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配合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1-06-08 01:46樊丽军崔占义孙树枝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天灸斑蝥痛风性

樊丽军,崔占义,孙树枝



天灸配合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樊丽军1,崔占义2,孙树枝2

(1.张家口市教育学院生化与基础医学系,河北 076500;2.河北省沽源县中医院,河北 076550)

观察天灸配合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天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5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天灸疗法能够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灸法;天灸;关节炎,痛风性;针药并用

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1]。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主要是从消除炎症反应,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等几个方面进行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炎痛喜康,苯溴马龙和ACTH及强的松等。这些西药最大的问题是毒副反应较大,而且治疗过程具有明显的反复性,疗效不太理想。笔者近几年采用天灸配合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50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2]

参照美国风湿协会(ACR)1997年制定的标准,以下三条中具备任意一条,①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②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③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的6项,即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炎症反应在1 d内达到高峰;单关节炎发作;可见关节红;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单侧跗骨关节受累;可疑痛风石;高尿酸血症;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无骨侵蚀的骨皮下囊肿(X线证实);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48 h内者;②年龄18~65岁者;③未用其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或已经停药30 d以上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假性痛风、急性风湿热、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尿酸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消化道溃疡患者;③精神病患者以及不能完成本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天灸治疗

斑蝥青黛天灸膏制作方法为,取雄黄、斑蝥(捡净杂质,除去足、翅)和青黛各1等份,分别烘培、研末,过80目筛,备用;再取上好蜂蜜适量,加入以上药末中均匀搅拌,成和面状膏剂,放置于褐色小口瓶中,再用塑料纸密封其口,放阴凉干燥处或埋于地下慢慢酿制备用。

采用角匙取自制斑蝥青黛天灸膏适量,摊在橡皮膏或伤湿止痛膏上,根据所选关节部位的大小确定橡皮膏的面积大小,药膏放置中心,摊平,呈圆形,其厚度一般以1.0~1.5 mm为度。然后在肢体关节肿胀处常规消毒,把制作好的橡皮膏药对准关节疼痛、肿胀处贴上,并固定牢固。如果患者多处关节疼痛、肿胀,每处都依上法用天灸膏贴敷治疗。约12 h后贴药处有灼痛或瘙痒感,表皮下有组织液开始渗出,不必理会,直到32 h后取下橡皮膏。此时关节处出现水泡若干,或者连成一片,有的自然破裂,流出黄水若干,用乙醇棉球擦去;有的水泡未破,用消毒针挑破,也用乙醇棉球擦去;如水泡处有黄水渗出,继续以乙醇棉球擦去。嘱咐患者保护表皮,防止感染。一般4~7 d后表皮愈合,可继续重复上述治疗。7 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1.2 药物治疗

给予别嘌呤醇,0.1 g/次,3次/d;贝诺酯,0.5 g/次,3次/d。治疗28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学习者因素包括学习者水平、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参与“支架”教学的积极性等。杨翠蓉和韦洪涛(2015)认为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更需要鼓励和正面的反馈话语来缓解焦虑情绪,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需要在学习感到困惑时获得及时的支持。王雪婷(2018)发现教师“支架”在提高口语产出的准确度及复杂度方面,对高水平学生的作用比低水平语言学习者更显著。高水平的学习者可能更能理解教师“支架”的作用,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要采用不用的教学“支架”策略。

2.2 对照组

仅采用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及疗效同治疗组。

嘱以上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禁酒,禁食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等物),多饮水,注意休息,避免诱发因素。

2.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关节、肌肉等局部症状,如疼痛、肿胀、痛风石、关节僵直畸形等;②关节功能;③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胸及腰脊疼痛等;④舌脉变化;⑤血尿酸、白细胞计数、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常规、血沉。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

显效 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局部无任何异常反应,活动如常,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

有效 关节肿胀消失,疼痛缓解,血尿酸值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

无效 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活动仍受影响,血尿酸值未下降。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成对经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经验,等级资料用经验,以<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比较 (±s,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1,3)<0.05

3.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5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1

3.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共有6例在口服西药后,出现腹胀、吐酸、泛清水、恶心等症状,没有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缓解。所有患者治疗后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常规等均未见异常变化。

