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骚乱中媒体的新角色

2011-07-27 03:24
中国记者 2011年9期
关键词:卡梅伦脸谱社交

康 逸

一向被世人认为秩序井然的英国,一向被视为绅士淑女的英国人,突然成为一场骚乱的事发地和参与者,令人震惊不已。骚乱过后,除了反思这一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外,专业人士也将目光锁定到媒体和政府在骚乱中扮演的角色上。

新媒体成骚乱的助推器

英国此次骚乱把“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以“脸谱”“推特”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黑莓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通信技术等新兴媒体被骚乱分子用作组织、策划暴力骚乱活动的工具,在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纵观整个过程,英国连日骚乱的直接“导火索”是警方8月4日在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射杀了被怀疑非法持有枪械的29岁黑人男子马克·达根。据报道,达根是在与警方当街交火时被枪击致死。警方称达根率先开枪,警方出于自卫而将其杀死,而死者家属则对这一说法存疑,认为达根当时并未开火。

此事发生后,人们在“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上展开大量讨论。由于当时人们对达根之死存疑,而警方又没有及时对事件进行说明,沟通不足,导致“信息真空”的出现,一时谣言四起,其中不乏恶意攻击、宣泄情绪以及颇具煽动性的言论。

英国媒体称,正是由于社交网站上的大量煽动性言论和图片助长了示威群众的愤怒情绪,将由当地居民、社区负责人和达根家属组织的和平抗议活动在短短几小时后升级成一场暴力骚乱。

随后骚乱分子更进一步利用“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络,不断吹响下一次骚乱的集结号。骚乱活动犹如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不断蔓延。

而在骚乱中,拥有较强加密功能的黑莓手机也成为了骚乱分子的“帮凶”。警方很难进入加密的通信网络追查消息来源。根据黑莓手机的设置,手机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手机上的“黑莓信使”功能进行即时通信,类似于网上聊天的功能,还可以建立群组,群发信息。由于此项功能免费,在英国年轻人之间相当流行,据统计在青年人的手机市场中占有37%的份额。因此,骚乱分子这次与警方玩起了“捉迷藏”,他们通过通信功能组织暴力活动,策划攻击对象,互通警察方位,并实时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

针对此次骚乱中出现的新媒体被骚乱分子滥用的情况,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在骚乱发生时关闭社交网站,并禁止发送手机短信,以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现代通信工具串联。

技术本无对错

其实,“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络的作用并非第一次显现。很多极端宗教主义组织和极右势力都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大肆宣传他们的理念,招募成员,建立联系等。在今年年初的西亚北非社会动荡中,社交网站、手机等通信工具发挥了微妙作用。英国曾盛赞新媒体发挥了推动“民主自由”进程的作用,现在他们自己也尝到了一些不负责任传播的苦头。

技术本无对错,关键是如何使用技术。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具有较强的即时性、互动性,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也更强,更具个性化,因此拥有众多受众,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人。而正是因为这些特性,新媒体同时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即信息爆炸和碎片化。一般而言,一个事件在发生初期常常伴随着不同说法和观点,从不同角度来看,事件各方都有支持自己的事实。事实虽然有多个,但是真相只有一个。而人们往往可以通过匿名使用这些网络工具传播信息,又不用承担责任。而海量信息的流动往往真伪难辨,甚至掺杂谣言和不负责任的煽动性内容。因此一旦虚拟空间的煽动演变成现实社会的行动,就可能给更多人带来不幸。

值得关注的是,在骚乱发生后,有很多人又是通过“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站自发组织起来保卫家园,清理骚乱过后的社区。而英国首相府和外交部也都有自己在“脸谱”和“推特”上的帐户,宣介自己的政策方针。因此,无论是不加约束、限制地滥用“新媒体”或是完全对“新媒体”叫停都是不可行的。如何把握好之间的度,如何规范这些信息通信工具,引导这些新媒体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让它们既有利于人们信息交流、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无疑成为需要社会管理者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政府与媒体的攻防战

此次骚乱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英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在骚乱爆发之初,议会正处于夏季休会中,首相卡梅伦、负责国内治安事务的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都在休假中。约翰逊甚至一度表示相信伦敦警察厅有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不打算中断休假。直到局势难以控制后,三位负责人才匆匆赶回伦敦。而在此之前,已蔓延到伦敦以外地区的骚乱只能由人手不足的警察像救火队员一样“四处灭火”。

在处理骚乱的过程中,英政府的态度以及推行的措施也并非尽如人意。首先是政府批评警方在处理骚乱的过程中应对不力,招致警方的不满。首相卡梅伦在议会发表声明,将导致骚乱蔓延的原因归于警方在骚乱发生之初对形势做出了错误评估。卡梅伦说,起初警方将骚乱视为公共秩序问题,而没有认识到是严重的犯罪行为。而警方表示这些不过是政客们推卸责任,急于抢功劳的表现。

在骚乱中,还有另外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即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它们如何表现呢?

首先,初期报道重点是对骚乱事件全过程的说明。事件发生时恰逢周末,并多发于伦敦的周边地区,并未引起很多人关注。然而一觉醒来,周围很多地区惨遭破坏,骚乱还在不断蔓延,令人们产生了恐慌、疑惑情绪。这时媒体对骚乱过程的报道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事件的全貌,而不是盲目胡乱猜测。同时针对满天的谣言,也给出了一定说明,让人们了解骚乱事件发展进程,帮助他们释疑解惑。

其次,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

针对此次骚乱中政府的表现,英国主流媒体和民众给出了评判:估计不足,平乱不力。《金融时报》刊文指出,卡梅伦对局势严峻性的认识过于迟缓。尤戈夫调查公司的最新民调也显示,多数英国民众认为,政府对骚乱的反应“非常差”。

媒体的这种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效率。一连数天各大报纸和电视都在从政府的应对措施以及骚乱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等各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解读。这些报道一方面给政府施加了压力,督促他们对民众的诉求作出积极快速的反应,并监督政府尽快将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这些报道也部分消除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对于民众的疑问、不满,媒体率先向政府发难,为疏导民众的情绪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提高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以骚乱导火索达根枪击案为例,正是在媒体的敦促曝光下,独立警察投诉委员会承认,在警察射杀达根一事上,委员会最初发布的信息可能误导了记者,使媒体相信是达根先开枪。

委员会介入调查后不久发表声明,澄清达根没有向警察开枪,因为调查人员在警用无线电对讲机上找到一颗弹头,弹道测试结果显示,子弹类型与警用子弹相符。

再次,关注到了新媒体在此次骚乱中的作用,邀请技术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于这一新动向、新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是否要控制新媒体展开了讨论,提出在发展新媒体的同时加强管理,既不能一刀切关闭新媒体,阻碍民主自由的发展,又不能不加管理,给犯罪分子、恐怖主义分子以可乘之机。

最后,加强与受众互动。每个受众对骚乱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报纸和电视纷纷邀请读者或者观众针对此次骚乱事件来发表个人意见。报纸利用读者来信板块与普通百姓一起讨论骚乱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还特意邀请前帮派成员来现身说法,以他们的视角来了解此次骚乱的成因,以及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官员也通过媒体对他们的政策措施进行说明,务求让公众对整个事件的进展有所了解,消除分歧。

猜你喜欢
卡梅伦脸谱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帖脸谱
社交距离
做个脸谱迎『六一』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灶王爷的“脸谱”
远离是非之地
《脸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