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高校德育实践

2011-04-13 05:45
关键词:主体德育大学生

路 红 显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高校德育实践

路 红 显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高校德育是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其内涵在于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援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和谐环境。目前,高校德育实践的不足之处在于德育理念滞后,教师在德育活动中的角色固定化和单一化,无法应对大学生在成长期间所遇到的新问题。我国当代高校德育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师资的队伍建设、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德育理念;教师素质;对话;启发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以其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援。但是,考察当代的高校德育现状,我们会发现它在强调社会需要的同时,忽视了对现实的人的重视。面对这种现象,我国的一些学者呼吁改革当代高校德育中的人文缺失现象。因此,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反思我国高校德育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和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承相比,现代教育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其实,“人”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传承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从管仲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到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乃至孟子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上》),我们可以看到尊重人的价值传统在中国文化起始之初就已经出现了。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文化逻辑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先哲们对人的尊重。但是,现代教育中所谓的“人”已经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每一个作为现实存在的主体。与此同时,现代教育关注的是“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发展。具体而言,这里的“全面”大致包含主体的综合能力、主体的个性以及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的社会关系等。

在现代教育当中,高校德育是一项旨在关注大学生充分、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德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1]。当然,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需要许多相关的环节的改进,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要想把它落在实处,首先要做的工作则是弄清楚其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笔者以为,这一内涵在现实层面应该含有三个层面:一、学生在学校期间以学习为主,学习能力当然是其最主要的能力。但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还会在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抽象思考等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我们在关注其学习能力要素的同时,还要兼顾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因素,这才能称得上是全面。二、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各类创造性的人才,就此而言,单纯的知识型的大学生已经不能再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在关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并在方法上和物质上为此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三、作为现实生存的个体,学生会因个体之间的差异而表现出性格上的不同。而主体之间不同的个性则又会因为种种因素和上述两个方面发生紧密的关联,从而表现出具有某一种能力的天赋或者潜力的倾向。这样一来,为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便成为德育实践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考察我国当代高校德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方面是亟待改进的。这首先是德育理念的滞后。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实践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智力支持,但也不可否认,它自身有着非常浓厚的功利色彩。“当政治主义思潮占主流地位的时候,人们就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的手段;当经济主义思潮占主流地位的时候,人们又偏重于教育的经济和生产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沦为解决具体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矛盾的手段”[2]。显然,这种德育观并没有将人的价值放在首要位置,而是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保持紧密的联系。它的不足之外在于常常容易将某一种价值推向极端,未能真正领会到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内涵。其结果往往造成学生能力在某一方面——比如知识积累方面——偏面发展,在另一方面——比如艺术、体育方面——却经常显得先天不足,从而失去了发展综合能力的契机。换句话说,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某种相对突出能力的取得,往往是以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代价的。

其次,受这种功利主义德育观的影响,教师在德育活动中的角色显得固定化和单一化。所谓固定化既是指德育的内容相对稳定,多年来变化不大,同时也是指为了达到既有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所形成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结构相对稳定。所谓单一化则是指教师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所使用的方法相对单一,除了采用灌输式的教育之外,鲜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方式。毫无疑问,当心灵的碰撞与交流被排除在外,当“教与学”的方式成为唯一时,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也就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是,教师显示了对这一活动的疲惫状态。“长期以来,受教育科层体制的影响,学校管理者热衷于行政和集权式控制,使教师的工作过于理性化,对教师的一切行为都规定了具体的标准,教师不仅缺少真正有效的专业交流平台,而且也越来越丧失了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许多教师习惯于教育教学的按部就班,甚至有不少教师患上了‘厌烦综合征’,对日常的校园生活持一种‘不证自明’‘理当如此’的态度,对自己的工作和校园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激情与期待,导致教育者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认识得极为肤浅,许多工作停留在表面化的程度”[3]。

再次,作为个体的大学生,他们充满了青春的朝气,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与此同时,容易主观地看待问题、容易感情用事等行为也并不少见。这些十分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往往因为个体的差异,而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除了这种差异之外,由这些大学生的成长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有些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物质生活过分追求,心灵空虚迷茫,沉溺于感官享受,寻求无聊的刺激,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些大学生虚度大学时光,由于失去了升学的压力,迷失生活目标,无所作为,甘于平庸,无精神家园可归;有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他们往往就会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4]。面对这一新的历史课题,传统的德育应该如何应对?

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实践必须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以下三个方面的环节应该是被首先关注的。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在教育与被教育的结构中,大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但是从人的角度考察,他们又是独立的主体,是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客观的现实存在。于是,大学生便兼有了客体与主体的双重身份。将学生只看成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来源于传统德育观,这一视野在当前看来是十分偏颇的。如果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就要转变将学生仅仅作为管理对象的观念,把学生充分、全面的发展作为德育的目标。如果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就要转变既有的工作理念,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之上,抱着完善其人格修养的态度,兼顾其各种能力的培养;就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抱着宽容其个性张扬的态度,鼓励其探索创新,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就要在关心学生的基础之上,抱着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态度,激发其创造潜能,为他们健康的成长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将现代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有效转达给学生的重任。由于转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实践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对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期待。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品德,为人师表就要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当中感召和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的先进性除了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上,还体现在具体现实的教育实践上。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德育教师,除了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学习、主动更新知识之外,还要努力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努力把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真正肩负起德育的重任。

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为了确保高校德育的效果,我们还需在方法和手段上完成从“说教”向“对话”转变,以及从“说教”向“启发”的转变。就前者而言,“对话”是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所开展的思想交流活动。它所采取的方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研讨或座谈,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共同参加社会调研;既可以通过网络邮件、网络电话等形式联络,也可以通过散步、旅游等形式面对面地交流。总之,采取这些相对宽松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一个积极参与者。就后者而言,由于作为现实中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于他自身不断的成长与发展当中,所以,教育的本质也就在于如何能使学生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自我完善的自觉,而不是对理念的某种依附与照搬。于是,摈弃传统教育的单向作用,致力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热情的启发式的教育便成为一种必然。

总之,当代中国高校德育实践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大学生个体出发,通过“对话”、“启发”等方式,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援。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2]郎秀云,刘顺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党政论坛,2002(10).

[3]宋晔.德育模式的道德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6).

[4]张世爱.批判与期盼: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责任编辑海林]

Concerning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studentsandmoraleducationpracticeinuniversity

LU Hong-xian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Moral education is the practical activity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y.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mean tha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oviding assistance for the creative activity for students, providing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dividuality. At present, the deficiency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s the Lagging conception. Teachers' role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s immobilized and simplific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new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y in their growing period. The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of our country needs the conception of people-oriented,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of the teachers group, changing education mod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conception of moral education;quality of teachers;dialogue;inspire

G412

A

1000-2359(2011)03-0261-03

2010-11-20

猜你喜欢
主体德育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