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区栽培草地的现状与发展

2011-04-25 09:46李存福苏红田尼玛群宗
草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饲草料种草饲草

李存福 ,苏红田,尼玛群宗,白 松,余 鸣

(1.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125; 2.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西藏 拉萨 850007)

西藏山南地区地处西藏腹地,雅鲁藏布江横贯其境,是藏文化和西藏农业的发祥地。山南地区农牧业交错,宽阔、平缓的河谷农田灌溉便利、土质肥沃,是西藏的粮食主产区。舍饲畜牧业比较发达,是西藏的畜产品基地。近年来,山南地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黄牛改良整体推进,特色产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推动了人工种草、养牛业发展,并获得了良好效益,种草成为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栽培草地出现了大规模的连片建设。2009年西藏栽培草地面积3.3万hm2,其中山南地区种草8 400 hm2[1],占全区种草总面积的25.5%,山南地区是西藏栽培草地建设的主要地区。

1 栽培草地建设状况

1.1人工种草回顾 20世纪70年代,山南地区开始人工种草,这也是西藏地区种草的开始。引进牧草品种80多个,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草木樨(Melilotusspp.)、箭筈豌豆(Viciasativa)、披碱草(Elymusdahuricus)、老芒麦(E.sibiricus)、燕麦(Avenasativa)等20多个适宜西藏种植的当家草种。经过多年的试种推广,基本探索出了大面积种草的经验[2-4]。山南地区海拔4 000 m 以下沿河地带主要种植苜蓿和箭筈豌豆,海拔4 000 m以上地带主要种植披碱草。2009年引进青饲玉米(Zeamays)品种,开始在贡嘎县等地种植。

“十五”期间,山南地区共实施以工代赈草地项目3个,国家投资235万元,围栏草地366.7 hm2,栽培草地1 333.3万hm2[5]。“十一五”时期,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畜牧业。充分利用相对丰富的高山畜牧业资源,加强对重点畜牧草地的培育、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实施天然草地综合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地围栏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人工饲草基地和草种繁育基地建设,为草地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发展草原灌溉工程,在措美、曲松等县修建灌溉干渠、支渠,发展草原灌溉。

随着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对当地畜牧业投入的增加,畜牧业特色产业、黄牛改良、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青饲玉米种植、秸秆氨化等项目陆续展开,人工种草快速发展。

1.2扩大种植面积 近年来,山南地区栽培草地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饲草作物种植比重,全地区共种植饲草料作物900 hm2,占种植面积的2.98%。2005年,栽培草地面积达到2 667 hm2,比2002年增加了近3倍,为农区黄牛改良、秸秆养畜提供了饲草料资源。2008年建立饲草料基地1 533 hm2,栽培草地保留面积达到4 667 hm2,比2005年增加了175%。2009年栽培草地保留面积为8 400 hm2,比2008年增加了3 733 hm2。截至2010年5月,种草面积达10 740 hm2(图1),鲁琼和白荣两个草籽繁育基地项目已启动,面积达266.7 hm2[6],玉米基地建设已安排59 hm2,所需种子薄膜基本准备完毕。

图1 山南地区栽培草地面积[1,6-12]

1.3规模连片种植 2002年以后,山南地区开始连片大面积种草。隆子县2007年苜蓿生产基地连片面积达858 hm2,累计种植苜蓿达3 333.3 hm2,成为西藏的重要牧草生产基地。到2010年5月,十县千亩连片开发人工种草工程全面启动,连片面积达2 466.7 hm2,沿江河谷地带成为西藏地区优质高产的饲草料生产基地[6,13]。

1.4建立灌溉高产栽培草地 山南地区栽培草地分三类,一类种植苜蓿等牧草,收割草作为家畜过冬的储草;二类种植箭筈豌豆等,实行粮草轮作,种草肥田储草;三类种植玉米等,青饲奶牛。据西藏畜牧总站统计,山南地区共有灌溉栽培草地 6 133.3 hm2,占栽培草地面积的81.4%,其中苜蓿灌溉草地4 666.7 hm2。灌溉栽培草地产量比不灌溉的栽培草地提高3~5倍[14]。

通过实地调查,2009年贡嘎县投入600多万元,建设了上千公顷的栽培草地。打机井、施有机肥,种植苜蓿等饲草。

2 栽培草地建设的推动力

2.1政策上扩大种草比例 山南地区紧紧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畜牧业发展布局上,坚持稳定发展草地、农区和城郊畜牧业,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在畜牧业发展措施上,坚持草业先行,根据畜禽发展总量,加强饲草基地建设,加大饲料供给,确保草畜发展相协调。

