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

2011-07-03 01:5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目标性院感性肺炎

黄 敏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川自贡 6430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切开)及机械通气48 h或撤机拔管后48 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1]。近年来医疗界同仁越来越关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者也逐渐重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目标性监测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的监测[2]。目标性监测是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监测相比,能及时掌握感染发生的状况,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防止院感的暴发流行[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ICU并应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患者153例,其中男111例,女42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4例,男21例(87.50%),女3例(12.50%),年龄4~94岁,平均65.5岁。置管时间2~44 d,平均13.29 d。基础疾病包括:颅脑损伤7例(29.16%)、慢阻肺伴呼吸衰竭5例(20.83%)、冠心病 4例(16.66%)、肠穿孔 2例(8.33%)、外伤性脾破例1例(4.17%)、多根多处肋骨骨折1例(4.17%)、酒精性肝病伴昏迷1例(4.17%)、中毒1例(4.17%)、自发性气胸1例(4.17%)、老年痴呆引起精神病1例(4.17%)。

1.2 监测对象

①凡住ICU超过48 h,转出ICU 48 h内并使用了呼吸机的患者;②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如咳嗽、咳脓痰、痰多、肺部听诊有罗音;③有全身感染的症状、体征,如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升高或下降,临床医师填写相关检查和检验申请者。

1.3 监测方法

①ICU院感监测护师负责每天填报ICU日志,医生负责对每例插管患者按照设计表格和监测方案要求做好登记和管理。②院感科专职人员每周2~3次到ICU收集资料,对每月收集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③痰培养采集方法:ICU护士戴无菌手套,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或是按照吸痰法无菌抽吸痰液送检。④每3个月小结,得出呼吸机使用率及其相关肺炎感染率,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召开科室质控会与科室进行交流,给予合理建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主要开展患者置管时间、年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空气、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被污染、血、血制品、药品污染、医用器材等危险因素的监测。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的掌握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进一步了解影响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现将置管时间、年龄对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统计分析。

2.1 置管时间与感染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置管时间对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置管时间与感染相关性肺炎的关系见表1。

表1 置管时间与感染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2.2 患者年龄对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患者年龄与感染相关性肺炎的关系见表2。

表2 患者年龄与感染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3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医院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5.7%,与国内外其他一些地区的平均感染率接近[4]。本研究通过目标性监测,掌握了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同时掌握影响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3.1 置管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相关性

肺炎的发生,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就大,感染率就越高(x2=29.6,P<0.01)。建议置管时间最好控制在10 d内,可以减少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发生率。

3.2 患者年龄

患者年龄也是影响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机体免疫功能越低下、身体综合素质也更差、病情危重,易感染相关性肺炎(x2=4.87,P<0.05)。建议在做置管手术的同时,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和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也可以降低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发生率。

3.3 其他影响因素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空气、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被污染、血、血制品、药品污染、医用器材被污染等也是影响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因素。建议各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监测和控制措施[5]。

随着人工气道的建立,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但人工气道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随之增加,从而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住院费用增加。因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的技术应用,对指导临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院感监测方法中科学性强、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值得推广的监测方法[6]。

开展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标性监测,可以随时掌握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了解影响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为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流程,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流程等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1:I0001-I0002.

[3] 张晓香,络珉,潘金风.手术科室感染监测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8):1761-1762.

[4] 吴香兰,陈朝红,张印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中手卫生作用的探讨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1):18-20.

[5] 高福梅,张继秀,徐艳娥.重症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0-31.

[6] 孙梅.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原因探究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5):41-43.

猜你喜欢
目标性院感性肺炎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目标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