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COPD患者静息肺功能测定及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1-05-23 07:05张雪岩
山东医药 2011年43期
关键词:耐量静息稳定期

张雪岩

(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病情进展患者弥散功能和运动能力均降低,最大有氧代谢能力亦相应明显降低,静息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1~3],对于COPD的诊断、预后分析及治疗方案拟定均有重要意义。2008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对32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静息肺功能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最大携氧量(VO2max)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32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男24例,女8例;年龄52~71岁,病程5~38(18.1±2.3)a,身高160.5~180.0cm,体质量63.2~74.5 kg。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均除外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脏疾病、神经肌肉疾患及近期呼吸道感染。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一般资料与COPD组具有可比性。

1.2 肺功能指标测定 ①静息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量肺活量的比值(FEV1.0/FVC)、、FEV1.0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0%)、最大通气量(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②VO2max:采用负荷递增至症状自限的运动方案[4]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记录VO2max。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指标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肺功能指标见表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VC、FEV1.0、FEV1.0%、FEV1.0/FVC、MVV 和DLCO与VO2max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r值分别为0.83、0.76、0.73、0.69、0.85 和0.79)。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肺功能指标 COPD组(n=32) 对照组(n=20)FVC(L) 3.54±0.82*4.53±0.96 FEV1.0(L) 2.34±0.60* 3.48±0.71 FEV1.0%(%) 76.32±5.63* 96.48±10.25 FEV1.0/FVC(%) 62.55±5.38* 76.80±5.46 MVV(L/min) 87.26±21.20* 122.54±25.31 DLCO(%) 13.52±2.48* 16.30±4.02 VO2max(L/min) 0.99±0.27*1.26±0.38

3 讨论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一般认为,随着病情进展COPD患者肺毛细血管床逐渐减少,气体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失衡,从而导致弥散功能降低[5]。静息肺功能是目前临床用来诊断COPD的常用指标,且多根据FEV1.0/FVC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但对部分肺功能改变较轻微的COPD患者(尤其是轻度或尚无症状者),临床上不能或难以及早发现和诊治,故静息肺功能尚不能全面、综合评价COPD的病理生理改变[6,7]。COPD 患者在出现弥散功能障碍后,势必发生运动耐量不足,而运动耐量和静息肺功能一样也是评价COPD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肺运动试验是利用一定的运动负荷进行心肺功能评价的方法[8],可观察COPD患者运动生理变化,从而对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为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运动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显示,COPD组FVC、FEV1.0、FEV1.0%、FEV1.0/FVC、MVV、DLCO 及VO2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 FVC、FEV 1.0、FEV1.0%、FEV1.0/FVC、MVV 和 DLCO 与VO2max均呈显著正相关。提示COPD患者同时存在通气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运动耐量明显下降;气流阻塞越严重,运动耐力就越低下。

综上所述,稳定期COPD患者静息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均有所减退,且两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此两项指标可综合评价COPD病情进展、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宋莉红,马卫华,冉瑞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8):963-964.

[3]徐永健,谢俊刚.国内外COPD流行病学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14-16.

[4]Albouaini K,Egred M,Alahmar A,et al.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and its application[J].Postgrad Med J,2007,83(985):675-682.

[5]黄俊伟,陈正贤,方年新,等.COPD弥散功能与运动耐量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43.

[6]Ige OM,Olarewaju RK,Lasebikan VO,et al.Outpatient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dian J Chest Dis Allied Sci,2010,52(4):197-201.

[7]Mohapatra PR,Janmeja AK.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dian J Chest Dis Allied Sci,2010,52(4):203-206.

[8]丁海菊,王浩彦,徐秋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弥散功能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5):309-310.

猜你喜欢
耐量静息稳定期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提取纯化研究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晓率调查分析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