1典型案例予以报道。[关键词]成人斯蒂尔病;针刺;走罐;李永峰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曾被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以高热、皮疹、咽痛、关节炎和(或)关节痛、白细胞升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8期2017-12-28

  • 针灸加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加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以于本院60例就诊的寻常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0.005%卡泊三醇软膏外涂+紫外线照射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灸+走罐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计算2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对临床疗效做出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PAS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SI评分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7

  • 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研究
    刘环卫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研究刘环卫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走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10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配合走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的疗效较高,且随访1~3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失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期2017-07-25

  • 张虹教授应用体针浅刺配合灸罐治疗儿童近视的验案举隅
    配合督脉、膀胱经走罐方法及灸神阙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方法结合验案予以介绍。关键词:近视;浅刺;走罐;灸法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04-02近视是指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因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所以在视网膜上则形成不清楚的像。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为临床常见病。笔者师从于导师张虹教授,有幸得其指导,吾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期2017-07-20

  • 最常用的背部循经走罐
    苏瑞利走罐疗法即是将罐作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瘀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走罐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腿部等,主要包括局部走罐法(以病变部位为中心,进行较小范围的上、下、左、右旋轉推行)和循经走罐法(以与病变相关联的经脉为主,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背部走罐是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走罐疗法,属于循经走罐的一种,包括背部膀胱经走罐法和督脉

    中老年健康 2017年6期2017-07-05

  • 保健灸加背部走罐治疗亚健康状态效果观察
    武保健灸加背部走罐治疗亚健康状态效果观察陈凯玲,黄毅玲,陈志斌,谭 武目的 观察保健灸加背部走罐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健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健康状态问卷(SF-36)及疲劳量表-14(FS-14)评分等。结果 经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保健灸;亚健康;背部走罐“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最早出现在我国的《黄帝内经》,也一直是我国医学界所遵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6期2017-01-05

  • 针刺少阳经穴结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阳经穴结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何 谊(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海南 琼海 571400)目的:探讨针刺少阳经穴结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针刺少阳经穴结合颈肩部走罐,针刺每周5次,走罐每周1次;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1次/天。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并评价临床疗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1期2016-12-16

  • 按摩、拔罐、刮痧都有讲究
    休息15分钟。[走罐]错:足底走罐防百病对:脊背两侧促循环走罐是拔罐的一种,足底走罐是一些养生保健店经常推荐的一种,声称能缓解疲劳,预防各种疾病等等。其实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两侧,面积大且肌肉丰厚的部位。脚底肌肉并不丰厚,并且脚底角质较厚,不适合走罐。专家提醒:皮肤过敏者宜选用温水进行走罐润滑,而不宜选用润滑剂等。水肿、尿毒症患者等不宜走罐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6年9期2016-05-14

  • 按摩、拔罐、刮痧都有小窍门
    塑料板做工具。【走罐】错:足底走罐防百病对:脊背两侧促循环在很多养生保健机构里,工作人员都会推荐走罐,这是一种比拔罐更好的方法。其实它也是拔罐的一种,我们通常说的拔罐其实是留罐,走罐比留罐要疼痛。足底走罐是一些养生保健店经常推荐的一种,声称能缓解疲劳,预防各种疾病等等。其实走罐或拔罐更多是走脊背两侧,面积大且肌肉丰厚的部位。脚底肌肉并不丰厚,并且脚底角质较厚,不适合走罐走罐的目的就是为了祛风散湿、活血化瘀、改善内脏功能,脚底角质厚则不容易达到这种目的。走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4期2016-04-06

  • 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腰背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闫红卫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腰背肌劳损的临床研究闫红卫【摘要】目的 探讨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腰背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96例腰背肌劳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分析具体临床疗效。结果 60例治愈,占62.5%;20例显效,占20.9%;13例有效,占13.5%;3例无效,占3.1%,总有效率为96.9%。结论 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有效率高,且治疗手法简单无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推拿;走罐;腰背肌劳损;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期2016-02-15

  • 针刺配合走罐治疗失眠临床分析
    王旭静针刺配合走罐治疗失眠临床分析王旭静目的 研究分析失眠应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失眠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的30例失眠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针刺配合走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口服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5期2016-02-05

  • 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研究
    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研究※通讯作者:卫彦1张睿英2苏苏1吕凌3小儿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虽然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1]。西医退热药的副作用大,中医罐法治疗本病操作简便,疗效甚佳,便于临床应用。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8月在黑龙江中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8期2015-12-22

  • 针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高热30例
    采用针刺配合背部走罐,退热见效快,患者痛苦小,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1、1、针刺治疗: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少商,用30号1寸毫针,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留针30min,间断行针4次-5次,以患者汗出为度。1、2、背部走罐:取穴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玻璃罐,先在背部蘸清水,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淤血时,将罐起下。2、结果: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3期2015-10-21

  • 不同参数督脉走罐对亚健康人体背部局部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
    93不同参数督脉走罐对亚健康人体背部局部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赵义静1,刘佩东1,陈泽林1,2,3,刘阳阳1,2,3,周丹1,2,3,郭义1,2,3 (1.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天津300193;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天津300193[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参数督脉走罐对亚健康人体背部局部皮肤血流量影响及规律的变化,探讨走罐对机体阳气的影响。[方法]对20名亚健康成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8-25

  • 走罐配合瘀点滞针术治疗腰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庆 40078)走罐配合瘀点滞针术治疗腰肌筋膜炎疗效观察罗刚1,唐正友2 (1.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卫生院,重庆4013292.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卫生院,重庆400718)[摘要]目的:观察走罐配合瘀点滞针术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加拔罐治疗,治疗组用走罐配合瘀点滞针术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82.5%,对照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罐配合瘀点滞针术治疗腰肌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2015-03-12

