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的酒池效应

2011-06-20 01:53叶建华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纣王澳门

叶建华

纣王,名帝辛,帝乙少子。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因帝乙长子启母贱不能立而立少子帝辛,百姓称其为纣王。纣王在位30年,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纣王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力强盛。纣王对东夷用兵,抑制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对保卫商朝的安全,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纣王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然而,纣王执政后期,居功自傲,贪图享受,耗费巨资征用大量劳力建造鹿台、酒池等奢华建筑。“悬肉为林,以酒为池”,召集男女赤身裸体相逐其间,长夜酒宴,以供取乐。

纣王自恃聪颖,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宠幸倍之,唯言是从。传说妲己不仅荒淫狐媚,而且残忍毒辣,为了满足变态心理,怂恿纣王设立多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助纣为虐。炮烙之刑就是其中之一,即将人绑在铜柱上,内生炭火烧红铜柱致人痛苦挣扎、血干肉焦而惨死,并喜以此取乐。

由于听信谗言,纣王对忠于国事的鄂侯、九侯实施重刑致死。比干看到纣王骄奢淫逸、施行暴政、渐失人心,心急如焚,曾多次向纣王进谏,希望纣王能够改弦更张,重振国威。纣王不仅不听,而且对比干生怨。一天,比干再次冒死对纣王提出批评意见,纣王怒曰:“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大家都说你比干是位圣人,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窍。”遂命令武士将比干剖腹摘心,以供观看,其手段十分残忍。有一位贤臣箕子听说比干被摘心之后,感到十分恐惧,担心灾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便装疯卖傻,纣王虽没有杀死箕子,但将箕子囚禁牢房。

善谀、好利的恶来、费中、崇侯虎等奸臣小人得到纣王的重用。致使商朝政治黑暗、民怨沸腾,纣王众叛亲离。而脱离纣王魔掌后的西伯立志复仇,推翻商朝,悄悄地在周地修德行善、施行仁政。周地政治昌明,人心向往,势力逐渐壮大,西伯成为众多诸侯的领袖。商朝的微子、商容、太师、少师等高官贤士不满纣王的统治,预见商朝气数已尽,纷纷投奔西伯,成为推翻纣王统治的重要力量。

西伯去世后,其子周武王择机率领诸侯伐纣。纣王组织政府军队和几万犯人充军在牧野进行抵抗。因纣王失去人心,许多将士临阵倒戈,帮助周武王攻打纣王。周兵攻之朝歌,纣王兵败逃到鹿台,穿上宝衫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其头,悬于旗杆,标志着商朝统治结束,800年周王朝天下的开启。

造成纣王败亡的原因很多,其中纣王的骄奢淫逸、暴殄天物,造鹿台、建酒池,挥霍民脂民膏是主要原因。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将节俭视为处世之宝。我国唐朝诗人李商隐纵观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写成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的诗句流传千古,鞭策后人。

一般来说,奢侈与腐败相关,与勤俭相悖,与民风相连,与国运相应。在我国历史上创造辉煌的“文景盛世”和“贞观之治”的汉文帝和唐太宗都是反对奢侈,鼓励节俭的典范。而那些短命的朝代,如秦朝的秦二世、隋朝的隋炀帝都是好大喜功、穷奢极欲、葬送江山的昏君。

在国外,荷兰人从世界各地攫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助长了奢侈享乐之风,多数荷兰人没有将财富投入生产和技术领域,而主要用于生活享乐,结果国力衰退,被挤出了称霸世界的行列。

纣王败亡在后世形成“酒池效应”,“酒池效应”是指暴殄天物,穷奢极欲的奢侈行为,从而导致丧失斗志,腐化风气,事业失败等现象。

纣王的劣行尤其是“以酒为池”的奢侈行径被定格为历史的反面教材,由纣王的奢侈行为演化而成的“酒池效应”穿越历史时空,证实宇宙规律,今天仍然在昭示着人们:谁违背了节俭之道,过度追求奢侈淫逸,谁就会受到无情的惩罚,留下沉痛的教训。

首都机场原董事长李英培是北京市知名的企业家,曾为首都机场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但随着地位的变化,权力的扩大,个人的骄奢之风日渐膨胀,淫逸之态迅速彰显。李英培不满足于境内的消费享乐,爱上了澳门的豪华赌场,期望在澳门赌场验证自己的运气,体验成功的豪情,享受人生的奢华。对于国企高管来说,仅凭自己的收入是无法进入澳门豪华赌场的,他想到了寻租自己手中的权力。唯利是图的商人和所谓的朋友一次次为李英培澳门豪赌提供赌资,他们看中的是李英培手中的权力,贪图的是从李英培的权力中得到加倍的回报。李英培前往澳门赌博达十多次。俗话说:“十个赌钱九个输”,李英培赌场的智商远不是澳门赌徒们的对手,在澳门共输掉了3300多万港元。为了填补输掉了的赌资,他指令财务人员违反财务规定移花接木、拆东墙补西墙填补财务亏空。李英培的贪污、受贿行为终于在国家审计部门的例行审计中败露。经立案调查,李英培在担任首都机场董事长期间受贿2661万余元,贪污款高达8250万元,这个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中国是一个崇尚节俭的民族,节俭文化已经在民众中深深扎根。广大民众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监督国家公务员和国企的奢侈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原任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抽1500元人民币一条的“南京”牌“九五至尊”香烟,戴售价10万元人民币名表“江诗丹顿”,坐凯迪拉克轿车而引起网民关注,被网民称作“最牛房产局长”的周久耕,经过“人肉搜索”发现了违法违纪线索,引起纪检部门关注,经南京市纪委“双规”调查。已经初步掌握周久耕涉及贪污受贿,数额高达200万元人民币。此外,周久耕还在江宁拥有3处房产。周久耕局长被免除行政职务,交由司法机关依法查处。某央企公然喝天价酒、江苏某县税务局局长黄金名片等有关奢侈的事件成为网络热点,折射出网民对节俭文化的向往,对清廉政府的期待,对骄奢淫逸行为的鞭挞。

一般来说,奢侈与腐败相关,与勤俭相悖,与民风相连,与国运相应。在我国历史上创造辉煌的“文景盛世”和“贞观之治”的汉文帝和唐太宗都是反对奢侈,鼓励节俭的典范。

责任编辑:玉茗 mdn801@126.com

猜你喜欢
纣王澳门
拿着鸡毛当令箭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纣王墓前的沉思
澳门医改难题也很多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