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鹃梅可食部分营养成分分析

2011-06-07 06:49戢小梅陈法志董艳芳
园艺与种苗 2011年4期
关键词:嫩茎粗脂肪嫩叶

戢小梅,陈法志,董艳芳,童 俊

(武汉市林业果树科研所,湖北武汉 430075)

白鹃梅(Exochorda racemosa)是蔷薇科白鹃梅属落叶灌木,多呈小乔木状,是一种集观赏、食用和绿化为一体的木本植物[1],产于中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省。株高3~5 m,总状花序,花白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倒圆锥形,花期4月,果期8—9月。白鹃梅是湖北武汉黄陂区的传统山野菜,具有独特的鲜味,历来为当地民间采食[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无公害绿色蔬菜的追崇,白鹃梅这一来自深山珍贵的山野菜逐渐走向餐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每年春天在盛花前将花蕾连带嫩梢、幼叶采下,用开水烫后凉拌或者和面蒸食,也可炒食,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也可以盐渍、晾干制成干菜长期保存以备食用,或制作罐头[3]。

我国白鹃梅野生资源极为丰富,但基本上还处于野生自生自灭状态,仅限于局部地区采集食用,利用率极低,有关白鹃梅的引种驯化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分析了白鹃梅不同器官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粗脂肪和硝酸盐的含量,旨在为白鹃梅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白鹃梅嫩叶(带嫩茎)、花蕾和花于2010年3月22日采自湖北省武汉黄陂区姚集镇附近的山坡,海拔约200~300 m处,共随机选取20株。

1.2 方法

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二甲苯萃取比色法测定[4];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4];粗脂肪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器法测定[5];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苯酚法测定[4];粗纤维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4];硝态氮的含量采用水杨酸-硫酸法测定[4];干物质的测定采用部分样品称鲜重,烘干至恒重,称干重[6]。以上各项指标均在采摘新鲜样品后立即进行测定。吸光度值均用75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鹃梅可食部分营养成分含量

由表1可知,白鹃梅花蕾、花及嫩叶(带嫩茎)的维生素C含量相近,其中花蕾的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花和嫩叶(带嫩茎);嫩叶(带嫩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6.8 g/kg,较花蕾和花分别高26.03%、42.08%;花蕾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为30.0 g/kg,略高于花,但远高于嫩叶(带嫩茎);花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67.9 g/kg,较花蕾高40.87%,嫩叶(带嫩茎)的粗脂肪含量最低,为33.9 g/kg;粗纤维含量以嫩叶(带嫩茎)最高,为20.2 g/kg,略高于花,花蕾中含量最少,为17.8 g/kg。

表1 白鹃梅可食部位营养成分含量

2.2 白鹃梅与几种常见山野菜营养成分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白鹃梅可食部分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0.77 g/kg,是香椿和荠菜的1.38倍,是马齿苋的3.35倍;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0.63 g/kg,远远低于香椿和荠菜,但高于马齿苋,是马齿苋的1.33倍;粗脂肪的含量为50.00 g/kg,远远高于香椿、荠菜和马齿苋,是香椿和荠菜的12.5倍,是马齿苋的10倍;粗纤维含量为19.03 g/kg,分别是香椿、荠菜、马齿苋的 1.27、1.36、2.72 倍。

表2 白鹃梅与几种常见山野菜营养成分[6]的比较 g/kg

2.3 白鹃梅可食部分硝态氮的含量

叶菜类和根菜类中常含有大量硝酸盐,在烹饪和腌制过程中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危害健康,因此,硝酸盐含量成为蔬菜及其加工制品的重要品质指标[7]。白鹃梅可食部分花蕾、花和嫩叶(带嫩茎)中硝态氮的含量分别为 0.079 0、0.108 6、0.112 2 g/kg,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8],可知白鹃梅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0.116~0.710 g/kg),也低于我国制定无公害蔬菜限量标准,属于1级无公害蔬菜,可以放心食用。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白鹃梅花蕾和嫩叶(带嫩茎)的营养成分都略高于花,究其原因,白鹃梅的盛花期为3月底,花的开放消耗大量养分,且开放之后由于纤维增多,口感相对较差。因此,白鹃梅可食部分的采摘时间以3月上旬至中旬为宜,采摘部位以未开放的花蕾和嫩叶(带嫩茎)为主。

(2)白鹃梅可食部分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常见野菜香椿、荠菜和马齿苋中维生素C的含量。植物中所含的天然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很多保健功能,如可以预防坏血病以及牙龈萎缩、动脉硬化,还可以治疗贫血,保护细胞和肝脏,还具有解毒的功能。同时它还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延缓细胞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9]。白鹃梅可食部分的粗纤维的含量也高于其他山野菜,粗纤维具有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能够防治便秘、预防肠癌;能改善血糖生成反应,降低餐后血糖含量,帮助治疗糖尿病;能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治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能控制体重,减少肥胖病的发生[3]。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可适当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易受到要求低脂食物的人们的青睐。因此,白鹃梅是一种营养全面合理、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色山野菜[6]。

(3)白鹃梅作为一种木本野生蔬菜,资源丰富,适应性强,其花蕾、花以及嫩叶(带嫩茎)营养全面合理,且具独特风味,制作方法多样且简单,其生长在山间基本未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故受到周边人民的青睐。由于目前对野生白鹃梅的研究甚少,除了民间分布区域农民采摘食用,白鹃梅还未正式走上都市人的餐桌,因此,开发这一健康山野菜意义深远。同时白鹃梅还是园林绿化的好材料,开发利用白鹃梅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1]周丽艳,秦子禹,张兴霞.白鹃梅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014-8016.

[2]裴红宾,杜新民.山野菜白鹃梅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1):49-50.

[3]赵玉平,魏学智,赵国建.中国温带野菜加工工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1.

[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3-248.

[5]王绣奇.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l06-108.

[6]魏学智,刘少华,师学琴,等.红柄白鹃梅营养成分的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657-1660.

[7]金一鸣.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机制和降低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28-8129,8174.

[8]GB/T15401—1994.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S].

[9]武文,詹秀环,宣亚文.碘量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45-9846.

猜你喜欢
嫩茎粗脂肪嫩叶
董长贵
叶用黄麻新品种帝王菜4号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文冠果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