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加大饲草种植比例。2002年粮经饲比例调整为84%、13%和3%(图2),2006年进一步加大饲草种植比例,粮经饲比例为65∶25∶10,基本满足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种植面积,2008和2009年饲草种植比例继续扩大,粮经饲比例为60∶25∶15,种植业结构更趋合理。

2.2结合项目推动种草 山南地区近年来实施了黄牛改良、农牧业特色产业、农业综合开发、饲草基地、优质饲草、草场建设、奶牛扩繁场建设等项目。项目结合种草,推动了栽培草地的发展。

黄牛改良受到山南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沿江项目县重点突破,全地区12个县整体推进,黄牛改良项目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2009年,改良黄牛新建点站87个,去势公牛5 150头,淘汰母畜2 359头,发放冻精100 680支,改良黄牛4.6万头;人工种草3 733.3万hm2,其中青饲玉米种植666.7万hm2。全地区累计栽培草地面积达到8 400万hm2,确保了一头改良牛800 m2栽培草地和1 000 kg越冬饲草料的需求[1]。

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的扩规模、上档次,壮大了黄牛改良、奶牛养殖等产业的发展。2010年大力推进优质饲草、短期育肥和黄牛改良等基地建设,围绕种草养畜和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加大优质饲草种植力度,在桑日、乃东、隆子等七县建设饲草基地6 386.7 hm2,目前已连片开发饲草基地1 800 hm2,为农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保障[15]。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明显改善了农牧业基础设施,提高了牧草生产能力。扎囊县桑耶镇项目实施后,年新增干草50万kg[16]。

2.3结合养畜推动种草 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选优提纯、提质增效”的原则,调整畜群结构,加大黄牛改良、绵羊改良力度,提高畜种质量。狠抓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人工种草等,以及草场承包责任制后续管理工作,不断增强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探索建立草畜平衡长效机制。推行秸秆微贮养畜、舍饲与半舍饲养殖模式,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转变。

图2 山南地区粮经饲作物种植面积比例[7,9,11-12,17]

通过对养畜大户的培养扶持,对牛羊短期育肥、畜种改良、优质饲草料基地、秸秆微贮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了农区畜牧业发展。

2.4养牛种草经济效益 黄牛改良中,推广人工种草,保障改良牛有充足的饲草。采取退耕还草和建设灌溉草地等方式,为改良黄牛种植饲草料。

牧草饲喂改良牛的经济效益较好。一头没有改良的当地奶牛,一天产奶5 kg左右,而改良后的奶牛一天最少可产奶14 kg。加工成酸奶,按照现在的市场价,500 g可卖6元,除去成本,按市场最低价算,每天一头奶牛可以增收60~70元[18]。山南地区的牧草以内销为主,还销往阿里地区。

3 主要问题及建议

3.1牲畜过冬饲草不足,建立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 西藏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达7~9个月。牧草低矮、稀疏,产量普遍较低,为450~1 050 kg/hm2,低者为120~150 kg/hm2,最高者也不过3 000~4 500 kg/hm2。产草量在1 500 kg/hm2以下的七、八级草地占全区草地面积的78%以上[2]。宜于冬春放牧的河谷滩地草地较少,造成冷季牧场紧张,暖季牧场有余,出现了严重的季节性生产不平衡。西藏草原是低草产区,能够供刈割的草地类型较少。每年每头(只)家畜贮草不足10 kg,仅够2~3 d的补饲量[19-21]。山南地区沿江各地饲草奇缺,部分高寒草地约有五分之二以上鲜草产量仅750 kg/hm2左右[14]。冬季缺草5~6个月,每只羊每天缺草1.5 kg、缺料0.5 kg。草畜矛盾比较突出,牧业发展受到限制。那曲、阿里地区等高寒地区冬季缺草严重,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需要从山南、拉萨等地调运牧草。2009年阿里地区从贡嘎县调运饲草料80万t,那曲地区从林周县调运牧草43万kg。

栽培草地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的最佳途径,是突破草畜矛盾的制约瓶颈,是制约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22-26]。实践证明,在西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条件下,要持续、健康发展畜牧业,只有在海拔较低的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种植高产、优质的牧草,发展大规模的人工饲草料基地。栽培草地是西藏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当栽培草地占到草地总量的10%时,畜牧业经济效益可以翻一番。此外,栽培草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草田轮作培肥地力,高粱(Sorghumbicolor)与光叶紫花苕(V.villosa)、箭筈豌豆轮作可代替72 kg/hm2氮肥[20]。

山南地区有较好的水利资源和条件,有进行草田轮作的农田和荒滩荒坡,有种植牧草的技术和经验。建立优质高产饲草料基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稳定发展牧业生产,增加群众收入。

