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海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4-13 04:44李堂云桑颜颜江苏省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22300桑莲花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站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东海县养猪业养猪场

李堂云 桑颜颜 (江苏省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22300) 桑莲花 (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站)



浅谈东海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堂云 桑颜颜 (江苏省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22300) 桑莲花 (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站)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又具有巨大活力的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产业内涵,广开生产门路,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另外,畜牧业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畜产品的供给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消费水平和营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养殖业污染日趋严重,动物疫病形势严峻 养殖业发展布局规划虽已制定但落实不到位,全县养猪场无规划、无审批、无环保措施的现象相当严重,不少猪场建在居民区及沟河两岸,造成严重的污染。大部分养殖场污水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沟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据初步统计,全县约有70%猪场环保措施不达标,治理养殖业污染已势在必行。周边省市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随时威胁本县养殖业,此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流通频繁带来疫病种类的增多以及基层诊疗设备和手段的落后,给疫病防治增加了难度。

1.2 产业化组织程度较低 目前,全县农村散养户还有近6万户,生猪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农户分散养殖仍占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既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

1.3 畜禽及其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差 由于全县部分地区养殖密度高,养殖户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饲养中大量使用兽药以及违禁使用抗生素、重金属、激素等现象时有发生,极易造成在畜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同时,饲料、兽药市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产品质量管理执法监督薄弱,管理难度较大。标准化生产技术还处于推广示范阶段,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生猪销区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以及国外市场“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迫在眉睫。

1.4 资金约束,基层兽医站设备、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 目前本县基层兽医站现状甚忧。全县22个乡镇在编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只有42人,需配备的必需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严重不足,基层的现状远不能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及人民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

1.5 养猪效益波动较大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本县自繁自养、饲养管理较好的每头商品猪利润高时可达250元以上,低时不到50元,有时还会出现亏损情况。

2 发展对策

2.1 树立绿色行政理念,实现养猪业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在实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坚持与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为指导,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猪产业,又要在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同时,强化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示范,加强综合治理,进一步做好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猪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颁发的绿色食品生产有关规定,选择一批企业组织实施,探索建立一批绿色猪肉生产基地。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加强对环保意识和养猪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特别是养猪户的思想认识。把工作的重点从发展养猪业转移到对加强污染型养猪场的管理和鼓励生态型养猪场发展并重。鼓励发展绿色化、规模化养殖,逐步淘汰高污染型养猪场。

2.2 实行总量控制,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按照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做到以现有土地和环境条件确定养猪规模。对新建、扩建养猪场应严格审批、科学布局,实现废弃物达标排放。争取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养猪业协调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禁养区的养猪场的搬迁补贴和兴建沼气池的补贴。有计划、分阶段逐步开展养猪业环境治理,扭转目前养猪业污染治理不到位的被动局面。

2.3 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高效的养殖技术 推广猪—沼—农生态养殖模式和猪粪便与猪尿干湿分开技术,猪粪用于制作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技术,不断提高养猪业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同时要通过法律许可、行政干预、政策激励和宣传引导等手段,加大养猪场环保设施的建设力度,抓好沼气池和生化塘的建设。尽快完成以猪粪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厂的建设,变废为宝,既可避免污染,又可减少农业生产巨额支出。要完善生猪生产进程的监测手段,包括环境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危险性分析和评估等,实现"从圈舍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构建共享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系统。要加强疫病防制体系建设,降低疫病的危害;饲喂“绿色饲料”,控制畜产品药物残留;加强养猪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促进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 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养猪业保障体系建设 畜牧业保障体系包括畜禽良繁体系,疾病控制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一是畜禽良繁体系,逐步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的宝塔式种畜禽繁育结构;二是疫病控制体系,认真抓好辖区内的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检疫监督,加大乡镇一级兽医站防检力度,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全县无重大疫病发生;三是饲料体系,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加强饲料质量和安全性监督检查,同时抓好青绿饲料的合理利用,发展人工种草,增加饲料供给总量;四是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工作,加大对畜牧业的宣传工作力度,及时宣传畜牧业发展的新动态及实用科学技术,营造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氛围。

2.5 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良种猪的市场占有率。重点推行以建立良种猪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瘦肉型种猪推广、规模化养殖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逐步形成生产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特色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格局。一是推行工厂集约化养猪为主的生产模式,在现有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养猪场,发展为万头以上规模的大型猪场,加快推进集约化、工厂化、标准化的养猪生产步伐。二是建立龙头带动型的养猪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组织,以种猪场、温氏、雨润、马陵山生态养殖场等为龙头,走“协会+农户”的路子,推行以适度规模化养猪为主的生产模式,带动千家万户发展。

(2011–06–01)

S8-1

C

1007-1733(2011)09-0061-02

猜你喜欢
东海县养猪业养猪场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东海县应急处置突击队 出击疫情防控“疫”线
平安如意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藏青铜器的修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