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契约文书方言俗语词辑释

2011-04-13 11:40储小旵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大词典俗语义项

储小旵, 张 丽

(1.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8;2.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徽州契约文书方言俗语词辑释

储小旵1,2, 张 丽2

(1.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8;2.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徽州契约文书;方言俗语词;辞书

关于俗语词的概念,郭在贻先生认为:“(俗语词)指古代文献中所记录下来的古代口语词和方言词之类。”[1]黄征先生认为:“汉语俗语词是汉语词汇史上各个时期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口语中的新产生的词语和虽早已有之但意义已有变化的词语。”[2]俗语词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古籍整理”[3]100-101,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蒋绍愚先生《近代汉语研究概要》指出:“近代汉语研究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今后要在此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进展。继续加强近代汉语研究的基础工作。……词汇方面,要继续做好近代汉语词语的考释,同时努力使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逐步向系统化和深化的方向发展。”[4]12“由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更需要‘从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做起’,而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横的和纵的研究,搞清楚近代汉语各个发展阶段的词汇的系统和近代汉语的词汇发展史。”[5]249所以词语考释工作是建立近代汉语词汇学的最基础的研究工作,也是必需的工作。

严桂夫、王国健先生《徽州文书档案》认为“现存世的徽州文书档案(亦即徽州契约文书)数量当不少于30万件”[6]33。而刘伯山先生认为徽州文书“目前已发现35万份,至今还散落在民间、可资研究利用的又有10-15万份”[7]。因为徽州契约文书具有数量大、跨越历史时间长、真实、口语化等特点[8],所以它是研究近代汉语,尤其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极好材料,但至今还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的方言俗语词,对探讨近代汉语词义演变、研究徽州方言,以及诸如《汉语大词典》[9](以下简称《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10](以下简称《方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结合徽州方言、地方志、明清小说等文献资料及时贤论著,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条方言俗语词,补充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或义项,敬请方家批评指正。①本文所引用的徽州契约文书未作特别注明的,均出自王钰欣、周绍泉先生主编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影印本(宋元明编、清民国编共40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文中宋元明编简称S,清民国编简称Q。所引用的语例后均分别标明编次、卷数、页码。

【塝】《万历二十九年谢颅卖基地赤契》:“南至高塝义和堂月台地,北至访墙脚。”(S/3/305)

按:徽州方言中,“塝”有“坝”义[11]21。“高塝”就是高坝。“塝”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工砌成的,如《万历十六年张林声等立合同文书》:“今戊子年,二家复于旧石脚上总砌石塝,以后二家竖造,照原旧底下合缝石脚为定,并是二家管业。”(S/3/219)《万历二十九年谢颅卖基地赤契》:“东至本家砌塝地,西至山嘴及访地。”(S/3/305)《万历三十五年徐时洪卖楼屋赤契》:“又将临溪门前石塝叁层空地,四至:东至金家地,西至吴家地,南至美溪,北至官路,……”(S/3/366)《万历三十八年休宁金尚伊卖山赤契》:“东至田,西至朱学源户下田,上田石塝,中心直上降,……”(S/3/408)《万历四十四年休宁汪阿张等卖地赤契》:“南至本家石塝为介(界)。”(S/3/461)“石塝”即石坝。《万历四十六年张泮等立合同》:“而田嘴余地暂分执业,待后众做西南贰塝完成,再行丈尺,品搭肥硗,阄分定业。”(S/3/470)“贰塝”当是指人工砌成的坝。近代小说中亦有“塝”作“坝”的语例,如《古本小说集成》第一辑《铁树记》:“有化作土狗子不做声,不做气,躲在田塝下的。”[12]121“田塝下”即田坝下。许宝华、宫田一郞先生《方词典》:“塝:土坝或坝。”[10]6390《大词典》“塝”条下未收“坝”义项,可补。

【比即】《嘉庆七年夔杰三等立加添字据》:“立杜加添田字人夔杰三仝侄起山,今因手头不足,无处揭借,今凂中情恳杜加添到陈名下加添田艮(银)拾四两整,比即艮(银)字两交。”(Q/2/147)《嘉庆二十四年聂荣广立杜重复加添字据》:“今因手中不足,凂中说合立杜重伏(复)加添到陈名下,当日言定重伏(复)加添大钱贰千文,比即现付亲手收讫。”(Q/2/278)《同治元年宁永锡当田皮文约》:“当日三面[议]时值当价四千文正,其钱比即是身如数一并收清。”(Q/3/6)

