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的管理技术要点

2011-04-13 04:44范力达宁夏隆德县沙塘畜牧兽医工作站756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产子保温箱产仔

范力达 (宁夏隆德县沙塘畜牧兽医工作站 756300)



哺乳仔猪的管理技术要点

范力达 (宁夏隆德县沙塘畜牧兽医工作站 756300)

在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中,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不仅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发展,而且会对养殖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总结出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技术要点,现总结如下:

1 仔猪的接产工作

1.1 母猪临产预兆

妊娠母猪根据预产期的推算,临产前1周便转到产床上,随时注意观察母猪临产前的症状,有的母猪临产前不食,用前肢刨产床,时起时卧,烦躁不安,有的临产前从阴门流出带血的粘液,但如果发现母猪临产前最后三排乳房用手轻轻的一挤,便看到乳汁流出,这时母猪一定到产仔的时候了,就要准备接产。

1.2 临产前的准备工作

产前要将保温箱中用酒精喷灯进行彻底的消毒后,再用麦秸铺好保温箱的底部,然后再准备一盆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毛巾,用湿毛巾摖干母猪的乳头及阴门,接产人员坐在分娩母猪的后面等待接产。当胎儿产出后,立即用消过毒的湿毛巾将胎儿的鼻孔、口腔周围及全身的粘液摖拭干净,再将脐带距胎儿脐部3厘米处用带有橡胶手套的手指捻断,再用碘酒棉球将断面消毒后放入保温箱中,让其取暖。产仔约2h整窝仔猪全部产完。

1.3 仔猪产后前3d的护理

仔猪产后前3d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不仅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仔猪均匀度的关键环节。

1.3.1 固定乳头 一窝仔猪产后其个体的大小是不均匀的,有最大的,也有最小的。这时为了提高仔猪的均匀度,将个体最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排乳头上,将个体最大的仔猪固定在最后三排乳头上,等吃完乳后全部放到保温箱中并将保温箱的出口堵住,每隔2h固定1次,如此2~3d固定成功。

1.3.2 三断一补 三断即断牙、断尾、断脐带;一补即补铁。为了防止仔猪吃乳时用虎牙将母猪的乳头咬烂,发生乳房炎,必须断牙。仔猪在生长过程中互相啃咬尾巴,由于应激反应,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断尾。补铁时用左手提在仔猪的飞节以上让其倒立,用右手将生血素深部肌肉注射到仔猪的臀部,注射1ml/头。

1.3.3 交叉寄养 仔猪产后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产仔数在4头以下;另一种情况是产子数在12头以上。产子数在4头以下为产子数过少,为了节约母猪,便将产子数在4头以下的仔猪寄养到与其同期生产的同样产子数较少的母猪上,这样便能空出一头母猪,让空出的母猪尽快下床,参与配种;或者将产子数多于12头以上的仔猪寄养到产子数较少的母猪上,目的是让每头仔猪都有一个乳头,从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寄养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所寄养的仔猪能吃到24h的初乳。

1.3.4 注意仔猪的保温 仔猪出生后3d内由于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不敏感,尤其是对温度的反应很迟钝,当母猪泌乳时,便抢着吃乳,但吃完乳汁后,不知道到保温箱中取暖,而是围绕母猪的乳头爬在产床上睡觉,这时管理人员就要将仔猪放到保温箱中让其取暖,如此护理3d,仔猪吃完乳汁后便自觉地回到保温箱中,这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总之,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关键在于搞好怀孕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尤其是调控好怀孕中后期母猪的营养,即怀孕中期应保持中等偏低的营养水平,后期应提高营养水平及饲喂量,在接产过程中要从产仔到哺乳这一时期,严格按照要求逐步进行,切忌盲目粗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2011–06–05)

S858.28

B

1007-1733(2011)09-0077-01

猜你喜欢
产子保温箱产仔
母猪产仔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人工助产母猪产仔好处多
“婴儿保温箱”公关助推美发动海湾战争
信托公司掀起“产子”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