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州-白银经济圈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2011-05-30 03:19朱麒名
中国矿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白银经济圈经济区

朱麒名,苏 文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北京100083)

近年来,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和科学制定 “十二五”发展规划,甘肃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新发展战略。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产业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组团发展就是支持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整体推进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1]。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的29号文件中,又明确地提出规划和建设 “兰白核心经济区”的战略导向[2],其目的就是要以建设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带,重塑兰白经济圈的龙头带动作用。

1 兰白两市的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

1.1 主要经济指标。

据统计,2009年兰白经济圈建设现状的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1.2 丰富的矿产资源

1.2.1 兰州市矿产资源概况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矿点159处,主要有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黏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t,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t,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满足兰州的近期要求。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个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

表1 2009年兰白经济圈建设现状的主要指标

1.2.2 白银市矿产资源概况

白银地区贮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20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官方在据市区10km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 “白银厂”。从 “一五”到现在50多年的创业发展中,白银地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形成了融地质、基建、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综合利用、科研于一体的比较完整的有色金属生产体系。

白银是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到目前白银市煤炭生产能力已达到800多万t,2007年,煤炭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3.68亿元,同比增长41.31%;累计生产原煤1056.62万 t,增长15.72%。电力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19.25%;电量 139.18亿 kWh,增长30.96%,其中:火电 121.14亿 kW h,增长37.1%,水电18.04亿kWh,增长0.69%。2010年煤炭行业实现税收 66115万元,同比增长34.82%,占全市总收入的37.86%。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为发展电力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黄河上游甘肃段已规划和建设的水电站中有3座位于白银境内,大峡水电站和靖远火电厂 “水火相济”,已建成总装机容量170万kWh。

1.3 兰州市和白银市的优势产业和产品

兰州市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如表2所示。工业方面主要有: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生物制药、电器电缆、烟草工业、能源电力;农业方面主要有百合、经济桃林、瓜果,耕地面积210153hm2;商贸方面主要有:批发市场,贸易通道;铁路和高速公路等。

白银市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参见表2。工业方面主要有: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有色冶金产品占全省的37%,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化工、稀土、建材;农业方面主要有马铃薯、粮食、小杂粮、肉羊、蔬菜等。耕地面积299726hm2,黄河流经全市212km,30%的耕地是有效灌溉面积。

表2 兰州和白银的优势产业及产品

1.4 城市集群发展的国内外成功范例

规划和建设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这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典型。德、美、日、加、法等国以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等三大都会的GDP占美国的67%;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大阪等三大都会的GDP占日本的70%。我国国内也有比较成功的范例。比如,珠三角都市经济区的GDP约4万亿元,占全国的10%;长三角洲经济区的GDP约8万亿元,占全国的20%;环渤海湾经济区的GDP约7.5亿元,占全国的9%[3]。

2 兰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1 关于兰白区域发展关系的演变

从2000年到2010年,兰州与白银的区域发展关系问题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提炼。由 “十五规划”时期的 “兰白经济区”变为 “十一五规划”的 “兰白经济一体化”。2009年9月在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会议上,提出建设 “兰白经济圈”的构想,2010年国务院起草 《国办47条》的时候,同时确认 “兰白经济圈”和 “兰白核心经济区”的概念。不论是经济一体化还是都市经济圈,或者核心经济区,都是围绕 “中心带动战略”的。

2.2 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是制度影响。制度因素主要是政府关系问题,考虑运用一个政府来管理兰白的同步发展问题。比如,兰白只保留一个党委,可以同时设立两个政府,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统一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问题共同讨论决定。二是思路影响。可以考虑围绕 “产业互补、地域对接”的思路来建设。重点解决好四大建设问题:兰州 “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如何形成;兰州新区的规划与建设能否顺利展开;兰白对接产业带 (皋兰工业集中区);刘川工业集中区 (白银产业延伸区)。三是战略定位。这就是对 “兰白核心经济区”在全国、全省、省内的三个意义上的定位。全国定位:西北西南重要交通枢纽、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西部定位:这也是实际定位,西部产业转移第一平台、西北西南铁路中心枢纽、西北商贸和物流平台、青藏工业资源开发平台和输转通道;省内定位:兰州是全省的经济轴心区,白银是兰白核心经济区的延伸区。四是政策利用。建设兰白核心经济区一定要开发和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要在政策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目前,主要要通过认真学习和开发利用好五大政策:《国办47条》、西部大开发后10年政策、资源城市转型政策、创新城市政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等。要在政策中研究和开发出项目和思路。

2.3 兰白中长期战略决策要考虑的动态因素

一是各种开发区的科学规划、布局和建设。兰州市有新区建设、皋兰工业集中区、秦王川工业园区、大型企业 “出城入园”、“一区多园” (包括七里河彭家坪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和平科技园、盐场堡生物制药产业集中区、秦王川高科技产业园、回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4]。白银市有刘川工业集中区、景泰能源区、平川能源区、平川瓷都、工业长廊等。二是交通大枢纽建设对兰白的发展影响。“北货南客”、兰州新三桥、兰白双通道、四条铁路、轻轨等。三是城市功能区的分解与合理布局的影响。今后兰州的长远发展,从城市功能区划上看要做很大的调整,这就是生产功能与福利功能分区设置,这主要集中在搬迁企业上。四是甘肃省和国家对兰白的项目安排的影响。比如,铁路项目、航空项目、生态林项目、石油战略储备库项目等[5]。