3.4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干部。2006年6月11日初诊。3年前左足大拇趾关节处突然红肿热痛,当地县医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服秋水仙碱、制嘌呤醇等药物治疗,疼痛很快消失。此后每隔3~4个月发作1次,服上药后缓解。开始2年效果不错,但近1年来病发频繁,服药无效,疼痛范围扩大,踝、膝关节亦经常发作。2天前再次发作,前来我院治疗。左右足拇趾关节暗紫肿大,有痛风石形成,右足背及踝关节红肿热痛,行走困难,并伴发热,体温38.2℃,口渴,溺黄赤,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720mmol/L,血沉50 mm/h,抗“O”500 u以下,血、尿常规正常,X线摄片示双拇趾关节痛风石形成,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斑蝥青黛天灸膏天灸治疗。每星期治疗1次,共治疗4次后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4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中医学“热痹”、“历节风”范畴。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指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笔者总结多年经验后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是在人体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时,湿、热、浊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湿浊流注关节,而发为痛风;又因久病入络,气血失畅,瘀血凝滞,痰瘀互结而导致关节肿大畸形,病久不愈;最后导致脾肾阳虚,阴毒内蕴,可发为尿酸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等[4-7]。

天灸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利用其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神经调节作用以及免疫机能作用等,对痛风性关节炎以清热解毒、解郁散结、祛湿化痰、疏通经脉,从而驱散内伏之邪,引邪外出,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天灸疗法既有灸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的药理作用,对风、寒、湿、痰、热、痹等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发现,经天灸治疗关节处起泡后仍然继续刺激穴位,这种刺激要比针灸的刺激作用强大,而且可以从穴位处引出体内湿热毒素,即起泡后所渗出的黄水;研究发现,所渗出的黄水越多,痛风性关节炎疼痛、肿胀消除得就越快,疗效就越好。汪文娟等[8]发现将近有80%的痛风患者为腻苔、或白腻苔、或黄腻苔,腻苔是体内湿浊内阻的主要指征,而斑蝥青黛天灸膏能够较好地驱除湿热痰浊。本天灸膏中青黛味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吸湿等作用;斑蝥的功效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现代药理研究斑蝥可以加速局部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局部营养[9];雄黄温燥有毒,外用或内服均可以毒攻毒而清热燥湿解毒;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清热解毒、润燥缓急,消炎、止痛、收敛,促进表皮再生,创面早日愈合的作用。以上四药经过特殊调配,酿制得法,再加上天灸本身的特殊疗效,共奏清热解毒、解郁散结、祛湿化痰、疏通经脉、引邪外出之功,故而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总之,笔者研制的斑蝥青黛天灸膏[10]不仅对牛皮癣、淋巴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疗效显著,而且对痛风性关节炎既有很好的消肿镇痛作用,又有较好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同时又简单方便、经济实惠、毒副反应小,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治疗方案。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891.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伍沪生).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 [J].中华风湿病杂志,2O04,3(8):17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l994:31.

[4] 程宇,边丽娜.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痛风性关节炎3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91.

[5] 王相奇.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260-261.

[6] 刘志良,潘清洁.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25-526.

[7] 唐平平,陈利芳,王樟连.穴位注射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6):39-40.

[8] 汪文娟,蔡征宇.痛风性关节炎证治之管见[J].江苏中医,2001,22 (6):14.

[9] 江励华,王明艳.斑蝥的研究[J].医药导报,2004,23(6):34-35.

[10] 崔占义,孙树枝.斑蝥青黛天灸膏的疗效与储藏时间的关系探讨[J].针刺研究,2010,35(4):318-319.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ombined Vesiculation Moxibustion and Medication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1,-2,-2.

1.,,076500,; 2.,076550,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vesiculation moxibustion and medication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A hundred patients with gout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50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anaged by vesiculation moxibustion and medication, and the control received Western medication on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stimated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58.0% in the contro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1).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uric acid (BUA) valu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0.01).The additional application of vesiculation moxibus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ation can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Moxibustion; Vesiculation moxibustion; Arthritis, Gouty;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R246.2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9.612

1005-0957(2011)09-0612-03

樊丽军(1963 - ),女,高级实验师

2011-04-25

猜你喜欢
天灸斑蝥痛风性
天灸
天灸
“天灸”溯源及潜在应用价值探析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
治斑秃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南方大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斑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