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教-8飞机研制、试用历程

2011-08-08 00:59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院长于守国
教练机 2011年3期
关键词:教练机试用首长

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院长 于守国

国外教练机动态

难忘的教-8飞机研制、试用历程

Impression on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Trial Course of K8 Trainer

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院长 于守国

教-8飞机装备飞行院校以来,以其优良的飞行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维修性,受到广大空、地勤人员的赞誉,为共和国培养出大批歼击机飞行学员,该机型已连续10多年保证飞行安全,为空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世界上任何一型军机一样,该机也走过了艰难曲折的研制、试用道路。作为当时空军机关训练部门介入教-8较早较多的参谋人员、首批改装的飞行指挥员与教员之一,该机研制、试用过程中的许多动人画面,至今仍令我难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服役二十多年的歼教-5飞机逐步退役,高教后续机选型成为当时空军建设的一件大事。凭着特殊的职业嗅觉,西方飞机制造商纷至沓来,极力推销各自的军用教练机。瑞士皮拉图斯公司率先登门,来华组织PC-9教练机飞行表演。意大利马基公司、德国莱茵公司不甘落后,分别在沙河、良乡机场,组织S-211、风扇-600教练机飞行表演,并邀请我方飞行员进行评价飞行,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两次评价飞行。意大利MB-339、芬兰L-90TP等教练机还来华进行了飞机情况介绍和人员交流活动。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空军,走教练机整机引进之路显然不大可能,单独研制一型高级教练机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需要较长研制周期,因此在工业部门已量产的K-8基础上研制教-8飞机,把基础教练机作为高级教练机接替歼教-5使用,遂成为当时空军高级教练机的艰难选择。

教-8飞机的研制、试用成功,凝聚了空军各级首长的关心爱护与正确领导。九十年代初期,空军确定该机立项研制。空军各级首长十分重视,从立项、首飞,技术难点攻克,到鉴定、定型,再到部队领先试用,各个重大节点,很多首长都赶赴现场指导,极大地促进了研制工作。我清楚的记得,立项前的严冬时节,分管装备的空军副司令员顶风冒雪到320厂调研,亲自掌握一手情况。研制过程中的盛夏时分,空军司令员、参谋长头顶烈日一同前往工厂,听汇报,下车间,进座舱,看飞行,问情况,搞座谈。临近春节,天气恶劣,分管装备的空军副参谋长亲自驾机升空,探寻飞机设计缺陷的攻关对策。试用初期飞机故障频发的关键时刻,分管训练的空军副司令员多次做出指示,分管训练的空军副参谋长亲自到试用现场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反复组织论证研究,很快理清了深化试用思路。当时的南空首长、空装领导对教-8的研制、试用工作,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和强有力领导。

教-8飞机的研制、试用成功,体现了空军各级机关的超前谋划与有力指导。教练机的试用换装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与作战飞机换装不同,教练机换装事关空军体系飞行训练流程,既要基本维持飞行学员年度培训员额,又要适时有序地组织高教机团队换装。能否做到安全顺畅,对空军机关的谋划协调与一线指导不啻是严峻考验。按照空军、空司首长的指示,空司院校部很早便明确了系统规划、超前准备、分步推进、确保质量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飞机交付前完成“五个一套”的建设目标。即动员全空军院校力量与飞机研制同步进行接装教学准备,开始改装前拿出可供试用的训练大纲、航空理论教材、飞行技术教材、飞行模拟器与教学设备。正式换装4年前,确定了首所改装的飞行院校与首个改装团。副部长现场组织各院校专家骨干赴工厂进行先期培训,按照分工抓紧组织“五个一套”建设工作。时任部长钟万富提前驾驶K-8飞机验证飞机性能,筹划训练大纲、教材编写。参谋人员龙锡民精心安排院校换装训练计划,方如德为组织二航院研制教-8模拟器四处奔忙。空军、南空机关各相关业务部门也全力以赴,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地方负责的飞机研制、试飞工作,与空军负责的接装教学、保障准备工作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为首个改装团按时开训创造了良好条件。空军机关综计、科研、订货部门的沈建明、张天飞、郑峰、汪火光、刘天宁等同志,时常奔走于工厂、科研单位、部队与试飞现场,难免因飞机缺陷常受到不解或者委屈,被地方同志戏称为“教-8飞机的常委”。正是由于空军机关众多参谋人员的辛勤努力,使得空军与大部首长的决策指示得到很好贯彻落实,部队反映的诸多困难也较快得以解决。

