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2011-04-13 04:44杜卫宾张玉强霍道坦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管理办公室274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白头翁黄柏白痢

杜卫宾 张玉强 霍道坦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管理办公室 274000)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杜卫宾 张玉强 霍道坦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水产管理办公室 274000)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虽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常引起病猪脱水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多数死亡或转为慢性,即使恢复也成为僵猪。因此,仔猪黄白痢不仅直接造成养猪场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导致饲料浪费,降低了的经济效益。

1 发病原因

1.1 母猪管理不善 母猪日粮供给的营养不稳定,配合饲料不当,营养成份不全面,导致母猪过肥,乳汁过浓或母猪过瘦,缺乏乳汁等,都是致病因素。母猪发生乳房炎、产后热、子宫内膜炎、肠热、便秘等都会造成乳汁变质,仔猪吃了这些乳汁,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1.2 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 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沁胃酸的能力差,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弱,致使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机能紊乱,从而引发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

1.3 环境及应激因素影响 仔猪的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猪舍不清洁、潮湿、通风不良、有贼风、气候剧变等均可引发此病。

2 临床症状及剖解变化

2.1 仔猪黄痢 临床特征为拉腥臭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肛门松弛,捕捉时肛门冒出稀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迅速脱水、消瘦、衰竭而死。剖解常见颈、腹部皮下水肿,肠道膨胀,含有多量黄色浆状内容物以及气体,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回肠次之,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

2.2 仔猪白痢 临床特征为仔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浆糊样,有特殊腥臭味,有时粪便较稀,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丝;排粪次数增多,每天数次,严重时排粪失禁或脱肛;有时呕吐。发病仔猪日渐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怕冷,呼吸加快,离群独处,或单个伏卧于垫草中。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剖解变化为外表苍白消瘦,脱水严重,肠壁菲薄失去弹性,肠黏膜充血,轻度出血,肠内容物增多,呈水样或泡沫样。

3 综合防治

3.1 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的环境和饲养管理不当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预防该病的发生主要从环境消毒和加强种猪饲养管理着手。夏季加强通风降温等防暑措施,减少热应激;冬季应加强圈舍保暖,勤换垫草,防止贼风侵袭等应激因素造成仔猪感冒而继发仔猪黄白痢。搞好环境卫生,猪舍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注意保暖通风。

加强初生仔猪护理。初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被毛稀疏,体温调节、适应环境能力差,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据资料报道,仔猪出生9d后体温调节功能才得到改善,20d接近完善。因此,产房和仔猪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预防黄白痢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初生仔猪,应尽快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吃初乳时,先用温水将母猪的胸、腹部洗净,每个乳头挤出几滴初乳,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才让仔猪吮初乳。仔猪2~3日龄时早补铁、硒等微量元素,并补加多种维生素,以预防因铁、硒不足而引起的贫血及拉痢,增强造血功能,促进仔猪胃肠的消化功能早日健全;3~5日龄时补水(在水中加入人工盐);7日龄开口教食;2周龄左右合理补饲全价仔猪饲料。

3.2 疫苗预防 免疫接种可明显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和死亡率。近几年来采用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在母猪临产前20d肌肉注射2头份。

3.3 药物治疗 (1)抗生素。由于养猪生产上滥用抗生素,致病性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进行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面,各地(场)最好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来指导选药,切不可盲目滥用抗生素。投喂诺氟沙星胶囊,5~6日龄仔猪1枚/次,20日龄仔猪2枚/次,再加上复方新诺明片0.25g/头,病毒灵0.1g/头、维生素8片0.2g/头,一并混合研磨灌服,1次/d,喂2~3d;同时对病重仔、猪用庆大霉素2万IU交巢穴注射,l次/d,连用2~3d。为了防止仔猪脱水,同时要灌服补液盐药液,有助于治疗。(2)中草药制剂。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普遍性造成许多原来防治本病有效的抗生素在某些猪场已无明显效果,反而使应用剂量不断地加大。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转移,又会使细菌对人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中草药具有毒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能调节整体功能,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目前在临床上对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应用前景正越来越广。母猪口服或拌料:“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地榆、泽泻、白术、陈皮、厚朴、苓皮)90%喂母猪,余10%喂仔猪;“母子康”(蒲公英、地榆、黄柏、白头翁、苍术、陈皮等10余味中药)在母猪产仔前1~2d至仔猪20日龄阶段内,母猪拌食100g/d·头,仔猪在20~35日龄期间,在饲料中加入3%母子康;“黄白痢散”(穿心莲、白头翁等)拌料喂服母猪预防仔猪黄、白痢;“消痢散”(草豆寇、厚朴、陈皮、苍术、神曲、山楂、茯苓、木香、罂粟壳等)拌料饲喂母猪防治仔猪黄、白痢;“泻康宁”(白头翁、黄连、黄柏、鱼腥草、秦皮、苦参、神曲和麦芽等16味中药)添加到母猪饲料中防治仔猪黄、白痢。仔猪注射或口服:“复方白毛藤注射液”(白毛藤、蒲公英、板蓝根等5味中药);“克痢注射液”(石膏、滑石、白头翁、苍术等);“仙翁止痢针”(仙鹤草、夏枯草、白头翁)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泻痢杀”制剂(白头翁、黄连、苦参、黄柏、地榆炭、三棵松、青皮、青木香、当归、山楂、芍药等11味中药),并佐以免疫增强剂对仔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敏感率达100%;“穿心莲”注射液后海穴注射2ml,严重者隔日再注射1次的方法治疗仔猪黄痢,效果比较显著。“克痢王”口服液;“止痢散”(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金银花等10余种中药)三黄汤”(黄柏、黄连、白头翁等12种中药)等用来防治黄白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4 小结

由于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决定簇较多,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决定了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必须综合而全面。生产实践中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到免疫接种与药物防治结合、猪体用药与环境消毒结合以及中药、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结合等,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最大限度的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2011–06–02)

S858.28

B

1007-1733(2011)09-0032-02

猜你喜欢
白头翁黄柏白痢
白头翁
黄柏炮制品的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美丽的黄柏山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鸡白痢的防控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
想改名的白头翁
白头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