  • 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古爱群,赖婷姗,姚丽媚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 增城 511300目的:观察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2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75.00%和95.83%,对照组分别为43.75%和72.92%,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中医 2015年3期2015-02-22

  • 推拿、走罐、刃针平刺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推拿、走罐、刃针平刺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陈陆陆(江苏省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210042)背肌筋膜炎指背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的疾病,又称“肌筋膜纤维织炎”“肌风湿”“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我科采用推拿、走罐、刃针平刺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3年4月共104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推拿、走罐、刃针平刺治疗组52例和推拿、拔罐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男2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1期2015-02-19

  • 针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大学生亚健康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针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大学生亚健康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亚健康人群均为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大学生,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3±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病程(13.5±6.5)个月;BMI值 17~23.4 kg/m2,平均值为(20.19±1.79)kg/m2。1.2 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3 排除标准①不愿或不敢接受针灸、走罐治疗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10期2014-11-08

  • 姜汁走罐疗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76例
    00193)姜汁走罐疗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76例王玉华,杨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腰背肌筋膜炎;推罐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以“激痛点”为特征的慢性疼痛病症,受累部位可遍及全身,但以机体负荷较大部位的肌肉筋膜组织发病较多,如颈部、肩部及腰背部、臀部,引起颈痛、肩痛、腰背痛及臀腿痛等[1]。该病可涵盖目前的腰背肌肉劳损、腰背部纤维炎、腰背部疼痛综合征、风湿病或精神性风湿症。近年来,笔者采用姜汁走罐法治疗此病76例,现报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4期2014-04-05

  • 走罐对优秀赛艇运动员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条索;(3)接受走罐治疗;(4)无下肢放射痛。2 治疗方法采用走罐进行治疗。由赛艇队医务组具有正高职称的医师进行操作,保持室内温暖无风。患者俯卧于治疗床,腰背部充分暴露。以按摩油或润肤油为介质,缓慢沿病变部位推行或拉回,手法宜缓慢、柔和,推时右手掌根稍用力向下压,使罐前缘相对后缘微微上翘;拉回时右手指稍用力向下压,使罐后缘微微上抬,如此往返推拉10次左右,待皮肤呈紫红甚至出现轻度瘀斑即可。走罐范围以肩、背、腰为主,具体为(1)沿督脉、膀胱经方向;(2)沿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年11期2013-08-15

  • 浅析走罐补泻的关键因素
    津300193)走罐法是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将火罐吸附于人体上并来回推移以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的功效于一体[1]。罐疗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为其补泻的基本原则[2]。在走罐过程中以个体的机体功能状态为基础,通过不同手法,不同介质的运用,对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刺激,使机体内部得到调节,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现根据临床实践和文献研究,总结影响走罐疗法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2期2013-04-07

  • 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0014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胡 佳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科教科,湖北 武汉 430014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并对肩髃、臂臑、肩髎、臑会予以电针治疗,在电针治疗结束后予以肩部走罐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21例,有效16例,无效0例。结论: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电针;走罐;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9期2013-01-25

  • 腹部走罐治疗月经后期40例
    魏娜腹部走罐治疗月经后期40例魏娜(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推罐;月经失调;针灸疗法;穴位,胸腹部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 d以上,甚至40~50 d,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亦有人称之为“月经错后”、“经迟”,是妇女月经不调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腹部走罐治疗月经后期4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月经后期患者均为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3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7期2011-04-13

  • 皮肤针叩刺配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2例
    )皮肤针叩刺配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2例黄金忠(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445000)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指一侧或双侧大腿前外侧皮肤有蚁走感、麻木或疼痛,站立或步行过久后加重。我科于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皮肤针叩刺配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5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5岁,平均52.6岁。治疗方法1.皮肤针叩刺:裸露患肢,用0.5%碘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2期2011-02-12

  • 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治疗项背部疼痛
    笔者介绍1例通过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法治愈的病例。一般资料患者,女,21岁,自2008年年末出现背部轻微疼痛,未在意,背部疼痛逐渐加重,2009年年末出现伏案写字背部肩胛骨刺痛严重,遂治疗。经按压后发现肩胛骨处有条索状肌肉粘连,用弹拨手法按摩后,缓解数日后再次发作。后又贴敷通络止痛类药膏,效果皆不明显。2010年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开空调睡觉,次日起床项部僵硬,背部疼痛严重,遂用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法强刺激治疗。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取3号玻璃罐,先在项背部涂抹红花油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0期2011-02-10

  • 家庭拔罐行气活血
    者,进行脊柱两侧走罐,对痛点进行拔罐,能够缓解疼痛。由于拔罐对后背疼痛,疲劳综合征等效果良好,同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稍加实习,即可在家中应用。拔罐时,一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燃的探子在玻璃罐中饶一圈后,将玻璃罐迅速扣在需治疗的部位,然后检查罐子是否扣住了皮肤。走罐是指在罐子扣住皮肤后,用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朝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走罐作用于数个穴位和一段经络,如后背脊柱两侧就是走罐部位。走罐除了能治疗后背酸痛

    老同志之友 2009年24期2009-12-29

  • 走罐治疗失眠40例
    门医院)笔者运用走罐法治疗失眠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18~59岁之间;病程最短2周,最长20年。患者均以失眠为主诉就诊。2治疗方法(1)部位:背部,督脉大椎~腰俞;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白环俞;第二侧线附分~秩边;华佗夹脊穴胸1~腰5。(2)方法:背部均匀涂以甘油作为润滑剂,用中号火罐,闪火法拔罐,并随之上下左右往返推动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红紫为度,以督脉、五脏六腑俞穴为重点。虚证明显者轻吸轻走,实证明显者重吸

    中国针灸 2000年6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