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及指导

2011-08-08 06:58班月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2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康复训练

班月敏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现代骨科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进展[1]。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30万骨关节疾病患者需要人工关节手术[2]。膝关节是应用效果较好且较广泛的部位之一[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可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康复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经验并指导康复训练,本研究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及康复训练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康复护理。常规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8~72岁;实验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7~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包括:(1)术前护理:①心理教育。术前应针对患者的疑虑进行针对性疏导,打消患者疑虑,并积极与家属配合,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亲切感,从而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②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功能锻炼,宣教术前功能锻炼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预期效果,使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积极配合。(2)术后护理:术后6 h内保持平卧位,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必要中流量吸氧,并定期观察局部出血情况及肢体末端血供情况。将患肢抬高,利于血液回流,防止下肢肿胀,减轻患肢淤血。观察引流液体变为淡血色,且液体量<50 ml时即可拔除引流管。(3)常规功能锻炼:主要锻炼关节活动度及增强股四头肌等相关肌肉的肌力。

1.2.2 实验组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制定个体化的功能锻炼康复计划,应遵守个别对待、全面训练及循序渐进的原则。(1)早期(术日~1周)。患者术后清醒即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收缩锻炼。方法:保持肢体平直状态下背伸踝关节,保持肌肉收缩状态5 s后放松为1回合,每次锻炼50~100回合。术后2 d即可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机进行膝关节的活动,防止膝关节肌腱粘连,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小角度开始,逐渐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2次,每次20~30 min,持续1周。(2)中期(术后2~3周)。在早期训练的基础上强化患肢肌力锻炼及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每日收缩股四头肌达500次,直腿抬高达200次,并尽量维持高度坚持5~10 s,直到疲劳为止。并鼓励患者在床边进行适当的屈膝锻炼。术后2周即可在支持物的支持下下床练习行走,开始重心可放在健肢,患肢尽量不负重;等熟练后逐渐转移重心,锻炼时需家属陪伴,以防发生意外。术后3周进行上下楼梯锻炼:开始依靠扶手保持身体平衡,上楼时先健肢后患肢,下楼时先患肢后健肢。(3)后期(术后4周以上)。可根据身体情况进行一定强度的股四头肌及屈膝锻炼。方法:患肢踝部负重0.5 kg左右砂袋进行抬高锻炼,每次15~20 min,每天2次。术后6个月要求患侧膝关节被动屈伸度达140°,主动屈伸度达120°,并可进行一般屈伸运动,但避免过于剧烈。

1.2.3 出院随访 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年、2年以上,均门诊随访复查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1.3 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内容包括跛行(5分)、交锁(15分)、需要支持(5分)、不稳定(25分)、肿胀(10分)、疼痛(25分)、下蹲(5分)、上下楼梯(10分)8个方面,满分100分。95~100分为优,膝关节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80~94分为良;60~70分为可;60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膝关节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承担着负重的重要作用,即使手术再精湛、再成功,术后必须要配合良好的术后康复锻炼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可能影响手术疗效。术后康复训练目的是希望患者能通过一系列的功能锻炼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包括正常关节活动度及基本正常的肌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根据现有的关节功能,建立术后康复目标,制定出适合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及护理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 (1)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嘱患者家属预防感染,注意患者全身及切口局部情况,加强营养,鼓励多饮水[5],保持创面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清洗换药,如有红肿、发热及时通知医师处理等。两组均未发生感染情况。(2)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长时间卧床,应密切观察肢体皮肤温度及肿胀情况,如出现浅表静脉曲张、皮肤张力增大、突然出现下肢肿胀、肢体末端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感觉减退、皮温下降等,应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血管与神经损伤。密切观察患肢的末端血供情况及感觉情况。如出现肢端麻木、疼痛或末端发绀等情况,应立刻报告医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末端坏死。(4)压疮。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血流不畅,易发生压疮,嘱患者应定时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或者采用气垫床、棉垫、气圈等预防。本研究无1例发生压疮。(5)泌尿系感染。术后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更换尿袋,注意无菌操作,必要时膀胱冲洗,及早拔除导尿管。

3.2 出院指导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般住院时间为2~3周,时间较短,所以大部分康复过程还是在出院以后完成,为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我们会交给每一例出院患者一份详细的出院康复指导计划。例如:出院后继续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行走,每周逐渐增加行走时间及距离,大约10周左右可以放弃支撑独立行走。锻炼顺序应遵循站→立→坐→蹲的原则,注意有损关节的运动尽量不做或少做。术后应定期复诊,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门诊复诊。当出现切口红肿疼痛、患肢肿胀、膝关节疼痛等情况应立即来院复诊。最后将联系电话告知患者,方便患者及时咨询及反馈信息。

[1]裴福兴,沈 彬.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1):649 -650.

[2]任晓颖,肖顺贞.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健康教育及心理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41 -143.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846-1878.

[4]朱德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39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75 -76.

[5]王晓庆,常彦青,梁春萍,等.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23例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17 -18.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康复训练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