按:“比”有近指用法,如杜甫《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诗:“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13]7故“比即”就是“立即”、“马上”,《大词典》失载。近代文献中亦有其例,如《西巡回銮始末·辽阳拳匪滋事记》:“五月十九日,辽阳幼童间有习拳者;二十日,有人发卖灶神者,迹近于匪。州牧陈衍庶饬差拘询,枷号示众,比即出示严禁造言生事,自是市井稍静。”[14]58“比即出示”义为马上出示。《曾国藩文集·处世篇

·三女即另行择婿》:“惟余去冬至九江晤李迪安,何罗山生前曾与订姻,以李女配罗子,业已当面说定,虽未过庚书,而迪安此时断不肯食言。余闻迪安之言,比即详述一切,因订定罗子决配李女,而余为之媒。”[15]465“比即详述一切”义为立即详细叙述一切。

【比日】《崇祯十七年汪文一等议合同书》:“自卖之后,听从文甫收租管业。其价比日三房领去,照分数各分讫。”(S/4/499)

按:“比日”为“当日”义。又如张传玺先生《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清雍正五年休宁县王绍周等卖基地红契》:“当日得受时值价银陆拾两整,比日银契两相交明,别无领札。”[16]1203又《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清雍正五年休宁县朱祝三卖地红契》:“当日得受时值价银弍两整,比日银契两相交明,别无领扎。”[16]1206上揭二语例中“当日”与“比日”并举。一般来说,只有买卖双方当日银契交割完毕,才算完成交易,故“比日”即当日。《大词典》“比日”词下失收“当日”义项,可补。

【标挂】【摽祀】《万历六年祁门李蒲溪等卖火佃基地屋并山赤契》:“内仆坟存留与伊标挂。”(S/3/49)

按:“标”为“悬挂”义。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时熟户蕃嘉州虚恨蛮亦来寇边,公曰:‘此不足治也。’取吐蕃首数十标境上,一夕,悉遁去。”[19]515又《续资治通鉴 ·宋高宗绍兴七年》:“世元斩祉首示琼。琼标之木末,从者江涣,取而埋之。”[20]3144又道光《遵义府志·风俗》:“文昌三月清明前后十日,各剪白纸标挂祖墓上,芟秽增高,或男女皆适墓陈馔,祭之馂余而归。”[21]上举三例中“标”均为“悬挂”义。“标挂”本指在坟头上悬挂纸钱,但徽州契约文书中已经引申有“祭祀”义。

“标挂”又作“摽挂”,如《万历七年程应举等立经公合同》:“所是界内坋(坟)地一听良弼等摽挂为业。”(S/3/53)《万历十三年休宁张元庆卖山赤契》:“古穴存留摽挂,再批。”(S/3/155)又作“摽祀”,如《万历十五年祁门谢桐等立合同》:“原葬在山坟茔禁步,仍听李宅照旧摽祀。”(S/3/182)古籍文献中,“木”旁与“扌”旁往往不别[22]89,故“摽”即“標”的俗写。“摽挂”、“摽祀”均为“祭祀”义。辞书失载“标挂”、“摽祀”,可补。

【不次】《万历十四年祁门王诠卿等立禁伐文约》:“四至内用工栽养杉松竹木,屡被本庄及外人不次盗砍,不唯坑费工本,抑且虚赔粮税。”(S/3/162)

按:“次”当取“时”义[23]83-84,“不次”即不时;“不次盗砍”即不时偷砍。《大词典》“不次”条失收“不时”义项,可补。

【草露不长】【风烛不常】《天启三年休宁朱世荣恳告杜害执照》:“身思年老,草露不长,后人孤弱,一罹不测,临期难白。”(S/4/89)

按:“草露不长”是生命短暂的委婉说法。又作“风烛不常”,如《万历十八年黟县杨社得投主文书》:“倘有风烛不常,天之命也。”(S/3/238)《清康熙四十五年休宁县项国正卖女婚书》:“倘有风烛不常,各安天命。”[16]1180《清康熙四十九年徽州俞遇体卖义男文书》:“倘有风烛不常,一听天命。”[16]1182《清道光十七年二月卖婚书契》:“其女倘有风烛不常,各安天命。”[24]211宋袁采《袁氏世范》:“父祖有虑子孙争讼者,常欲预为遗嘱之文,而不知风烛不常,因循不决,至于疾病危笃,虽中心尚了然,而口不能言,手不能动,饮恨而死者多矣,况有神识昏乱者乎?”[25]22“草露不长”、“风烛不常”辞书失载。

