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与监管

2011-04-13 04:44王桂娟山东省胶南市海青动物防疫监督站266415孙昌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畜禽

王桂娟 (山东省胶南市海青动物防疫监督站 266415) 孙昌华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与监管

王桂娟 (山东省胶南市海青动物防疫监督站 266415) 孙昌华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制约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怎样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及加强监管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1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地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肉、蛋、奶等畜产品在食品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例如,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问题、兽药残留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已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了整个畜牧业行业的连锁反映。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影响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影响到了农民增收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制约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养殖环境已成重要制约因素 一是工业“三废”和大量农药的使用影响养殖环境。近几年,招商引资引入大型工业企业和大量农药的使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同程度的也产生大量工业“三废”和农药残留,经呼吸、进食、饮水积累在畜禽体内,如铅、汞、砷蓄积在动物体内,影响畜产品质量。二是畜禽饲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尽管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养殖为发展趋势,但是一些养殖场户畜禽饲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条件差,高密度养殖,交叉污染严重,不但诱发动物疫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畜产品质量。

2.2 动物疫病是制约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已消灭了牛瘟、牛肺疫等烈性动物疫病。但因我国地域广大,动物品种繁多,农牧业生产较为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于防疫管理。近几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和奶牛布鲁氏杆菌、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畜产品质量。

2.3 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因素 一是兽药的质量及使用是影响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的直接因素,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在生产环节兽药GMP的普及和经营环节兽药GSP的推广实施,曾经泛滥一时的生产、经营违禁药物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兽药在养殖环节的不规范使用没有根本改观,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规模化鸡场、猪场、奶牛场存在严重的兽药使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超量使用抗菌药、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休药期没有得到遵守等等。二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三聚氰胺等药物和化学物质,会在动物体内残留,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另外来自重金属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畜禽长期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饲料,严重影响肉品品质。

2.4 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薄弱 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农村,没有规模化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企业条件滞后,严重制约畜产品质量。

2.5 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当前,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程有数十种之多,例如:《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监察、饲料监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部门各负其责,但实际监管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错位、乱位、不到位的问题。

3 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

3.1 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 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突破县一级,整合现有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监察、饲料监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其执法力量,完善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装备和条件,切实履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职权,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确保执法范围内各个环节的监管认真落实到位,生产出更多“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蛋”等放心畜禽产品。

3.2 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 建立健全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追踪、追查、追溯机制,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实行畜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畜禽规模养殖电子档案,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监督管理,实现畜禽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全面推广使用牲畜二维码标识,完善牲畜防疫档案,加快牲畜标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实现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全面加强畜牧投入品使用管理,完善畜牧投入品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强化兽药使用的休药期管理。

4 加强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考

4.1 搞好安全畜牧养殖场的规划和建设 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严格按照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引导畜牧业生产者重视安全畜牧场的规划和建设。畜牧养殖场(区)的选址要符合区域畜牧经济发展规划,选择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要远离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水源保护区等。场内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各功能区要设置合理(生活管理区应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最上风口处,生产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废弃物处理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及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畜牧养殖场要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要保证污水达标排放等。

4.2 推广畜禽健康养殖模式 一是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引导畜禽标准化的应用,逐步改变畜牧业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的养殖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用药指导。按照《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重点是加强对畜禽养殖用药的指导,建立兽药处方制度,督促养殖场按照畜禽养殖安全用药的有关规定规范用药,并严格遵守兽药休药期规定,做到规范使用兽药。同时要按照执业兽医师开出的处方购买和使用兽药。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禁止使用国家已公布的禁用兽药和无批准文号、无生产厂名、无产品批号的假劣兽药。三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按照《畜牧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规定,指导和督促养殖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畜禽来源、饲料来源、饲料投放量、药品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畜禽发病情况、诊疗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养殖档案应当按规定保存,以利建立起生产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和可追溯制度。

4.3 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 依法严肃查处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添加剂品种行为,控制和规范限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畜牧业投入品行为。

4.4 加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步伐 要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无公害畜禽养殖场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开展畜禽产品的认证工作;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推行兽药使用GUP试点、无公害畜禽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多种形式的质量认证和管理工作,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4.5 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 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要在“以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原则的指导下把好四关。一是免疫关。做好畜禽免疫接种,畜禽标识佩戴、免疫证发放工作;二是产地检疫关。凭免疫证和畜禽标识进行产地检疫,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可上市销售。四是市场关。对无证经营、证物不符以及经营病害畜禽和畜禽产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严肃查处,有效控制有害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

4.6 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购买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培训技术人员,充实检测力量,完善仪器设备和手段,提高检测能力。特别要重点建设和完善饲料安全、兽药质量、畜禽产品质量等技术监测机构,对畜禽产品实施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监测,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11–06–08)

S851.34+7

C

1007-1733(2011)09-0053-02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兽药畜禽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