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1-05-22 08:12高小红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纺织品课程体系设置

高小红 孟 亮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初期的重要环节。项目课程体系并不仅仅指项目课程,而是指以项目课程为基本思想所开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随着职教课程开发实践的深入,课程体系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不仅仅是要研究单门具体课程,更要研究整个课程体系;不仅仅要进行单门课程的内容改革,更要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组织改革。只有变革了课程组织,建立了新的以任务、项目为参照点的课程体系,才可能进行单门课程内容的彻底调整,才可能使项目课程改革不流于形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科学、完整、合理、有效学习的目的。因此,依托于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我们在项目课程开发之初,首先进行了纺织品行业、企业的充分调研,进行了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能力分析,之后,进行了把前期成果转化为可实施的课程产品的项目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具体问题,一一解决后,深感收获良多,尤其认识到,项目课程体系设计必须遵从一定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手段与方法。

一、严格依据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因为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学生和本专业的教学特点,所以课程设置是由教师完成的,但由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操作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容易受传统课程设置的束缚,甚至由于习惯或利益的原因不愿意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仅对课程结构进行微调,或权宜地采取分阶段改革的策略。这样的做法将会使后续的课程设计工作非常艰难,甚至很可能成为徒劳。因此,在讨论具体的课程设置之前,我们首先确立了“任务优先”的理念,即要求每一位教师“忘却”原有的课程设置,抛开个人的利益关系,严格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任务,进行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二、在对任务逐一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

所谓逐一讨论,就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我们对其中的任务(可能是工作领域)一个个地进行讨论,讨论针对某工作领域是否需要设置课程,如果需要设置课程,那么是设置一门课程还是多门课程。在这一环节,首先要剔除那些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别训练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然后,对知识容量适当、需要独立设置课程的任务,直接转换成某一门课程。如针对展示陈列工作领域的展厅、卖场的陈列设计任务,就直接转化为单独的对应课程——纺织品陈列设计;而对于知识容量过大的任务,如面辅料设计开发,由于该任务与图案、织物都密切相关,仅仅设置一门课程是不够的,难以完成对职业知识、能力的构建,所以设置多门课程——家纺图案设计、图案工艺实训、家纺面料识别与应用与之相对应。

三、任务的合理归并

我们强调任务与课程对应,并不是说所设置的课程与工作岗位的任务是一一对应的,因为岗位的任务组织方式考虑的是岗位之间的分工,而课程的任务组织方式,则必须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顺序和教学组织的方便。因而,在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根据需要,把比较接近的工作领域进行了合理的归并,使工作岗位的任务组织规律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如针对制板工作领域的结构设计、打板任务,样品制作工作领域的打样任务,我们依据结构设计、打板与打样工作任务连贯性、相关性强的特点,依据过于零散的课时会使教学过程难以整合的教学规律,把结构设计与打板、打样这两个密切联系的工作领域进行合理的归并,设置为纺织品结构设计与工艺一门课程。

四、任务的合理拆分

现代教育理论的情境教学要求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必然要求把普遍化的知识转化为特定情境的知识。对于过于宽泛的工作领域,如果仅仅设置一门课程与之对应,将很难创设特定的情境,不利于学生学习具体的职业知识,从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一些宽泛的工作领域,在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结合项目进行了合理的拆分。如针对纺织品设计的工作领域,要求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搜集资料和流行分析能力;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面料选择及运用能力;产品造型能力;设计思维的图形表现能力;一定的制板与打样能力;文字表达与语言交流能力,所以此时就需要结合项目拆分出多门课程——纺织美术基础、家纺面料识别与应用(与面料开发工作领域重合)、家纺产品造型设计、家纺结构设计与工艺(与制板工作领域重合)。当然,其中的一些课程可能与其他工作领域拆分出的课程相重合,有待下一步归纳整理。

结合项目对工作领域进行拆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选择项目的典型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即不同项目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差异,是否足以使它们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培养。如针对纺织品跟单工作领域,有人建议设置纺织品业务跟单与纺织品生产跟单两门课程,但通过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这两种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是同一能力的不同阶段,其差异不足以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来培养,因此,仅设置一门对应课程——纺织品跟单。

五、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课程体系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体系,其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培养某个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项目课程体系中的项目课程首先要有唯一的课程目标,而且课程名称应突出任务特色,反映课程的学习目标。专业核心课程当然更是如此。

在对本地区纺织品企业充分调研、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图案设计与表现、造型设计与表现、绣花、绗缝设计与工艺、制板与打样、展示设计是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能力,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依据这些能力我们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并命名为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纺织品结构设计与工艺、纺织品陈列设计、纺织品跟单。课程名称明确地表达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如图1所示。

六、直接依据工作领域(而非支持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

在依据任务讨论课程设置时,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即从支持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如针对纺织产品设计开发这一工作领域,有人建议设置形态学课程。这门课程自然与纺织品设计开发能力的形成相关,但它与该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在相关能力形成中的作用非常微弱。这样的做法与项目课程设置的思路完全背道而驰,很容易使课程体系回归到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是我们在项目课程开发中要极力避免的现象。因此,针对纺织产品设计的工作领域,我们首选纺织品造型设计这门课程与之对应。

七、设置面向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尽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按照工作逻辑进行建构,有利于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但是在项目课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并不足以满足他们适应未来多变的工作环境,所拥有的技能学习的时间,也不可能使学生的技能达到非常娴熟的水平。因此,为了弥补项目课程的这一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还是设置了针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只是这些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会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如纺织美术基础、专业摄影、专业计算机操作、专业英语、中外染织史等等。当然,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项目课程中以应用的形式仍会继续出现。

八、项目课程体系的编排

在确定了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以后,将进一步对这些课程的展开顺序进行编排。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展开是由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顺序,而依据经验递进原理,课程的实施顺序应按学生的经验发展规律展开,使课程与学生曾经的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展开顺序与传统教学模式正好相反,是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这样的展开模式,切入点具体,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近,使其容易理解,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经验的建构规律,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课程体系由素质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构成。其中素质课程模块对应普通文化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对应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基本技能课程、项目课程以及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编排中,我们将项目课程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其与普通文化课程并行;同时又将项目课程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交替开设,先开设见习、模仿类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再开设综合技能类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而项目课程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穿插其间;基本技能课程开设在前,理论课程开设在后,其功能在于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促进对实践过程的理解。

最终,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方案如图2所示。

总之,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整个项目课程开发的作用显著。但同时,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作为开发主体的教师深入其中,并因地制宜地进行研究、实践与修正。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才可能开发出科学、实用、特色浓厚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才可能将项目课程开发进行到底,才可能促进学生科学、完整、合理、有效地学习。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19-21.

[3]徐国庆.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J].职教论坛,2009,(6):04-07.

[4]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78-82.

[5]郝超,蒋庆斌.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6):36-39.

[6]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8,(19):5-11.

猜你喜欢
纺织品课程体系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