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医学期刊引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论文分析

2011-05-12 06:18孟文辉曹霞杨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载文医学期刊

孟文辉 曹霞 杨华

1 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 (沈阳 110102)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图书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是中国科协统一管辖下、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介绍我国运动医学研究成果的国家级专业生物医学学术刊物,反映我国运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国内外运动医学学术交流。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医学类核心期刊。因此,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载文被引情况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运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中作者对该刊载文的借鉴和吸收情况,以及这一学科的核心作者及文献的传播利用情况,还可考察该学科的研究动向、现状。笔者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hinese Medical Citation Index,CMCI)对该刊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力求得到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为我国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和《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编辑出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以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刊载的论文和被引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在CMCI“期刊”项中选取“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分别检索2000~2009年各年度发文和论文被引用情况,对检索出的数据浏览并保存,再用EXCEL软件对套录下来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对数据的统计作以下说明:(1)在统计作者时,只限论文的第一作者;(2)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数据截至2010年第9期。主要文献计量学统计指标有:各年度发文被引率、单篇平均被引次数、单篇论文被引情况、作者被引情况、被引作者的地区和高产机构分布以及主要引用期刊。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载文被引基本情况

一种学术期刊载文被引用的多少,是该期刊学术水平和质量的最好测度。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发文被引比例为56.00%,2002年发文被引比例达78.24%,见表1。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数量较多,单篇平均被引3.25次,此值高于《中国药理通报》和《中华男科学》2001~2003年单篇平均被引1.33和1.32次[1,2],但低于《中华骨科杂志》2005至2009年单篇平均被引5.62次[3]。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载文被引情况稳定,说明其发表的论文学术价值较高,被引半衰期较长。

表1 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载文被引基本情况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单篇被引5次以上(含5次)共234篇,占总被引篇数的22.57%,共被引1873次,占被引总频次的54.37%,高水平论文较多,见表2。

表2 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单篇被引情况分布

高被引论文反映了我国运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重要进展,反映了运动医学的历史以及现状,还提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从高被引论文可以看出,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和运动性疲劳诊断标准的研究备受关注,见表3。

表3 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

2.2 被引文献的作者情况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被引的1037篇文献中,共有国内外作者662人,十年间作者最高被引论文数为10篇,作者被引篇数3次以上(含3次)的有84人,占被引作者总数的12.69%,见表4。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核心作者群,被引20次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排名见表5,敖英芳、金其贯和常芸等作者发文被引频次较高,说明这些作者的研究方向备受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

表4 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作者发文被引篇数的分布

2.3 被引作者地区分布

被引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范围较广。1037篇论文的作者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总被引频次较高。尤以北京最为突出,占37.74%,以上三省(直辖市)的作者占全部被引作者的59.92%,见表6。我国运动医学方面的研究与成果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这主要与这些地区技术力量雄厚,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较为发达有关。

2.4 被引作者机构分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2009年发文被引40次及以上的机构共有15所,共被引550篇,被引用了2026次,占全部被引频次的58.81%,见表7。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被引篇数和被引次数都位居第一,其次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体育学院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分别位居第二至第五,五所机构共计被引353篇,占被引论文总数的34.05%,占被引总次数的38.80%。这表明五所机构有着一批高水平的作者群,其研究成果在运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表5 2000~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发文被引20次以上的第一作者排名

2.5 引用期刊分布

通过对某刊被引文献的期刊分布统计,可大致看出某一期刊载文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该刊的读者群及影响范围[4]。本研究只统计了医学期刊引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情况,体育科学期刊引用情况未被统计之中。2000~2009年有557种期刊引用了《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

共计3445次。其中只引用1次的有211种,占引用期刊总数的37.88%;引用2次的121种,引用3~5次的129种,引用6~10次的60种,引用11~19次的22种,引用20次及以上的14种,占期刊种数的2.51%,占引文总量的50.30%,见表8。引用期刊排名前14位的期刊均为与运动医学紧密相关的期刊。

表6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2009年刊载论文被引频次地区分布

表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2009年刊载论文被引频次20次及以上的高产单位分布

表8 2000~2009年引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次及以上的期刊及引用频次分布

3 总结

本次分析研究采用的是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故只反映了医学期刊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的关注和影响程度,还不能全部呈现《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整体被引情况。医学期刊中引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期刊种数多,该刊在医学期刊中影响范围较广。该刊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核心作者群,其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杨华,霍保方. 1999~2003年《中国药理学通报》被引分析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3):381-384.

[2]杨华.《中华男科学》被引分析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1):70-75.

[3]杨华,曹霞. 2005至2009年《中华骨科杂志》载文被引分析. 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2):1241-1246.

[4]杨华.《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1):48-50,45.

猜你喜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载文医学期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刊核心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重要声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稿约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稿约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