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分析*

2011-07-07 01:44季志平张绒仙康永祥康博文方小艳王生源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温棚比色试管

季志平 ,张绒仙 ,康永祥 ,康博文 ,方小艳 ,刘 欣 ,王生源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陕西省太白县林业局产业发展科,陕西太白 721600;3.榆林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榆林 719000)

金露梅(Potentilla f ruticosa L.)又名金老梅、金蜡梅,为蔷薇科萎陵菜属落叶灌木,因花黄色、似梅而得名。金露梅喜光,耐寒,耐旱,在秦岭主要分布在北坡的户县、眉县、太白,南坡的佛坪,生于海拔2 300~3 000 m之间的高山梁坡灌丛或草地中[1-2]。其叶、花可入药,微甘平,具有清暑热,益脑清心,调经,健胃等功能[1,4]。太白山地区历来就有以叶代茶的习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制的新一代“金老梅茶”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了进一步确证“金老梅茶”的特殊功效及其成因,我们对金露梅叶的有效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是其中的部分研究内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金露梅叶采自陕西秦岭太白山蒿坪自然保护区,共有 4种:第一种是采自海拔3 450 m自然生长的金露梅;第二种是采自海拔

3 150m自然生长的金露梅;第三种是采自迁移到低海拔温棚内正常生长的金露梅,第四种是采自迁移到低海拔温棚内,且每日加紫外灯(30W),距离3m,照射2 h,持续时间3个月的金露梅。采集时间均为2010年7月15日。将采集到叶清理干净,自然风干,研磨成混合样,备用。

1.1.2 仪器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1.3 试药 芦丁对照品购于西安旭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所用试剂乙醇、三氯化铝溶液、醋酸钾溶液等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

1.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准确称取来自4种不同生长条件下的金露梅叶混合样末各1.0 g,分别浸泡在100m l的70%乙醇溶液中,在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各3 h,离心滤过,两次滤液合并,再将滤液在水浴上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石油醚脱2次,以除去样品中的脂溶性物质。滤液浓缩约20 m l后用20%乙醇100 m l悬浮、离心,将滤液在水浴上加热浓缩成膏状,用热乙醇溶解,趁热离心,将滤液移至25 m 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到4种供试品溶液。

1.2.2 标准溶液的制备[4-5]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14.60mg,配成25 m l的无水乙醇溶液,准确吸取10 m l于25 m l的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准确吸取0,1.0,1.5,2.0,2.5,3.0 m l,置于具塞刻度试管中,分别以乙醇稀释至5 m l,再准确加入2.5%三氯化铝溶液3 m l和10%醋酸钾溶液5m l,摇匀,放置40m in。

1.2.3 标准曲线与回归方程 取6支具塞试管,将配制好的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按顺序加入试管,将各试管摇匀,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420 nm波长下比色,用1号试管(0浓度)作为空白对照液,调零,分别读取各管的吸光度值(ABS值)。以吸光度为因变量(Y),浓度为自变量(X)做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0+0.556 5X(r=0.998 9)。

1.2.4 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吸取供试品液0.1 m l置具塞试管中,加乙醇4.9m l,再加入 2.5%三氯化铝溶液3m l,10%醋酸钾溶液5 m l,放置40 m in,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420 nm波长下比色,读取吸光度值(ABS值),再代入回归方程,求算总黄酮含量。每个试样测3次,计算平均值,即为该样品的总黄酮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采用三氯化铝显色比色测定法,对来源不同生长条件下的4种供试样品溶液进了比色测定,通过比色结果换算出4种供试样品的总黄酮含量(见图1)。4种供试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在海拔3 450 m自然生长条件下,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为14.19mg/g;在海拔3 150m自然生长条件下,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为13.23 mg/g;在低海拔温棚生长条件下,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为10.67mg/g;在低海拔温棚且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为13.03mg/g。

图1 不同生长条件下的金露梅叶中总黄酮含量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1)海拔高度越高,其生长的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越高;(2)移栽于温棚的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低于自然生长的金露梅叶;(3)同在温棚栽培条件下,接受紫外线连续照射的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高于温棚正常生长的金露梅叶。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到金露梅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与积累。最确切的是光照条件,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强度改变,对于金露梅叶总黄酮的积累与形成有促进作用。当然,不同生长环境下,其温度、湿度和土壤等条件也有所不同,在低海拔温棚栽植条件下,自然紫外辐射小,温度高,金露梅生长发育快,可能不利于金露梅叶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富集。

而同样在温棚条件下,采取紫外光连续照射时,其叶中总黄酮含量则有所提高,紫外线连续照射时总黄酮含量为13.9 m g/g,正常温棚生长时为11.1 mg/g,说明在其他生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紫外光连续照射有利于金露梅叶总黄酮的形成和积累。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就金露梅叶的总黄酮含量而言,高海拔区生长的高于低海拔生长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高于移栽到低海拔温棚的;经过人工紫外光连续照射的高于无紫外光照射的。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到金露梅生理生化过程及其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富集。首先,在高海拔处,光照充足,紫外线照射强度高,说明紫外线照射强度与金露梅叶总黄酮含量有一定关系,用紫外线连续照射提高了温棚金露梅叶总黄酮的含量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从温度、湿度、土壤等角度考虑,在低海拔大棚栽植条件下,温度高、湿度大、条件优越,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金露梅生长发育,如生长发育变快,但是否与金露梅叶总黄酮的形成和积累有直接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试验结果也表明:可以通过模拟自然生长条件,比如,采取紫外灯光照射、增加放风时间等措施,能适当提高人工栽培条件下金露梅叶总黄酮的含量。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48-549.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587.

[3] 郑杭生,李计萍,韩 炜,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J].中成药,2008,30(9):1364-1365.

[4] 李春雁,陈立华.金露梅叶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中医药信息,2001,18(4):41-42.

[5] 白东亚,不同海拔野生金露梅叶的主要成分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07(2):1-5.

猜你喜欢
温棚比色试管
基于酞菁的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在比色传感领域的研究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稻田养殖小龙虾 冬季温棚育苗技术
曹永华
贺兰县番茄温棚的气象效应研究
村姑
试管难题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海口地区牙齿修复比色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
珠海口腔医生比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