【茶科】《天启元年祁门陈阿汪卖山赤契》“:弍处山骨,并大小栗、柿、松、杉、茶科(后缺数个字),出卖与族叔公陈尧典名[下]锄穵(挖)、栽插、兴养管(后缺)。”(S/4/24)《康熙四十五年胡士翔立分阄清单》“:立分阄清单父胡士翔,……恐日后四人兄弟横争,自托族中将承祖并续置屋宇、山场、园地坦土,并茶科 、竹山 , 四殳 ( 股)拈阄均分 。”(Q/1/153)《乾隆三十四年吴永年佃约》“:其田塝并茶柯树木一并在内。再批。”(Q/1/364)

按“:科”为“丛”义。近代小说中亦有其例,如《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看时,叫声惭愧,只见那个人远远在山坡下大步行来。林冲将身蹲在林子树科里,一眼觑定。只待那人来得较近,却把朴刀杆剪了一下 ,蓦 地跳将出来。”[26]151“树科”即树丛。《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思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去回话。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27]225又《西游记》第八十五回“:那呆子不认真假,掣钉钯赶上乱筑。那妖精使铁杵急架相迎。他两个一往一来的,在山坡下正然赌斗。又见那草科里响一声,又跳出个怪来,就奔唐僧。”[27]724“草科”即“草丛”。故“茶科”即茶树丛《,大词典》失载;《方词典》“科”字下失收“丛”义,可补。

按:徽州方言中“,槎”是可指砍来烧饭的小杂树木,故“柴槎”即柴火。安徽岳西方言中“槎”也指小杂树木,如称杂树柴火为“槎毛柴”。《方词典》“槎”字条失收“柴火”义项,可补。

【车扇】《同治元年郑继昌租田文约》“:秋收之日送至上门,车扇清楚,不得欠少仔粒,如有欠少,听凭起业另召,不得留难。”(Q/3/5)

按“:车扇”是动词,为“扇”义。“车扇清楚”即用风车将稻谷中的稻叶、瘪稻等杂质扇除干净。

【嗔理】《光绪二十年绩溪倪广进喊控陈德福等案》之一0“:缘生喊控陈德福纠仝子侄、故害禾苗、嗔理凶殴、喊验各情一案。”(Q/3/221)

按“,嗔”为“发怒”、“生气”义。《集韵 ·真韵》:“謓《,说文》‘恚’也,或从口。”[17]116《世说新语 ·德行》“: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28]18《宋代语言词典》“:生嗔:发怒,生气。”[29]252《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嗔”字条亦收此义项[30]108。“嗔理”即发怒、不讲道理。《方词典》“嗔”字条失收“发怒”义项,可补。

【陈理】《万历二十八年祁门县给汪以敬抄招存照事帖》“:以后如囗混争,许赍此帖陈理,定行从重究治不贷。”(S/3/300)

按“:陈理”即陈说道理。佛经中亦有用例,如《大正藏》第五十册《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初武德七年,辅公托,跨有江表未从王政,王师薄伐吴越廓清,僧众五千晏然安堵,左仆射房玄龄奏称‘:入贼诸州僧尼极广,可依关东旧格州别一寺置三十人,余者遣归编户。’融不胜枉酷,入京陈理。”[31]604c“入京陈理”即进京陈述道理。又《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广弘明集》卷二十五“:隋炀帝大业三年新下律令格式令云:‘诸僧道士等有所启请者,并先须致敬然后陈理。’虽有此令僧竟不行。”[31]280c皆其例。《大词典》失载,可补。

【承转】《民国元年王新扬当田租佃契》“:其田承转自种,每年硬交下午谷叁拾斤正,送门交兑,不得短少。”(Q/3/453)

按“:承转”为“承接”义。“承转自种”即将田承接过来自己耕种。《大词典》“承转”词下失收“承接”义项,可补。

【出绍】《嘉庆十五年凌大倚等五房过继承祧合同》“:曾于嘉庆十六年四月廿一日众议合修宗谱,记耀同众将弟记珣出绍大洪名下,承接宗祧。”(Q/2/170)

按“:绍”有“继承”义。《汉书 ·叙传下》“:汉绍尧运,以建帝业。”[33]423《5醒世恒言》第十卷“:此还是小事,当初义父以我二人为子时,指望子孙绍他宗祀,世守此坟。今若不娶,必然湮绝,岂不负其初念,何颜见之泉下!”[34]154“绍他宗祀”即“继承他对祖宗的祭祀”。“出绍”即过继给别人。

【出水】《道光五年王时芳等立承山文约》“:四至之内是身承去兴养苗木杂柴,务要密密成林,日后成材出水之日眼同四六相分。”(Q/2/332)

