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刘注简论

2011-06-08 07:13张珊珊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世说新语

摘 要:《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以其丰富的史料注释和严谨的注释体例成为了和《世说新语》不可分割的经典流传下来。本文就刘注的成书和体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世说新语》 刘孝标 史注体

作者简介:张珊珊,女,陕西武功人,1987年3月,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自其问世以来,就一直以其独特的内容和行文风格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小故事,全书共收录一千二百余则。此书最早见于史籍著录是在《隋书•经籍志》小说类,两《唐志》小说家类著录同。唐代又有称《世说》为《世說新书》和《世说新语》,北宋时则三名并用,南宋后此书始定名为《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作者,历代著录均为临川王刘义庆。此说受到鲁迅先生的质疑,鲁迅先生认为此书成于众手。折衷的说法可以认为此书为刘义庆倡导主编,其门下文人学士进行材料搜集、润色整饰等工作。

《世说新语》重在记载逸闻趣事,但对于人物及时代背景等材料却少有涉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就造成了内容的难以理解甚至误读。因此,对《世说新语》做注就成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知的《世说》最早的注者是南朝齐人敬胤。自刘孝标注一出,敬胤注便不行于世了。敬胤注今仅于南宋学着汪藻《世说叙录》中存留51条,其中40条有注。

刘孝标,名峻,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山东平原)人。《梁书》、《南史》有传。根据他的传记可知,他在北魏时,学识尚浅,所以自永明中回到南齐后,有过一阵博求广读的时光,在此期间,他求为萧子良学士,但没有成功。到齐明帝时候,才做到萧遥欣府狱参军。至梁天监初(502),武帝命其点校秘阁,才有了大量阅读国藏图书的机会。天监七年(508),安成王萧秀给其书籍,使撰《类苑》,这为他做《世说》注打好了基础。据本传知,刘孝标卒于普通二年(521),可以笼统推测出刘注成书于公元502至521年间。徐传武先生在《<世说新语>刘注浅探》中认为,在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中,即从《梁书•刘孝标传》中得知,刘孝标奉命修《类苑》一百二十卷,这是一部卷轶浩繁的巨著,需要巨大的人力;而《世说》注的写作,也是需要花费诸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孝标做注的主要时间段应在《类苑》撰成之后,讲学东阳之时。那么需要确定的就是《类苑》的大致成书时间。《南史》刘孝标本传记载:“及峻《类苑》成,凡百二十卷,帝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竟不见用。”由此可以得知,《类苑》成书与《华林遍略》开始编纂应该大约在同一时期。再根据《梁书•何思澄传》记载:“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何思澄等五人以应选。”我们可以知道,《华林遍略》的编纂始于天监十五年(516年),则《类苑》的成书时间应当也在天监十五年,即《世说》注的编纂时间在天监十五年(516年)至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年)。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刘孝标在东阳时有闲暇的时间可以投入《世说》注的写作,但却缺少了广引注释的客观条件。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刘孝标在点校秘阁时就已开始了刘注的写作,编纂《类苑》时很有可能就是刘注的积累时期,而讲学东阳时期则是对注解做进一步完善的时期。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承袭《三国志》裴松之注的体例,补阙存异的主旨非常明显,是一部史料补辑的力作。首先,他注文中的引文目的性强,详略得当,这表现出了刘孝标做注的态度极为审慎,如德行门第六则“陈太丘诣荀朗陵”,孝标此条只注陈宴和陈纪,没有注陈堪,而是在下一条“客有访陈季方”注陈堪。这是因为,在原文中,两条虽然讲的都是陈宴父子三人的故事,但侧重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刘孝标在作注时也注意到了剪裁和取舍。 各书记载有出入的条目,他均罗列异说,对原文时有考证或辩驳,如无把握,则存疑。

其次,注文中出现的个别词语训释并非是为训诂,而是为了使原文的情节、人物更加完整。如文学门“刘伶著《酒德颂》”,刘注:

《名士传》曰:“伶字伯伦,沛郡人。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插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土木形骸,遨游一世。”《竹林七贤传》曰:“伶处天地间,悠悠荡荡,无所用心。尝与俗士相梧,其人攘袂而起,欲必筑之。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其人不觉废然而返。未尝措意文章,终其世,凡著《酒德颂》一篇而已。其辞曰:……”

原文仅一句话,刘注却引用诸书,对刘伶及其作品详加介绍,读完注文,就会对刘伶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第三,刘注善引典故。这既与他早年的僧侣生涯有关,也是受了社会风气的影响所致。如德行门第十则“华欲遇子弟甚整”,孝标注:

《魏志》曰:“欲字子鱼,平原高唐人。”《魏略》曰:“灵帝时,与北海邮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欲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

第四,关于《世说新语》刘注的体例,历代学者都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有的学者归为补阙、纠谬、备异、论辨、存疑、释典、疏理、别见等八端。

刘注所引之书遍涉经、史、子、集,还有不少佛经,其中以史部最突出,其次是集部。这是由他所遵从的充实史料的史注体决定的,这种史注体也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中形成了更加精炼的风格。注中所引各类专著、家传、别传、氏族世谱、目录等共超过400余种,在保存文献和辑佚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北京市:中华书局,1983

[2]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75,1997重印

[4](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市:中华书局,1973,1997重印

猜你喜欢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名士品格
从狷介名士到风趣文人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
刘知幾何以讥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魏晋士林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