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红枣产业发展成效及启示

2011-06-07 06:49何天明艾合买提艾麦尔
园艺与种苗 2011年4期
关键词:亚平红枣农民

何天明,艾合买提·艾麦尔

(1.新疆若羌县林业局,新疆若羌 841800;2.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HE Tian-ming et al(Xinjiang Ruoqiang County Forestry Administration,Ruoqiang,Xinjiang 841800)

2001—2011的10年间,科学发展观在新疆若羌红枣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剖析这一实例对于其他地区发展干果产业具有深远意义。

1 难题

新疆若羌县是一个深居塔克拉玛干腹地十分偏僻落后的农业小县。全县人口不足10万,少数民族占到60%。县辖面积居全国之首(20.23万km2),由于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人均耕地不足0.3 hm2。地处甘、青、新、藏4省区交汇处,交通不便,最近的城市库尔勒也距430 km。全年大风、浮尘、扬沙、沙尘暴平均多达102.5 d,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困难,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从解放以来一直戴到了21世纪。

在这样一个极其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摆在各届县委、政府领导面前的严峻现实。2001年新上任的张亚平书记意识到要解决若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难题,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但如何调整即引导农民种什么,走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为破解这一困扰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张亚平在若羌小县导演了一场后来轰动全国的“楼兰红枣”的传奇故事,他本人也因在红枣产业发展上的卓越成绩而成为自治区林果行业唯一的“非科班出身”首席科学家之一。

2 解题

认识、了解县情并分析和剖析县情,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张亚平书记发现传统的棉花产业由于用工成本的增长和市场价格的扑朔迷离,在若羌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全县唯一上规模的矿业——石棉因替代产品的出现每况愈下。但调查中发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零星从内地引进定植的新郑灰枣在若羌这一沙漠地区一枝独秀,品质远远高于原产地河南新郑,经济效益显著,只是面积太小,规模效应不明显。另外,在该县发展红枣这一干果树种,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有效避开干旱、风沙灾害严重、产品贮运难的劣势。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家正在发展退耕还林工程,红枣作为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可享受到政策优惠,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审时度势,在全县高水平、大规模地按产业化模式发展红枣产业才是破解若羌县域经济难题的不二法门。10年来,张亚平给周围的干部、农民传授“枣业富民经”,带领大家走进枣业致富之路。

张亚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在“胡杨精神”的激励下,以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炽热情怀和无限忠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在2000—2007近8年时间里,带领新疆若羌各族干部群众向恶劣自然环境挑战,科学布局并组织实施0.67万hm2红枣生态经济林特色林果产业,建设中国最优红枣基地,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目标,绿洲生态改善,农牧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09年)。若羌县获科技兴新标志性工程、全国绿色小康县等殊荣。张亚平书记个人获2003—2007年度科技兴新贡献奖、2005年全国绿化奖章、2007年获自治区首批林果首席专家称号、2006年获“地球奖”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红枣书记”。

3 破题

为纵深推进“枣业富民”战略,张亚平书记一班人早在2001年就率先制定了《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全县红枣的品种选择、模式选择、阶段性目标及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设立了红枣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了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组、科技人员分片承包的有效机制。在产业推进过程中,除自育红枣苗木外,还远赴内地省区调运优质枣苗,并引导农民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进行规范种植(图1),大力发展“楼兰红枣”产业。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1.3万hm2、1 800万株,人均占有枣树1 000株。在红枣经济效益的强势拉动下,2010年,若羌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1万元,成为全疆首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县,位列西部12省区第1位。红枣已真正成为若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对于一个9年前还在积极申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 400余元的县来说,能取得如此成效不禁让人叹服。

4 “楼兰红枣”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4.1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的科学引导不可缺少

科学的工作方法来自科学的思维。实现县域科学发展,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不行,还必须具有科学思维指导的科学方法。政府如何引导农民上路,若羌张亚平书记的做法就是“言传身教”。

发展红枣产业,首先要获得农民的认同。①带领导各族干部深入农村,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引导农民算经济帐,将红枣产业可观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棉花种植进行对比,使农民在科学对比中看到发展红枣产业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讲红枣、人人懂红枣”的喜人局面,为红枣产业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②是用典型引路,积极发掘红枣种植先进典型。铁干里克乡布拉克村被誉为“红枣大王”的郭凯,1986年开始种植红枣,现种植面积2 hm2,2001年发展红枣之初,张亚平曾向他“取经”。2005年他的枣园平均收入达到了7.5万元/hm2,总收入达到了16万元。通过这些种植户典型的现身说法,激发广大枣民要种红枣、种好红枣的决心。

政府是县域科学发展的第一助推力,特别是象若羌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小县,加强政府的行政力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楼兰红枣”10年成功秘笈之一就是政府始终成为这一产业培植的强劲推手。

4.2 始终以产业化标准引导,培植产业健康发展

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若羌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提高品质为重点,不断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精品红枣产业。

为发展红枣产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若羌县楼兰红枣地方标准》和《红枣栽培技术规程》,对土壤管理、定植、修剪、施肥、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图1)。县成立了“红枣科技服务中心”,乡、村成立“红枣技术管理协会”和“红枣管理技术协作小组”,以普及红枣管护技术。同时,推广“红枣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已建成的库尔贵村66.7 hm2示范基地,包括标准化示范点60个、示范户50户,加快了先进技术在全县的推广应用。2007年启动的“红枣实用技能素质工程”,采取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合格者将得到县人事、科技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持证者可为红枣种植户提供有偿服务。为保护楼兰红枣优良品质、提升品牌形象,若羌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和保护若羌红枣品质的实施意见》,对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质量检测、病虫害防治、包装标识、红枣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有机肥使用等提出了具体措施。科技为若羌红枣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1 枣树的防寒栽培和标准化枣园

4.3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

坚持把产品营销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若羌红枣种植、加工、销售管理办法(试行)》和《若羌红枣营销手册》。通过乌洽会、西洽会、林博会、农博会等平台,采取组建以及招商引资等方式,使“楼兰红枣”“好想你枣业”等一批红枣龙头企业和特色果蔬交易市场落户若羌(图2),红枣销售渠道畅通了,农民种枣更放心了,红枣产业也从一开始的行政推动逐渐转变到经济效益拉动的正轨上。

目前,全县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3家,达产后可形成年加工5万t红枣的生产能力。2011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产值将达到2.4亿元,辐射带动农户4 000户,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岗位1 678个,带动农民人均收入8 315元。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红枣产品集约化管理,成立红枣专业合作社 13家,注册资金2 818万元,成员总数1 100人,带动农户3 32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75%。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民转变观念,通过合同、订单、技术服务和返还利润等形式,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供销相衔接的机制。

图2 枣高峰论坛上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张小平亲尝若羌红枣

5 结语

经过10年得发展,若羌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在若羌这一小县城不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儿已经变成了现实。“楼兰红枣”现象揭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典型案例,是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是如何做大做强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次成功实践。

[1]窦艳华.从若羌枣业的发展看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J].商业文化,2010,(11):165-166.

[2]杨洁,张艳红,高峰林.产地与品种对红枣品质的影响及质量评价[J].食品科技,2010,35(8):143-145.

[3]吴兆喆.若羌县:红枣树上有银行[J].绿色中国,2009(9):204-205.

猜你喜欢
亚平红枣农民
耕牛和农民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我爱家乡的红枣
农民
平抛运动潜能知识测试题
分红枣
机械能潜能知识训练试题
南海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