按“:出水”为“完成”义的方言口语称法。安徽岳西方言中亦有此说法,如称房子竣工为“屋出水”。《大词典》“出水”词下失收“完成”义项,可补。

【鏺作】《正统八年祁门方寿原退还重复买山地契约》“:已行雇人拨作,栽养杉苗在山。是父添进将山地拨去一弯,致被能静状告老人谢志道。”(S/1/139)《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祁门县洪仰等租山文约》“:二十二都洪仰同伙金义、罗寿、李广、洪族等,……凭中承佃前业分该坌籍,前去砍拨()锄种,栽插松杉苗木。”[35]457

按《:广韵 ·末韵》:“鏺,两刃刈也。又读若拨。”[36]48《8广韵 ·末韵》“:拨,芟拨。”[36]488“芟拨”即砍除。“拨”又作“”《,集韵 ·末韵》:“鏺,亦从刀。”[17]69《2民国九年李柏茂承种山约》“:四至之内,是身承去开掘种,密撒松子,不得抛荒尺土。”(Q/3/471)《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祁门县谢元坚断山文约》“:今有彦良、彦成前去用工剟()作,以准栽苗、隔火、看幸工食。”[35]452盖栽树之前,要先行砍鏺、清除山上的杂树杂草,因此徽州方言中“鏺”有完全砍光之义。安徽岳西方言中“砍”与“鏺”意义有别“,砍”即指一般的砍“,鏺”有芟除义,如“鏺柴”即完全砍光一片山地上的柴薪。故“鏺作”义为砍光杂树杂草进行耕作,辞书失载,可补。

【花荅】《天顺四年江振宅租山契》“:如有花荅,不行盒(合)遍,愿自甘罚白艮(银)一两五钱,另行雇人锄。”(S/1/167)《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明景泰元年祁门县方茂广出伙山地合同》“:其山今合之后,务要遍山密种杉苗,无得花荅荒废。”[16]1041

按“:花”取“零散杂乱”义[10]2439。“花荅”为方言口语词,为“杂乱”义《,大词典》失载。安徽岳西方言中也有此说法,如称锄草杂乱为“草得花荅”。

[1] 郭在贻.俗语研究概述(一)[J].语文导报,1985,(9):24-25.

[2] 黄 征.试论汉语俗语词的几个问题[J].文史,1996,(41):265-284.

[3]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严桂夫,王国健.徽州文书档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7] 刘伯山.徽州文书的遗存与发现[J].探索与争鸣,2009,(6):57-59.

[8] 周绍泉.徽州文书与徽学[J].历史研究,2000,(1):51-60.

[9]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10] 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 孟庆惠.徽州方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2] (明)邓志谟.铁树记[M].古本小说集成[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 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 八咏楼主人.西巡回銮始末[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15] (清)曾国藩.曾国藩文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16] 张传玺(主编).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 (宋)丁 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8] (清)王念孙著、钟宇讯点校.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 (宋)叶 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0] (清)毕 沅.续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1] (清)郑珍.道光遵义府志[M].清道光刻本.

[22] 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23] 蒋冀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4] 周向华.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徽州文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25] (宋)袁采.袁氏世范[M].丛书集成初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7] (明)吴承恩.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8]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9] 刘坚,江蓝生(主编).宋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0] 吴士勋,王东明(主编).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

[31] 大正新修大藏经[Z].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1990.

[32] (清)昆冈、李鸿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1.

[33] (汉)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4]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5] 安徽省博物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 (第一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6] 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Notes on Dialectical and Folk Words in Huizhou Contract Documents

CHU Xiao-han1,2, ZHANG Li2(1.Research Institute for A ncient Books,Zhejiang University,H angzhou 310028,China;2.School of H um anities,A nqing Teachers College,Anqing 246133,China)

There aremany dialectal and folk words in Huizhou contract documents in M ing and Qing dynasties,w hich have important value in lexis,dialectology and compilation of large-scale dictionaries.With inductive method,the paper notes 21 dialectical and folk words in Huizhou contract documents,and supp lements words and separation of meanings the Great Chinese D ictionary,Great Chinese D ialectical D ictionary just fail to include.

Huizhou contract documents;dialectical and folk wo rds;dictionary

H131

A

1674-2273(2011)05-0001-05

2011-07-2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YY060),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9-10D116)

储小旵(1976-),男,安徽岳西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后,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张丽(1979-),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责任编辑 何旺生)

猜你喜欢
大词典俗语义项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客家俗语巧诵读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