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78例

2011-04-13 07:55曾小香李宏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刺络拔大椎刺络

曾小香,李宏



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78例

曾小香,李宏

(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 519000)

穴,大椎;穴,肺俞;刺血疗法;拔罐;痤疮

痤疮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青春期,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发生于面颊、额部、胸部、背部。笔者从2006年至2009年使用大椎、肺俞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寻常痤疮78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8例痤疮患者均来自珠海市人民医院针灸门诊或皮肤科转诊患者,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2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8年。

1.2 诊断标准

依据赵辨《临床皮肤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治疗前30 d内未用过与本病相关的内服药,7 d内未用过与本病相关的外用药;③自愿接受针灸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取大椎、肺俞(双)。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注射针12号针头快速点刺穴位出血,而后加拔罐,取大口径玻璃罐用闪火法将它扣在穴上,留罐5 min,每穴使其出血1~2 mL。如出血量较少,可起罐后再拔罐1次,取罐后清洁皮肤,用止血贴保护针孔。患者每星期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 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

显效 皮损消退70%以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好转 皮损消退30%以上,自觉症状减轻。

无效 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 治疗结果

痊愈47例,占60.3%;显效12例,占15.4%;好转12例,占15.4%;无效7例,占0.9%。总有效率达91.1%。

4 讨论

痤疮在中医学中又称“肺风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肺胃积热上蒸或嗜酒辛辣等食物,湿热内蕴,气血瘀滞,郁久化火致湿毒凝聚,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而成,故治疗痤疮宜“治血”。刺络拔罐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消痈散结,祛瘀除邪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刺络拨罐时,由于血液的排出和局部的温热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有利于消散炎症。其次,火罐内负压的吸引力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瘀血引出自身溶血现象,由于类组织胺物质的产生刺激各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负压和刺络产生的机械刺激通过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对神经体液、精神活动的调节,改善血管机能,改变血液成分,促使有害有毒物质的排出,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治疗疾病的目的。

大椎穴为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督统诸阳,调畅十二经脉之气血,刺络放血可清泻阳经之热,清利上焦瘀热,祛瘀通络。《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调和气血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根据《灵枢·卫气》记载“气在腹者,止之背俞”的观点,广泛运用背俞穴,调治五脏六腑的气机。而痤疮多由风寒湿之邪,从皮毛循经入于肺胃,邪郁肺胃化火,火热化毒熏蒸皮肤,发为痤疮。所以选用刺络放血肺俞穴,肺主皮毛,直接调治肺之气血,祛邪外出。

笔者在治疗过程中体会到,使用12号注射针头代替传统的三棱针,具有让患者放心,出血量多和快,皮肤创面小,愈合快,针具来源丰富和便利的优点。同时体会到能坚持长疗程治疗的部分患者,有效率进一步提高,直至痊愈。

2010-12-30

曾小香(1966 - ),女,副主任医师

1005-0957(2011)06-0411-01

R246.7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411

猜你喜欢
刺络拔大椎刺络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地震云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