3 科学策划兰白经济圈的几点建议

3.1 认真分析都市经济圈的外部环境

依据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实施中心带动战略的环境建设必须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要研究透大环境问题,处理好中心带动战略与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复苏以及周边省区的战略和政策对接问题。坚决实施外联内推的对策,研究周边省区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探索与中心经济区经济开展实质性对接的最佳途径和对策,处理好与西北省区的经济合作关系,特别是要重视陕、甘、青中亚贸易通道,构建西藏、青海、甘肃经济贸易走廊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要解决好小环境建设问题,重点是区域内的市场全方位开放、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取消、铁路公路民航几大交通运输形式对接疏通、黄河河谷灌区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城市废水废气的集中处理等。

3.2 竭力打造中心都市圈的新经济体系

实施中心带动战略必须首先对兰白都市圈进行改造和创新,建立新的都市经济体系,这是发挥中心带动作用的前提条件。从长远的发展前途来看,兰白都市圈新经济体系的构造首先要设计好产业布局,解决好区域经济的生产力匹配关系。具体思路就是要明确建设兰白大经济圈与小经济圈。所谓大经济圈是指兰州白银产业长廊,包括兰州经济核心区、皋兰经济连接区、白银高新技术开发区、刘川工业集中区、平川新能源经济区等在内的带状产业集群。所谓小经济圈是指兰州、白银两个重点经济区的自身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就基本可以建设起能够带动周遍地区发展的经济动力源。要 “三点式”构思兰白经济圈,这个经济圈有外圈与内圈之分,即从内圈看有两个区:兰州经济区,包括城关商贸科技区、西固石化工业区、红古能源新材料区、榆中新型工业区、永登建材工业区等;白银经济区,包括白银区、平川区和景泰 “三角经济”。

3.3 用长远眼光策划经济中心带动的产业导向

兰白经济圈的中心带动战略选择,在产业导向上要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导向、特别是对甘肃省、兰州市的战略定位相一致,要从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构建新的产业和产品生产链条。考虑到在 “十二五”时期我省的交通和能源条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已经明确到把许多重要的产业项目安排在甘肃省,比如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风电基地、新型材料等[6]。为此必须明确,国家对甘肃和兰州地区的战略定位仍然是以重化工业和新型工业为主的,这个原则千万不能丢。要在工作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如钢铁工业、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电器电缆、自动车床、反光材料、生物制药等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科技农业、加工出口等方面有所突破。

3.4 明确产业中心带动战略的方向和目标

考虑到目前已经立项的国家项目、省级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今后的中心带动战略在带动方向和目标上应该相对集中、聚焦到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在制度创新方面,重点要解决好国企市场化经营方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政府管理模式转型等[7],成为全省推进改革的前沿阵地。二是在推进工业化方面,重点要解决好传统优势产业的集群建设、乡镇企业的搬迁集聚、各类工业开发区的治理、农业工业化等。三是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方面,重点要解决好产业优势更加聚集、全面实施加工型农业战略、劳务经济的结构优化等方面。四是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重点要解决好旅游产业品牌化、文化产业国际化、新型城乡金融体系建设、城乡大市场体系构建、重大民生工程等。五是在城市化建设方面,重点要解决好兰州作为省城的空间拓展问题。六是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重点要解决好农村标准高中项目、高等教育与主导产业配套、中青年农民技能培训、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和扩大就业上。

3.5 在规划和政策创新上要有新突破

中心带动并不仅仅是个战略问题,也是重要的规划原则和政策问题,兰白经济圈要真正发挥好中心带动作用,起到领航舰的功能,必须在规划的方法和政策的执行机制上认真做好文章。一是省级规划只制定原则性、战略性、长期性、布局性是内容,不宜太具体和太细致。这有利于发挥市县的创造力。二是省上对于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只提出全省的总体速度控制目标,各地的具体增长速度由各地根据可能性条件自行确定,可以有一定幅度的弹性。三是要认真研究2000年以来国家在甘肃立项的国家项目的结构和特点,从中总结出若干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今后的申报国家项目中比较准确,争取多立项国家项目。四是要认真做好对国家项目的配套服务和后续项目开发。积极帮助国家项目执行单位顺利完成征地拆迁、招收民工、建筑建材、工程移民、环境绿化等问题。

3.6 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协调转型问题。法国1963年成立了由政府10多个部门组成的矿区重组部门小组,负责全国煤炭矿区重振工作。二是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德国转型资金大部分有政府负担,有一部分由较好的企业负担。这些资金来源于:资源保护税、企业保证金、对破坏、污染环境者的处罚金、打击破坏资源犯罪的收入等[8]。三是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法律手段,明确政府和企业在资源开发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四是发展新兴产业。日本九州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几年间共建成70多个开发区,吸引了三菱重工、日产汽车、日本造船公司等一大批企业,成为日本重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四是实施人员培训安置政策。法国一些企业在加强技术培训、促进从业人员转岗再就业的同时,发展新兴企业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9]。

4 结语

国务院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29号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人号的政策环境,兰州白银两市需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积极发挥政府职能,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全面发展,尽快完成兰白经济圈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1]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R].2009.

[2]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R].2010.

[3] 刘纯彬,等.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一般经济转型比较 [J].开放导报,2009(3):57-61.

[4] 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规划思路报告[R].2010.

[5] 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空间布局报告[R].2010.

[6] 吴强,周进生.金融危机下的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J].中国矿业,2009,18(3):10-18.

[7] 夏青.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及其对策[J].中国矿业,2009,18(1):46-49.

[8] 余绍泽.中国稀有矿产资源的贸易战略思考[J].有色金属 (矿山部分),2009,61(01):77-78.

[9] 江升,苏文.西北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特殊约束机制[J].中国矿业,2010,12(增):92-97.

猜你喜欢
白银经济圈经济区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