教-8飞机的研制、试用成功,彰显了工业部门的奋力攻关与积极服务。由于K-8飞机研制、试飞已先期进行,教-8飞机的研制初期一时比较顺利。为利于飞机接装改装,经空军首长批准,我院时任副院长杨江波、飞行检查员王勇、副团长申利坤、副大队长严黎和我5人,于接装前半年赴工厂进行教-8改装训练。当时正值岁末阴雨连绵季节,天气十分复杂,起落基本以150米小航线实施,复杂特技和空域仪表寻找云空穿插进行。在第四试飞大队马福振的精心指挥带教与梁安国、胡光怀、郑金良等试飞员的精心带教下,经过半个多月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指挥改装与人均5小时的飞行改装训练。令人悲痛的是,胡光怀、郑金良同志在后来另一机型试飞时不幸牺牲,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前进。改装结束后,我们没有急于返回,而是详尽对飞机进行了评估。一致感到,教-8飞机具有续航时间长、起降与中低空中低速性能好、座舱视野开阔、机载设备较先进等突出优长,但当时也存在着驾驶杆脉动、无线电台联络效果一般等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考虑到问题无法回避,越早解决越有利于质量安全,返部后我如实起草了书面报告。该报告引起空军和空司首长的高度重视,司令员等多位首长迅即批示抓紧解决。在装备系统首长、有关部门的督导下,工业部门及时组织力量,抓紧6大问题技术论证,及时组织技术攻关,于飞机交付前基本解决了问题。教-8飞机试用初期,新的故障缺陷不断,飞行日内良好飞机越飞越少,甚至有时不得不停飞。针对部队提出的后座舱前方档风玻璃向外观察失真变形、检查口盖防雨设计不可靠、油门操纵杆刚性不够易误停车等新的缺陷,320厂姜亮、石屏等领导、专家高度重视,抽调得力人员跟飞保障,多次到部队进行调研,组织力量在较短的时间里一一进行了改进。

教-8飞机的研制、试用成功,离不开空军院校的辛勤努力与扎实工作。再好的决策指示也需强有力的行动来实现。在空军机关的统一计划下,围绕及早形成教-8飞机改装组训、教学和保障能力,以首先装备教-8飞机的我院为主体,空军相关院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各自优势与特长,积极为教-8飞机接装做贡献。二航院按时间接点完成全课目模拟器研制,为改装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关飞行学院高质量地完成了空军机关赋予的航空理论各学科教材编写任务。我院历来具有敢为人先的传统,历史上曾出色完成入闽作战、国庆十周年空中受阅、L-29初喷教飞机试用等重大任务。在受领首批改装教-8飞机任务后,全院迅速动员,严密组织,一方面积极派人跟踪研制情况,积极介入座舱布局、试飞大纲评审等重大节点活动。另一方面抓紧空军赋予的飞行训练大纲、5本航空理论教材和飞行技术教材编写,并加紧进行教学设备、教学课件准备与航理教员备课。空军机关赵育青、南空机关张金良,我院朱爱先、戴培基、李占峰、赵基良、申利坤、严黎、王殿云、王勇、童明兰等同志,为教-8飞机试用大纲、教材编写与教学设备筹措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沈沛、王升宝、王正杰同志,为后勤、机务系统顺利改装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998年6月16日,蚌埠机场风和日丽,天碧云淡,随着一发绿色信号弹的冉冉升起,在时任副院长姜成林、团长周锦的指挥下,申利坤和我驾机顺利升空,不断向前延伸着航迹。自此空军历史上教-8飞机飞行训练的大幕有序拉开……

猜你喜欢
教练机试用首长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翱翔全球的K8教练机
GYK-160G型和GYK-160X型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通过试用评审
家有『首长』
“能在向守志首长身边工作,我非常荣幸”
“小饼干”的诱惑 永诺YN 40mm F2.8N镜头试用
一号首长
M-290“雷多哥”多用途教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