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例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中毒情况分析

2011-04-13 08:07张治然曹庆柱王子剑
山东医药 2011年43期
关键词:血药浓度中毒心功能

张治然,石 焱,曹庆柱,王子剑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2大连医科大学)

地高辛为强心苷类药物中的一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2004年12月~2008年2月,我们对264例心力衰竭患者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旨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地高辛,减少毒性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64例同期行地高辛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37例,女27例;年龄64~96(76.48±8.69)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1例,风湿性心脏病5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5例,肺源性心脏病41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其他6例;按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264例患者均予地高辛及其他抗心衰药物治疗,其中地高辛口服维持量0.125~0.25mg/d,服药时间超过5个半衰期(地高辛达稳态血药浓度)。

1.2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 均于末次给药后8 h取静脉血2 ml,离心取血清300 μl,加蛋白沉淀剂300 μl后混匀、离心,取上层清液。采用快速血药浓度监测仪(FDxFx)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标准曲线范围为0~5.0 ng/ml,在95%置信区间内最低检测浓度为0.2 ng/ml,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8%,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以0.8~2.0 ng/ml为有效血药浓度[1]。

1.3 心力衰竭缓解及地高辛中毒判定 ①心力衰竭缓解:心功能改善至I级或以上。②地高辛中毒:服药过程中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视觉障碍、心律失常等,停药或减量后症状消失或减轻。

2 结果

264例患者中地高辛血药浓度<0.8 ng/ml者88例,均无中毒表现,17例心功能有所改善;0.8~2.0 ng/ml者138例,其中7例有中毒表现,心功能均改善;>2.0 ng/ml者38例,其中29例有中毒表现,12例心功能改善。地高辛中毒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23例、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10例、视力模糊(黄绿视)3例,在地高辛减量或停药后均有所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目前,洋地黄类药物在心功能不全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地高辛的应用最为广泛。地高辛的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很大,且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状态、联合用药、体质量、遗传因素、吸烟、饮酒及药物生产厂家、批次等。肝功能异常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因仅5%~ 10% 的药物进入肝肠循环[2,3];心、肾功能异常对地高辛血药浓度影响显著,主要原因为心功能Ⅲ~Ⅳ级时心脏泵血不足,自主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使肾血流量和外周血流量减少,地高辛表观分布容积变小,血中浓度不断蓄积升高;地高辛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地高辛肾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可延长至46~72 h,血药浓度升高。此外,内源性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DLIS)可能造成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偏高。DLIS是由人体下丘脑分泌的一种具有洋地黄样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物质,正常情况下其血清浓度低于常用的地高辛免疫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但血容量扩张、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DLIS浓度显著升高,此时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可出现假性增高,此亦可能是地高辛用量个体差异大、治疗量与中毒量发生重叠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显示,38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2.0 ng/ml,其中29例有中毒表现。原因可能为联合用药(24 例)[4~6]、肝肾功能不全(8 例)、服药量过大 2例、其他4例(如临时加用其他洋地黄制剂、患者擅自停药或加大剂量)。此外,本组血药浓度在0.8~2.0 ng/ml者中亦有7例出现中毒表现。提示地高辛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存在一定的重叠性[7],临床用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笔者体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地高辛治疗过程中药物谷浓度不宜过低、峰浓度不宜过高,剂量宜自0.125mg/d开始,通过临床观察及血药浓度监测再逐渐加大剂量。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地高辛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其生理病理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中毒反应发生。

[1]徐立根.地高辛免疫分析质量控制与血药浓度监测[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1):35.

[2]徐淑云.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2:123-124.

[3]吴莱文.治疗药物监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80.

[4]汤光,李大魁.现代临床药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87.

[5]陈世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与处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272.

[6]印绮平,王宏图,张静华.地高辛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理[J].现代应用药学,1997,14(1):1.

[7]王曼丽.不同类型患者地高辛治疗窗的确定[J].中国新药杂志,2000,9(1):56.

猜你喜欢
血药浓度中毒心功能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心功能如何分级?
天哪!我中毒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