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志物的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1-04-18 05:5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敏感性特异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检验科,广西 南宁 530021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表现为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肌损伤、缺血、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改变,有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升高等[1-2]。本研究检测80例AMI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 (Mb)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AMI患者80例 (实验组),诊断符合2000年WHO AMI诊断标准。年龄39~83岁,平均69岁;其中男53例,女27例。选择同期非AMI患者80例 (对照组),年龄42~84岁,平均67岁,其中男55例,女25例。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 l,采血后立即分离出血清进行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cTnI、Mb采用BECKMAN DXI800化学发光仪,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K-MB、cTnI、Mb含量比较

见表1,实验组中CK-MB、cTnI和Mb的含量分别为46.57±16.79 U/L、4.91 ±2.43 ng/L 和448.69 ±118.56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05)。

2.2 三种心肌标志物的诊断AMI特异性与敏感性

见表2,CK-MB、cTnI和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9.57%、84.49%和85.79%,特异性分别为 75.38%、96.73%和93.68%。以上数据表明,CK-MB和Mb对AMI的敏感性略高于cTnI,而cTnI对AM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和 Mb。因此CK-MB、cTnI和 Mb的 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CK-MB、cTnI、Mb的结果

表2 三种心肌标志物的诊断AMI特异性与敏感性

3 结论

心脏是人体最活跃的脏器之一,存在大量的细胞酶,AMI发生后,因为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由于心肌损害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以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3]。由于各种酶的生理特性不同,其进入血液的时间及在血内的持续时间不同,这为临床判断病程和愈后提供依据。心肌酶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及同功酶、a-羟丁酸脱氢酶 (a-HBDH)和肌酸激酶 (CK)及同工酶 (CK-MB)等,均与心肌损伤相关,统称为心肌酶谱。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发病早期 (6h内)以CK增高为主,3~4d后恢复正常。心肌梗死后LDH在血中维持时间最长,可持续1~2周。LDH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用于辅助诊断心肌梗死的心肌酶[4-5]。90年代后,出现了以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心肌坏死标志物,被WHO确定为心肌梗死诊断的3个标准之一。肌红蛋白在发生急性心梗后1~4h内升高,6~7h达到峰值,48h后恢复正常,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重要的指标。肌钙蛋白I具有对心肌损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发病后出现较早,并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是目前AMI早期诊断、预后评价最敏感的标志物。根据心肌所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以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心肌损伤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6]。因此本研究选取CK-MB、cTnI和Mb作为评价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CK-MB的含量为46.57±16.79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能的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7],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中心肌酶含量升高。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cTnI和Mb的含量分别为4.91±2.43 ng/L和448.69±118.56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与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相吻合。单纯CK-MB、cTnT和 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9.57%、84.49%和85.79%,特异性分别为 75.38%、96.73%和93.68%。以上数据表明,CK-MB和Mb对AMI的敏感性略高于cTnI,而cTnI对AM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和 Mb。因此CK-MB、cTnI和 Mb的 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到诊断AMI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应具备:①在心肌内高浓度而在其他组织中不存在或少量存在的物质;②心肌有轻微损伤就能释放入血,并且能够容易检测;③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窗口期长;④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

[1]张燕,李曼.心肌酶谱cTnT、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591-592.

[2]彭晖,文锟,王明建,等.cTnI联合心肌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344-1345.

[3]汪谦.临床医学实验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22-638.

[4]付进红,刘彩霞.急性脑卒中对心脏损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3):346-347.

[5]黄新次,甄燕.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及心肌酶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02):133.

[6]邱彬,杨云勇.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4):117-118.

[7]梁伟,易伟莲.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38-39.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敏感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