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研究

2011-07-18 02:45马磊马海滨朱松琳魏志甫梁广辉
决策探索 2011年10期
关键词:财政农业企业

马磊 马海滨 朱松琳 魏志甫 梁广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严峻形势、提高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财政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工具,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相关财政政策研究,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变河南发展方式粗放、综合竞争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实现中原崛起、加快河南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支持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融资运营机制,对已有的投融资平台给予扶持,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利用现有城建资产和土地资产建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注入政府优质资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强其融资能力。

(二)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各级财政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资金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稳定增长。

(三)建立城镇化建设财政激励机制

改革现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补助为主的管理方式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收费融资机制

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完善城镇化建设配套政策,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认真落实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财政激励政策

2010~2012年,河南省财政对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分别实行财政核定基数、超收奖励或增收奖励的财政激励政策,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城镇新增劳动力子女教育、完善城镇医疗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加快城镇化建设税费优惠政策。

二、鼓励产业集聚发展

制定产业集聚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发展。2010~2012年,对集聚区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超过基数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返还县(市);落实产业集聚异地投资企业税收分享政策。在产业集聚区内新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市县财政要按照不少于投产项目增值税和所得税市县留成额度,用于支持纳税企业的技改、研发和营销。鼓励与十大产业有关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创建工作,引导示范基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两化”融合步伐。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1.支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产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落实特殊性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解决重组企业富余人员安置、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措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

2.支持重点企业转型升级。集中省属煤炭企业所得税返还、亏损补贴(含有色企业)资金,统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自主创新、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煤炭资源整合等。各级政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向产业重点倾斜,着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运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专项资金,促进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高技术水平。运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完善和创新政策机制,逐步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

1.制定统一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稳定转移。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水平上下工夫。一是按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要树立效益农业的新理念,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优势产业,弱化劣势产业。二是培育特色农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要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农业生产性的服务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之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激活民间资本。四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由单一种植结构向复合种植结构转变,实现种植业为主向种植、养殖相结合转变。

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一是要重点发展多元复合生态农业和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二是重点发展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种植与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循环农业;三是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力度,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农村沼气能源利用,改良土壤品质,提高农产品品质。

4.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用足、用好现有金融政策支持“三农”的同时,一是完善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加快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步伐,研究由财政对新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费用补贴等方式,扩大农业贷款规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完善以财政为依托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促进农村金融业发展。四是研究以直接入股、财税优惠等多种方式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支持地方金融业发展。五是积极推进以财政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中央和省设立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现代、新兴服务业做大做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跨越发展的新支柱。

四、支持建立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新建的、经过认定的国家级研发机构,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元~200万元的资金补助。切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收抵扣政策。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把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作为申请政府科研经费支持的重要条件。落实国家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政策,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提供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给予财政资助。

五、支持加快培育新兴战略产业

完善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及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强化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和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筹措发展资金,利用资本市场的重组并购功能做大做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据自身优势集聚新兴产业项目,积极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认定工作,鼓励绿色采购,促进河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六、鼓励承接产业转移

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成功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的十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给予项目单位财政补助;对跨国公司在河南新设立并经过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200万元和100万元的项目资助。落实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补助政策,对转移到各级产业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10~2012年,对转移到各级产业集聚区的出口企业,财政按0.1元人民币/美元的标准给予国内运费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或县(市)各负担50%。

七、鼓励企业扩大进出口

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支持十大产业企业出口产品退税政策,促进产品出口。建立出口激励机制,市、县政府利用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对重点出口企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费用,对列入国家鼓励进口目录的关键技术、先进设备、紧缺原材料贷款,对重点出口行业、重点商品、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均在财政上给予支持。支持外贸企业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研发,进一步调整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保险扶持办法,提高河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八、落实企业税费优惠政策

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增值税转型、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所得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抵免不足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九、落实企业节能减排支持政策

落实节能减排奖励政策,对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行业和产品,淘汰的产能经验收合格后给予奖励;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技术改造完成后按实际取得的节能量和规定标准进行奖励,实行以奖代补;对高效节能产品(空调、电机、照明)在销售环节争取国家资金给予补助。对符合奖励条件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按企业报告节能量先预拨60%的奖励资金,项目完成后再进行清算。

【本文系2010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调控机制研究》(编号2010 B-84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财政农业企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