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感染管理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1-08-08 03:37李敏利杨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9期
关键词:管理科人性化医护人员

李敏利 杨红霞

(1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2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感染管理科是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的科室,其感染管理的实施对于控制感染有着极大的作用[1]。本文中我们就人性化管理在感染管理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感染管理科2009年实施常规的感染管理,2010年实施人性化感染管理,实施对象为本院的10个科室,两年中评估的科室均为此10个科室,每个科室为1个调查单位。

1.2 方法

2009年对所有科室医护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感染管理的实施,实施内容包括给予所有医护人员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并对所有科室感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所有科室进行督导。2010年对所有科室医护人员采用人性化感染管理模式进行感染管理的实施,在实施感染管理的过程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在实施培训、考核、评估、监管的过程中均以人性化理念为宗旨,使医护人员积极接受培训、考核、评估及监管,激发医护人员自我积极学习的态度,从而加强平时工作中对于感染预防的重视及处理感染方面的能力。后将两年统计的内容进行对比,统计内容涉及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实施效果及各科室对管理的满意度等。

1.3 评价标准

①感染知识掌握程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问卷内容涉及预防及处理感染的各个内容的细节,做到全面且由延伸性,将评估结果分为优秀、及格及不及格;②实施效果采用对各个科室综合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采用平时调查与最终考核的方式进行,后将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较差;③各科室对管理的满意度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包选用SPSS15.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处理,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将2009年和2010年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实施效果及各科室对管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2010年的感染知识掌握程度优秀率、实施效果优秀率及满意度均高于2009年,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感染管理科是医院当中控制感染及管理的重要科室,其对于控制感染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对于感染的预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因为其在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的实施方法的选择对于改善工作效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我们就人性化管理在感染管理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通过对10个科室分别采用常规感染管理实施模式和人性化感染管理实施模式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发现在实施人性化模式的2010年10个科室的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实施效果及各科室对管理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优势,可能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医护人员更加愿意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关,同时加强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强化了记忆,并在临床工作中有所体现[3,4]。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性化管理在感染管理科中的应用效果明显,综合优势大,值得推广应用。

表1 2009年和2010年评估结果比较 [n(%)]

[1]王宗升,刘金淑,韩全乡,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1,11(1):50-51.

[2]于航英.医院如何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141-1143.

[3]王成玉,岳淑华,姜家莹,等.论组织协调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54-356.

[4]Leea MA,Yom YM A.Comparative study of patients'and nurses'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satisfaction and intent to revisit the hospital:A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 J Nursing Studies,2007,44(4):545-555.

猜你喜欢
管理科人性化医护人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稳扎稳打展工作 精心保养助公检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彭德怀喝茶:公私分明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受人请托真敢干先后受贿三十万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在实现医保、新农合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