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流行病学及其防制

2011-04-13 04:44普拉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农牧局兽医站859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病畜疫区水疱

普拉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农牧局兽医站 859600)



口蹄疫流行病学及其防制

普拉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农牧局兽医站 8596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名“口疮”。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口蹄疫在世界分布很广,流行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1514年意大利牛群中,症状类似目前的口蹄疫。FMDV对幼畜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极大的限制了家畜的国际贸易,给畜牧业生产及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必报的Α类动物疫病之首。有资料表明:近两年来,口蹄疫呈多发趋势,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nm,呈圆形或六角形,结构简单。在口蹄疫病毒的细胞培养液中,含有4种大小不同的粒子,口蹄疫病毒目前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1、2、3型)和Asia1(亚洲1型)7个血清型。每一型内又有亚型,亚型内又有众多抗原差异显著的毒株。口蹄疫病毒各型在致病性上没有多大差异,引发的病症基本相同,主要引起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口蹄疫病毒在病畜的水疱皮内及水疱液中含量最高。在出现水疱后10~12d内病毒进入血液,形成短期病毒血症,水疱破溃后病毒可以出现于乳,粪,尿,泪,及个脏器中。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其存活时间与含毒病料的性质,病毒浓度及环境有密切关系。该病的病毒在4℃以下比较稳定,于-20℃特别是-60℃左右十分稳定,可以保存数年之久。该病毒最适pH值为7.4~7.6,在酸性环境中可被迅速灭活;但各毒株对热和酸的稳定性有所差异。

2 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侵害多种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包括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和猪等20多种个科的70多种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家畜中牛先发病,数量少但症状明显,称为指示器;然后感染羊,症状不明显;最后感染猪,数量多且症状明显,称为放大器。但有时发现某些流行毒株对猪致病。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以及完整皮肤(如乳房皮肤,眼结膜等)也可感染。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生产活动和饲养管理等不尽相同,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还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异。牛口蹄疫在牧区多从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秋减轻,夏季基本平息,而农区则季节不明显。猪口蹄疫则以秋末,冬春常发,春季为流行盛期,夏季较少发生,但大群饲养者无明显的季节性。

口蹄疫病毒借风力可传播至60km左右的距离,常可远距离跃式传播。调运患畜肉类及被污染的饲草及用过的工具都是此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同时,口蹄疫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1~2年或者3~5年就流行一次。由于多种动物的易感性不同,也由于病毒的数量和毒力以及感染门户不同,潜伏期的长短和病状也不完全一致。牛的潜伏期平均2~4d,最长可达1周左右;绵羊和山羊潜伏期为1周左右,感染率较牛低;猪潜伏期为1~2d。仔猪和犊牛不但易感而且死亡率也高。性别与易感性无影响,但幼龄动物较老龄者易感性高。人对本病也具有易感性。马对口蹄疫具有极其的抵抗力。但在某些流行中却强烈地感染牛,而不感染羊或很难感染猪;在另一些流行过程中又强烈地感染猪而不感染或很难感染牛,羊。该病在新老疫区的发病率不同,新疫区的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的发病率为50%左右。病畜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染来源。

3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萎顿,食欲减退,1~2d后,在唇内面,齿根,舌面和颈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口温高,此时口角流涎增多,白色泡沫状,常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完全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犊牛感染时水疱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高。猪潜伏期为1~2d,病初体温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口腔黏膜(舌,唇,齿根,咽)及鼻周围形成小的水疱,有些病例在蹄冠,蹄叉,蹄踵等部出现红,热,痛或敏感区域,不久该部位便形成米粒大至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如无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如继发细菌感染,则可导致蹄匣脱落,有时病猪乳房上也出现烂斑,特别是哺乳母猪尤为常见。若有继发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患肢不能着地卧地不起等。绵羊和山羊症状也不如牛明显,往往在齿根和舌面形成小的水疱。最明显的症状是跛行。羔羊感染后多因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4 病理变化

患病动物的口腔,蹄部,乳房,咽喉,器官,支气管和前胃黏膜发生水疱,圆形烂斑和溃疡,上面覆有黑棕色的痂块。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或条纹,故称“虎斑心”。

5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和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则有赖于血清学检查鉴定毒型。实验室检查所需病料主要是水疱皮。采集病料时,首先将病猪蹄部用清水洗净,剪取水疱皮,最好能才3~5头病猪的水疱皮,冷藏保存,迅速送检。传统的检验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鼠血清保护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

6 防制

口蹄疫防制本病应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口蹄疫流行及防制的状况采取相应对策。无病国家或地区一旦爆发本病应采取屠宰病畜,消灭疫源的措施;已消灭了本病的国家,通常采取禁止从有病国家或地区输入活畜或动物产品,杜绝疫源传入;有本病的地区或国家,多采取以检疫诊断为中心的综合防制措施,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实现封锁,隔离,检疫,消毒等措施,迅速通报疫情,查源灭源。疫点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或用5%氨水消毒;畜舍,场地和用具以2%~4%烧碱液,10%石灰乳或1%强力消毒灵喷洒消毒;毛、皮用甲醛气体消毒。

在做好预防注射前,要搞好卫生消毒的保护,保持清净的环境,防止外人外来生物的干扰。做好疫苗的登记,对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规格及注射剂量等项都要记录清楚以备查看。

口蹄疫是危害食品卫生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发生口蹄疫时,需用与当地流行的相同病毒型,亚型的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畜进行紧急接种,在受威胁地区的周围建立免疫带以防疫情扩展。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用于疫区和受威胁的家畜,可控制疫情和保护幼畜。

预防人的口蹄疫,主要依靠个人自身防护,如不吃生奶,接触病畜后立即洗手消毒,防止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落入口鼻和眼结膜,污染的衣物及时作卫生处理等。

(2011–06–08)

S855.3

B

1007-1733(2011)09-0044-02

猜你喜欢
病畜疫区水疱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白鸡引种继续断档 上半年美法复关无望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