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嗪酮类新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2011-08-05 04:50王曙东陈兴东赵庆杰胡宏岗俞世冲柴晓云任海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000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00433
药学实践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酮类苯基药理

王曙东,陈兴东,赵庆杰,邹 燕,胡宏岗,俞世冲,汪 亭,柴晓云,任海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 南京 000;.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 00433)

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多数与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有着密切的联系[1]。二氢哒嗪酮类化合物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深入研究二氢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是开发新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为进一步探讨二氢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期寻找药理活性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笔者设计合成了10个6-(4-取代苯甲酰氨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衍生物。参考文献方法[2~4]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付克酰化反应、氰化、水解、水合肼环化反应得6-(4-氨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将其与不同酰卤反应得目标化合物,并测定了其体外由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

1 化合物设计

由 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构效关系可知[3]:二氢哒嗪酮环中酰胺氮上的氢必须处于游离状态,烷基取代后活性降低或消失;二氢哒嗪酮环6位取代苯基的对位可以为吸电子基,也可以为供电子基,但必须处于对位。我们以CCI-17810和MCI-154为先导化合物(图1),保留了此类化合物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理活性的基本结构二氢哒嗪酮,同时保持了二氢哒嗪酮环中酰胺氮上的氢必须处于游离状态。通过对R基团的结构改造,设计并合成了10个化合物,以期寻找具有较强抗血小板凝集活性的哒嗪酮类衍生物。其合成路线见图2。

2 实验部分

柳本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未经校正;元素分析用Elementa Varoo ELⅢ测定;红外光谱用Shimadzu型红外光谱仪测定;核磁图谱用Bruker AC-300D型核磁共振仪测定,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G薄层层析(TLC)用硅胶 H(10-40μ);PAM2-PPP型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新西兰大白兔,♂。ADP(美国Sigma公司);CCI-17810为6-{4-[(4苯乙酰基)哌嗪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由第二军医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合成。

2.1 6-[4-(氯乙酰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的制备

2.1.1 6-(4-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的制备参考蒋勤等[2]研究方法由乙酰苯胺合成,mp 194~195 ℃,产率 61.28%(蒋勤等[2]研究表明,mp 194~195 ℃,收率 58.2%)。

2.1.2 6-[4-(氯乙酰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的制备 6-(4-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 1.00 g(5.29 mmo1),加入 N,N-二甲基甲酰胺(DMF)15 ml和三乙胺 0.74 ml,于 0~5℃缓慢滴加氯乙酰氯0.43 ml(5.30 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2 ml的混合液,加毕,室温搅拌5 h,TLC(展开剂氯仿∶甲醇20∶1)跟踪反应,反应完毕加适量水,有沉淀析出,过滤,水洗数次,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干燥得 1.09 g,mp 232~235℃,收率 77.61%(文献[2]报道,mp 233 ℃,收率70.12%)。

2.2 6-[4-(环己基乙酰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的制备 6-[4-(氯乙酰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 0.20 g(0.7 mmol)加入 8 ml DMF中,室温条件下滴加环己胺 0.10 ml(0.9 mmol),反应4 h,TLC(展开剂氯仿∶甲醇20∶1)跟踪,反应毕,将反应液倾入水中,放置3~4 h,过滤得化合物9a 0.18 g,收率84%。合成10个化合物的理化和波谱数据详见表1。

表1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和波谱数据

2.3 药理实验 参考Born比浊法[2],我们以先导化合物MCI-154,CCI-17 810为阳性对照,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IC50值。取新西兰大白兔心脏血,离心制备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和贫含血小板的血浆(PPP);用PRP和PPP调整血小板聚集仪;取200 μl PRP于比色管中,加入 1 μl二甲亚砜(DMSO),37℃温孵10 min,搅拌40 s后,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ADP,搅拌下观察5 min内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程度,从而摸出诱导剂的阈剂量;再将供试品10、5、1、0.5、0.25 μmol/L 的 DMSO 溶液,加入到含200 PRP的比色管中,37℃温孵10 min,搅拌40 s后,加入阈剂量的ADP,搅拌下观察5 min内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程度,计算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百分率并用回归法求出IC50。结果见表2。

表2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μmol/L)

3 讨论

所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所证实,数据见表1。在以乙酰苯胺制备中间体6-(4-氨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时,反应中间产物可不经精制,直接投入下步反应,简化了操作。在目标化合物制备过程中,把反应液直接倾入到水中,过滤即得目标化合物,避免了文献报道的柱层析等复杂的操作。初步的体外药理结果表明(表2),所有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作用,且都强于对照化合物MCI-154和CCI-17810。其中化合物 9f的活性最强,IC50为MCI-154的25倍,是CCI-17810的33倍,此外,化合物9b、9c、9j也显示了较强的活性。化合物9f等的作用机制及其他药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从上面的药理活性数据来看,R基团引入取代杂环可以增强其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但由于目标化合物的数目有限,难以得出构效关系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Bristol JA,Sircar L,Moos WH,et al.Cardiotonic agents.1.4,5-Dihydro-6-[4-(1H-imidazol-1-yl)phenyl]-3(2H)-pyridazinones:novel positive inotrop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J Med Chem,1984,27(9):1099.

[2]蒋 勤,孙常晟.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J].药学学报,1990,25(8):598.

[3]Mikashima H,Nakao T,Goto K.Y-590(A new pyridazinone derivative),a potent anti-thrombotic agent-I.Effect on platelet function[J].Thromb Res,1983,31(4):599.

[4]王恩思,沈家聪.新型强心药匹莫苯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7,7(3):185.

[5]Bom GVR.Aggregation of bloodplatelets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 and its reversal[J].Nature,1962,194(4832):927.

猜你喜欢
酮类苯基药理
广州市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分析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大气中醛酮类污染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苯基硅中间体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有助对抗流感
不同激素组合对尾叶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