3.2栽培草地产草量低,加强以水利为主的栽培草地配套建设 发展栽培草地要树立水利设施先行的观念,加强栽培草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栽培草地的生产条件,提高牧草产量。对于没有灌溉设施的栽培草地,要开展配套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水利设施配套不足、灌溉不太方便的栽培草地,要完善水利配套建设,建成标准化的灌溉栽培草地。

3.3依托栽培草地,发展牧草产品产业 按照发展草产业的路子,建立草产品龙头企业。以连片的、规模化的栽培草地为基地,增加牧草收割、搂草、打捆、粉碎、成型等收获加工机械,为种草、生产标准化的草产品服务。

[1] 山南地区行署办.山南地区2009年黄牛改良势头强劲成效明显[EB/OL].(2009-11-24)[2010-08-01].http://www.xznjw.gov.cn/hw/news/more.asp?id=46594.

[2] 琼达.西藏草地建设现状[J].草业科学,2003,20(1):72-73.

[3] 李生鸿,扎西,仓木拉.一年生牧草引种试验总结[J].中国草原与牧草,1986,3(5):21-24.

[4] 杨玉堂.开发山南沿江荒滩荒坡种草植树的初步设想[J].西藏农业科技,1986(1):58-60.

[5] 西藏山南地区发改委.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以工代赈建设成就和工作思路[EB/OL].(2007-09-10)[2010-08-01].http://dqs.ndrc.gov.cn/gzdt/t20070910_158256.htm.

[6] 李文健.山南农牧特色产业投资6 535万[EB/OL].(2010-05-07)[2010-08-01].http://www.chinatibetnews.com/caijing/2010-05/07/content_458833.htm.

[7] 拉巴次仁,尕玛多吉.去年山南地区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1-29(第2版).

[8] 李国庆.山南力争实现生态农业新突破[EB/OL].(2003-06-26)[2010-08-01].http://www.chinatibetnews.com/huanbao/2003-06/26/content_13609.htm.

[9] 山南地区行署办.山南农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EB/OL].(2004-09-14)[2010-08-01].http://news.sina.com.cn/o/2004-09-14/09523659733s.shtml.

[10] 李文健,王杰.山南地区农牧业生产态势喜人[EB/OL].(2006-06-15)[2010-08-01].http://news.sina.com.cn/o/2006-06-15/02179205652s.shtml.

[11] 山南地区行署办.西藏山南地区农牧业工作会议胜利召开[EB/OL].(2007-03-14)[2010-08-01].http://www.foods1.com/content/167960/.

[12] 山南地区行署办.山南地区召开农牧业及黄改工作会议[EB/OL].(2008-09-01)[2010-08-01].http://www.xznjw.gov.cn/hw/news/more.asp?id=24684.

[13] 王杰.隆子县黄牛改良率达80%[EB/OL].(2007-09-17)[2010-08-01].http://chinatibetnews.com/xizang/shannan/2007-09/17/content_119715.htm.

[14] 多立安.国外栽培草地的建设管理及发展我国栽培草地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1(1):49-53.

[15] 李文健,马静.山南地区推进七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EB/OL].(2010-05-06)[2010-08-01].http://www.chinatibetnews.com/caijing/2010-05/06/content_457934.htm.

[16] 王杰.山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纪实[EB/OL].(2006-01-31)[2010-08-01].http://news.sina.com.cn/c/2006-01-31/06478109359s.shtml.

[17] 李文健.“十一五”山南农牧业基本建设显成效[EB/OL].(2010-05-28)[2010-08-01].http://www.chinatibetnews.com/caijing/2010-05/28/content_475208.htm.

[18] 柯建华,梁军,马静.黄牛改良让山南地区走活“牛路”[EB/OL].(2010-01-10)[2010-08-01].http://www.fullcome.cn/news_1.asp?pnews_id=653.

[19] 魏学红,郑维列.浅谈西藏栽培草地的建设[J].西藏科技,2006(5):53-54.

[20] 曹仲华,魏军,杨富裕,等.栽培草地在西藏的地位与发展前景[J].草业与畜牧,2007(4):49-52.

[21] 苏大学.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J].草地学报,2005,13(1):44-47.

[22] 郑伟,朱进忠,胡跃高.新疆栽培草地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9,12(3):26-33.

[23] 邰继承,张丽妍,杨恒山.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草产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9,26(12):82-86.

[24] 董文斌,马玉寿,董全民,等.退耕还(林)草多年生栽培草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J].草业科学,2010,27(4):46-50.

[25] 董文斌,马玉寿,董全民,等.退耕还草多年生草地地上生物量及牧草营养成分研究[J].草业科学,2010,27(2):54-58.

[26] 纪亚君.青海省牧草育种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27(2):86-92.

猜你喜欢
饲草料种草饲草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